做好审计工作服务山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2021-12-28 09:17陈磊
前进 2021年9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监督

□ 陈磊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是山西“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更是山西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全省审计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加强审计监督,扎实做到“六个新”,发挥“经济体检”作用和“防病治病”功能,着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为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做到“两个维护”要形成新自觉。审计机关作为政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根本要求,要自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坚持把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作为首要任务,全过程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对审计工作的重大问题、重点工作、重要事项,及时向党委审计委员会和上级审计机关报告,确保审计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坚持把落实中央及省委对审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自觉行动,持续组织对中央及省委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揭示反映突出问题,查处重大问题线索,推动政策措施落实,促进政令畅通。坚持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履职重点,依法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着力揭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注重从制度层面分析原因,着眼服务改革发展提出建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着眼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突出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求,编制好“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为“十四五”时期全省审计工作谋好篇布好局。

二、做好“经济体检”要实现新提升。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任务是经济监督。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挥好审计的专业优势,在“经济体检”中做到“五促进”。一是促进经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持续跟踪中央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重点审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贯彻落实、一流创新生态打造、市场主体和产业生态培育、国资国企和地方金融领域改革等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揭示反映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政策落地、发挥效益。开展省级产业转型项目落地情况审计调查、政府重大投资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促进提高政府投资效益。二是促进提高公共资金使用绩效,加强对财政全口径预决算的审计,实现一级预算单位审计全覆盖。开展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及相关专项资金审计和学校、医院财务收支审计,按照审计署统一部署开展全省税费审计,促进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三是促进保障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组织开展全省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保障性安居工程和乡村振兴审计,维护保障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四是促进资源环境保护,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审计,开展全省耕地保护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审计、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和全省土地出让金专项审计,全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山西高标准保护环境提供监督保障。五是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履职尽责,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任中为主、离任为辅,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健全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配套制度,建立经责审计结果通报机制,提高经责审计规范化水平。

2021年5月10日,山西省审计厅召开全省审计工作会议暨全省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工作会议。

三、做实“日常监督”要取得新突破。日常审计监督是省委赋予审计机关的新任务新要求和新实践,是新时期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审计机关要认真执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属国有企业和省属重点金融机构日常审计监督办法意见,肩扛重任、不辱使命,开拓创新、奋力实践,努力蹚出一条山西审计为山西转型发展服务的新路来。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针对省属国有企业和地方金融机构的特点,尽快制定实施细则,明确监督方式,细化工作流程,规范审计行为,有序开展日常审计监督。要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一季度一专题,聚焦重点、加强预警、灵敏响应、及时报告,力争把风险揭示在早期、化解在源头、防患于未然、处置于未有,为省委省政府守好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这个底线。要加强工作统筹,实现审计计划和日常审计监督统筹安排,坚持日常工作与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融合整合,既要有效衔接、统筹部署,做到审计不断档、不重复;又要突出重点、精准实施,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揭示预警重大风险隐患,促进我省国有企业和地方金融健康安全发展。

四、推动“以审促改”要达到新高度。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后半篇文章”,是审计成效的最终体现,是推进治理的重要方式。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四个不能”“四不放过”整改要求,更加关注整改实效,切实解决屡审屡犯问题,不断提高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本行业的治理效能。审计机关要加强跟踪督促,把整改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要加强督促检查,坚持边审边促、边审边改、边审边建,采取定期发送整改意见函、跟踪检查整改结果、整改“回头看”、“13710”政务督查等方式,切实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推动更好地治已病、防未病。特别是对审计过程中已经整改的问题,不能揪住不放,要区分情况、区别对待,已经整改纠正的一般性问题,可以不上报告;对于已经整改纠正的性质严重或金额较大的问题,仍在报告中反映,但要同时说明整改情况。要坚持标本兼治,对审计发现的一些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综合分析原因,提出审计建议,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综合纠治,促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推进中央政策措施真正落地见效。要推动成果共用,对审计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纪检监察、公安司法机关查处;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报送组织部门存入个人档案,作为任免奖惩重要依据。要严肃整改问责,对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的,该通报的要点名通报,该问责的要严肃问责,避免国家和公共利益受到侵害,防止小问题拖成大问题,给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造成更大的损失。

五、当好“参谋助手”要发挥新优势。审计工作政策性强、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审计机关作为宏观管理部门,要在审计的穿透性、时效性、宏观性、建设性上加力突破,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要增强审计的穿透性,对确定的审计重点、发现的问题线索要盯住不放、一审到底、审深审透,切实提高审计的精准度和穿透力。工作中不搞大水漫灌式的“普查体检”,而是搞精准滴灌式的“靶向治疗”,找准穴位、点到痛处、挖出病灶。要增强审计的时效性,坚持质量和效率一起抓,既防止有质量的无效率,也警惕无质量的高效率,确保审计质量和效率“双提升”。要增强审计的宏观性,坚持点面结合,既要有点上的问题支撑,更要有面上的整体反映、综合研判,增强审计报告的宏观性和说服力。要增强审计的建设性,加强审计研究,着力研究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对审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审计对象贯彻落实经济方针政策、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财政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审计工作的重大目标和重要任务,提出有价值、可操作、能落实、真管用的治理措施,不断为党委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参考。

六、锤炼“过硬本领”要取得新提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练就过硬审计本领,是对各级审计干部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关键所在。要抓审计队伍职业化建设,坚持实干、实用、实效导向,以审计实践为主战场,注重在重大审计任务锤炼中全面提升审计干部的法律政策运用、精准发现问题、综合分析研究、大数据审计等实战能力,促进干部队伍状态素质“双提升”。要抓审计队伍专业化培训,坚持大规模、高强度、宽领域、多层次开展专业化培训,实施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专业化能力提升班计划,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帮助补足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提升干部综合素质。要抓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激励、培养培训、教育管理等制度,重视使用勇于担当、改革创新、实绩突出的干部,推动年轻干部在审计中经受考验、锻炼成长,让他们在审计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强筋骨,真正把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人品好的优秀年轻干部选配到审计工作关键岗位,更好发挥作用。要抓审计管理创新,探索审计项目招标“揭榜挂帅”新机制,重点审计项目公开招标,通过竞聘宣讲、专家打分、现场公开结果,竞争选取审计项目组长,让实干者“揭榜”、有为者“挂帅”。要抓科技强审,强化大数据审计思维,进一步健全完善数据采集和定期报送机制,在财政、社保、企业、金融等审计中探索数字化审计模式,开展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和跨业务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审计不是“高大上”的口号,更不是门面摆设,而是审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唯一出路。所有审计项目都必须坚定树起大数据审计的“第一思维”,时刻保持危机感、紧迫感和恐慌感,确保审计工作跟得上经济发展,始终与时代同行。

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全省审计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法忠诚审计,担当干净履职,奋力开创审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努力为山西转型发展蹚新路、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监督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绩效监督:从“管住”到“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