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战略意义

2021-12-28 14:50丁俊发
全球化 2021年6期
关键词:流通分配消费

摘要:2020年以来,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大战略,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这是国家经济战略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新格局下的新全局观。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领域存在许多堵点、短板,特别是分配、流通、消费体制改革滞后,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影响了国民经济全局,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大多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中形成的“陷阱”。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如何融合又如何贯通,这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方向,要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要用举国体制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体系,要坚定不移实施共同富裕的分配体制。

关键词:生产 分配 流通 消费

作者简介:丁俊发,商务部现代供应链专家委员会成员、研究员。

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第一次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同时提出,并放在同一重要位置上,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突破,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从解决主要矛盾出發,树立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局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党的使命,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人民至上,人民就是江山。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变,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没变,而新阶段的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2020年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中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战略,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方面同时发力,推进这四方面的体制改革,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经常讲,消费是国民经济第一拉动力,但不管是生产性消费还是生活性消费,都离不开生产、分配与流通,这四方面就像人体中的血脉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骨格系统一样,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缺一不可。

党中央提出,只有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才能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才能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这是国家经济战略的重要思想。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构成了国民经济全局,这是新时期新格局下的新全局观。

对于国民经济的构成,马克思、恩格斯从传统的国民经济“三分法”变为“四分法”,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作出巨大贡献。法国庸俗政治经济学派代表人物萨伊·让·巴蒂斯特(1767—1832年)提出了生产、分配和消费并立的政治经济学“三分法”,马克思则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明确提出“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的问题,并应用他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唯物史观,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构成的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进行研究,认为交换(流通)已成为社会经济系统的独立组成部分而存在,并在社会经济运行中与生产、分配和消费这些再生产要素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对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如何运作,由于没有实践,他们提出的设想带有很大空想色彩。比如他们提出:(1)生产资料完全归社会所有。(2)全面统一的计划化。(3)实行按劳分配。(4)不需要商品与货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私有制消灭之时,金钱将变成无用之物,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实施“战时共产主义”,但并没有成功。在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结束了国内战争后的1921年春,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用于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目的是利用市场、商业以及货币流通来巩固工农联盟,并在积累了足够的资金后,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

1924年1月21日,列宁与世长辞。对于社会主义的蓝图如何设计,斯大林有过许多很出色的思想,特别是他在1953年撰写的《苏维埃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运作生产、分配、流通与消费,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僵死的苏联模式。斯大林把所有制放在了生产关系几个方面的首位,并把它看成是可以脱离生产发展及其产品分配、交换而独立存在的自在之物。只看到所有制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决定作用,而看不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对所有制的反作用。这一思想,首先使人们对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不予重视,不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把握所有制的内容,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所有制的升级上。

苏联模式是苏联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它的历史作用,更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和它给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带来的危害。

苏联模式对中国有巨大影响,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看到了苏联模式的局限性,提出《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上走自已的路,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拨乱反正,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充分利用国际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把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提高,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金石。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经济体制的综合改革与协调发展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增长9.5%的速度,远远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年均3.6%的增长速度,可以说创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世界奇迹。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进出口贸易国,第一制造业大国,有最完備的工业体系,是全球供应链枢纽。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领域仍然存在许多堵点、短板,特别是分配、流通、消费体制改革滞后,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影响了国民经济全局。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大多是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中形成的“陷阱”。

如何观察国民经济全局,有不同角度,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构成的产业结构,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城市与农村二元结构等等,但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领域看国民经济全局最为科学。因此,树立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局观己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由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构成国民经济体系

为什么是由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构成国民经济体系?有必要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再认识。

(一)生产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活动,是社会再生产的首要环节。如果没有生产要素及其创造的物质财富,后序的分配、流通、消费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决定分配、流通与消费。但随着科技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分配、流通与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是消费通过分配与流通决定着生产。我们这里所讲的生产,一是工业生产,其产品是工业品;二是农业生产,其产品是农产品;三是服务业生产,其产品是服务产品;四是人力资源生产,其产品是人类本身。是它们构成了实体经济的全部。我们讨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端主要讲生产;产业链与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重点也是讲的生产,这成了国民经济的主要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其基础也是生产。离开生产,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二)分配

生产是由有劳动能力的人进行的社会活动,任何社会性生产的产品,必须在社会、企业与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在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序列中,分配在前,交换(流通)在后,分配的经济职能是借助社会经济规律,即不同时期的分配原则确定社会各成员对社会产品占有的份额和比例,交换则是社会各成员在其对社会产品占有之后相互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他产品,从而达到最终消费。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从生产到消费,插进了两个中间环节,即分配和交换(流通),正是分配和交换这两个作用不同又相互联系的环节,才维系着生产和消费的正常运转。换句话说,它们共同推动着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由于分配是插在产品和生产者之间,它以工资的形式实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然后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转移支付、税收等调节手段在全社会内进行再分配。三次分配作为一种补充,可以通过慈善等方式回馈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60.1%,所以,初次分配一定与就业联系在一起。

(三)流通

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独立的经济活动。按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流通以商品与服务的交易为核心,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与服务的完成,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实现货币的回笼。但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是立足国民经济全局来研究流通,因而涉及到了商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马克思指出,“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88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并较多地讲到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但由于运输业与电讯业的出现也开始论述了实物流通与信息流通,马克思把它称为“追加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继续,并且为了流通过程而继续”。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170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消费者主权代替了生产者主权,是消费通过分配与流通决定着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的生产,现代化的流通方式才能帶动现代化的生产。

(四)消费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费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性消费,一种是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耗,经过这种消耗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生活性消费是消费品的消耗,经过这种消耗再生产出新的劳动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必须借助交换(流通)这个环节,换句话说,流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费。流通对实现消费有决定性作用。但是,消费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消费水平、消费结构问题,还有消费速度问题。这些复杂而多样的需求必定对生产与流通规模、结构、方式和速度产生影响及制约作用。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情况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通过分配与流通决定着生产,既是一个客观真理,又是一个客观实际。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费,消费的总量决定着生产的总量,消费的要求决定着对生产的要求,消费的结构决定着生产的结构,消费的趋向决定着生产的趋向。住房是如此,汽车是如此,家电是如此,食品是如此,如果不是让生产去适应消费,而是为生产而生产,必然出现生产过剩或生产短缺,满足不了人民生活与生产建设的需要。

综上所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构成了国民经济体系,国民经济的任何部分都与这四个方面密切相关,而不可能单独存在。

三、客观认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一战略思想是从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出发的。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后,下一个任务是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的现代化是14亿人口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完成这一伟大创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有新思路、新模式,能否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融合发展,就成了十分关健的问题。

就目前中国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来说,有短板、有堵点,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主要障碍。

(一)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短板

第一,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生产的产品出现供大于求、供不应求、供而不求的状况。供大于求就是过剩,供不应求就是短缺,供而不求就是假冒伪劣。有些产品对外依存度过大,有些产品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少品牌,有些产品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产品严重短缺。这些问题既涉及到一二三产业以及这些产业中的产品结构调整,更涉及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围绕生产,也涉及到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生产力要素的流动。

第二,区域、部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商业运作模式粗放落后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特别表现在工业生产领域,尤其是制造业。长三角、珠三角、环勃海地区是最发达区域,为国家提供了最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税收与就业,而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发展相对滞缓。在城乡之间、各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也非常明显。产业链、供应链未形成完整的“微笑曲线”,表现为中间强,两头弱。

第三,经济高速发展后遗症明显。为了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从1978年以来,年均增长超过9%,但带来了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结构失衡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持续发展缺少后劲。必须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遵循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

(二)分配中存在的主要短板

第一,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提出让一部分人与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再实现共同富裕。实践的结果,一方面激发了一部分人与一部分企业的积极性,加快了发展速度,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另一方面,拉大了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国际上恒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主要看基尼系数,中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4这一临界点,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第二,中国老百姓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波动较大,且在相当一段时间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速度缓慢,居民消费率长期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有所改善,但还没有根本改变。

第三,由于初次分配、再分配与三次分配都不完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成为老大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百姓对改革开放成果的获得感与实际生活体验的幸福感。

(三)流通中存在的主要短板

第一,由于流通现代化水平还不高,流通集约化程度低,流通业态发展不充分,与产业融合度不足,影响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与对消费的促进。国民经济先导性产业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第二,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流通,包含了“四流”,即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是经济运行成本的主要体现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承载者。只有“四流”的融合与畅通,国民经济才能良性循环。但目前“四流”都有堵点,不完全通畅,使物流成本与交易成本仍然过高。

第三,商品没有国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品、投资与服务都在国内外流动,国民经济必须通过进出口实现供需平衡。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些国家逆全球化,实行单边主义,甚至把供应链作为大棒挥舞,打乱了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国深受其害。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这一软实力,必须有应对策略,提高自主可控能力。

(四)消费中存在的主要短板

第一,在改革開放40多年中,虽然有32年消费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但消费的贡献度仍不足。由于供给端缺陷、分配缺陷与消费体制性缺陷,消费后劲不足。特别表现在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下降。从2010年增长18.5%,一路下滑,2019年增长8%,2020年增长-3.9% (有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特殊性)。究其原因,一方面从收入结构上看,中国居民主要是中低收入阶层,月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者多达7.1亿人口,其中月收入1000元及以下者达6亿人口。收入不足,影响了这个庞大人群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还有住房、教育、医疗成了普通老百姓的“三座大山”,扭曲了老百姓的正常消费。这集中反映在最终消费率与居民消费率上,2020年的中国最终消费率为54.3%,居民消费率仅为37.7%,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第二,消费不仅有生活资料消费,还有大量的生产资料消费,其消费价值总量一般要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一倍,国内生产资料消耗主要决定于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与基本建设投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中西部要开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把握投资率显得尤为重要。从2010—2020年,这10年的工业经济比重从40.1%下降到30.8%,下降了10%;而服务经济从44.2%上升到54.5%,上升了10%,但在服务经济中,金融与房地产占到35%。目前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不充分,服务业消费结构失衡,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不足,还有改善与增加大宗商品的消费是必须跟进的大问题。

第三,消费生态有待提升。中国进入消费互联网时代,科技赋能、业态创新,老百姓享受到了快捷便利价低的消费方式,足不出户,商品就送到家了。但由于野蛮生长、监管跟不上、市场垄断、打价格战、侵害知识产权、损害消费者权益等问题,使得消费的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如何融合与贯通

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如何融合又如何贯通,这是一篇大文章,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一)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方向

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十四五”规划也明确要求,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确保国民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这是国民经济第一平衡,总需求在变,总供给也得变,而且要变在总需求的前面,不仅有数量,还有质量;不仅有商品,还有服务;不仅有国内供给,同样有国外供给。总供给主要讲生产,因此,要通过国内生产、进出口贸易、国家储备、市场调节等手段,来确保总供给。特别要夯实实体经济。“十四五”规划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2.优化供给结构。国民经济供给体系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实物商品供给,要根据生产建设与人民生活的需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二是服务供给,这是中国经济的短板,要优化服务供给的构成,强化教育培训、健康医疗、文化旅游、社区服务、养老公益等环节;三是人力资源供给,一方面老年化加速,一方面生育率下降,如果优质劳动力供给下降,对社会与经济发展必然造成巨大损害。

3.提升供给体系韧性。所谓供给体系韧性,就是供给体系的抗圧能力、调节能力。一方面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局部或全面战争爆发情景下,如何确保总供给不断链。这是一个重大安全战略,建立一个打不垮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十分重要。另一方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堵漏洞、补短板,防止在高科技产品上让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卡脖子”。要充分考虑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和美国单边主义的推行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的重组,要对国内外经济布局做出必要调整。

4.通过创新驱动与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所以,以生产为载体的供给体系必须创新,必须高质量发展。消费通过分配与流通促进生产,同样,创新的生产与高质量的产品在推动新需求。

(二)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新形势下,总书记的这一论述不是简单的针对当前产业链、供应链因疫情可能中断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强国方略;不是因个别国家提出在某些关健领域与我国脱钩、对我国围堵而迫不得已的内敛收缩,而是筹划以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加快形成内外良性循环的战略抉择。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展望“十四五”,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应当成为我们谋划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的重点内容。而实施双循环战略重点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中国必须走内需型发展模式。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必然趋势,谁也不可阻挡,不同国家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但不同国家根据自已的实际,选择不同的道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金砖五国,还有不少发达国家都选择内外结合、以内需型为主的发展模式。中国是有14亿人口的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仅依靠外向型经济是不可以的,最简单的问题是,谁也不可能保证14亿人吃饱饭,中国人只有靠自己,端好自己的饭碗,还要装上中国的粮食。

2.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中国应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内需体系,在不同时期如何构建不同的内需体系,需要什么样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这些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回答。笔者认为,内需体系是由两条线决定的,一条线是工业化与城镇化推进,另一条线是人民生活水平从贫困、温饱、小康到富裕的提高;内需体系的形成机制主要靠市场配置,但离不开政府调控,要靠“两只手”。

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内需市场,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万亿元,是1978年的251.6倍。2020年的生产资料销售总额75.8万亿元,是1978年的358倍。生产资料市场充分反映中国工业化与基本建设的宏大规模,粗钢、煤、发电量、水泥、化肥、棉布等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2020年的货物进出口总额32.1万亿元,是1978年的905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大国。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一方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巩固与强化全球供应链枢纽地位,提升中国制造与中国服务在全球价值创造中的地位。

3.加强需求侧管理。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需求侧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加强需求侧管理,就是为消费构建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包括法制生态、监管生态、标准生态、模式生态、科技生态、人口生态、环保生态等等。

4.培育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及竞争的新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是我们的既定方针。在全球市场经济体制下,国际贸易增速快于GDP,而国际金融的发展速度又快于国际贸易。全球性投资贸易自由化的结果必然是全球供应链。一个产业不再拘泥于一国之中,而是横卧在各国之间,由此改变了产业的组织形式。产业链条上外包的大规模出现,使企业管理更加扁平化,全球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在这种大趋势下,中国注重内循环,同样注重外循环,通过出口更好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202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已超过全球市场的13%,举足轻重。中国必须进一步构建与完善国际贸易的空间布局,必须打造几十个在全球有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必须确保物流与供应链强国地位。在内需扩大的基础上,缔造以国际贸易和投资中性化为代表的制度性开放体系,使中国日益扩大的市场有机地融入世界,以此来捍卫和引领全球化。

(三)用举国体制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体系

如果说,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解决生产体系,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主要解决消费体系的话,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流通如不能跟进,那么国民经济可能会得肠梗阻、脑梗阻,就不可能有良性循环。2020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他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給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流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地位很重要,但由于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烙印的影响,一直没有落实到位,流通体制改革与流通产业发展滞后。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等有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不同所有制、不同业态的多元格局,但现代化水平、集约化水平、产业融合度不高,环节多、成本高一直困扰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流通的讲话,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向流通领域进军的动员令。构建现代流通体系重点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制订“十四五”现代流通产业体系总体规划。长期以来,在五年规划中从来没有流通产业规划。商务部成立后,在国家层面只出台过内贸流通规划。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但从来没有出台市场体系建设规划。造成这种状况,除了轻流通思想仍未纠正以外,主要是缺少理论指导。比如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都有关系,但从本质上应归属流通业,这就是大流通观。2021年,“十三五”收尾,“十四五”开局,在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上应该有新突破,新流通时期己经到来。

2.中国要敢于引领全球新的流通革命。全球的流通变革是以零售业为标志的,世界第一次零售革命是以百货店为标志的,世界第二次零售革命是以连锁经营、超市为标志的,世界第三次零售革命是以电子商务为标志的,现在正处于电子商务高速发展期。但世界第四次零售革命正在酝酿,将以智能化为标志,出现数字化零售,扩大到整个流通业就是流通的数字化,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都在流通领域大显身手,不管是何种所有制、何种业态,规模大小都不可能成为世外桃源。至于商业实体店,只会演变,不可能消失,因为它是一种文化。所以,今后流通业发展的牛鼻子是创新,是科技赋能。中国能否引领全球新的流通革命就看创新能力与科技赋能的推进。

3.要把降本、增效、提质作为流通业的主战场。流通业作为服务业,它的功能是为生产建设与人民生活服务,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降本、增效、提质。降低采购成本、物流成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管理成本;优化流程、减少库存、加快周转、节能减排、圧缩用人、提高效率。离开了流通,这些很难实施。但流通又如何实现?除了数字化转型以外,就是要从传统的流通模式向供应链模式演变,这是一场巨大变革。供应链模式的核心有三个,一是资源(物质与非物质、内部与外部、纵向与撗向)整合,二是流程(全产业链、服务链)优化,三是功能(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约,从而形成供应链生态。

4.强化流通通道建设,找漏洞、补短版、疏通道。第一,流通基础设施。包括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由天上地下立体构成的信息网络体系,由现代仓库构成的商品储备体系,由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冷链基地等构成的物流枢纽,由购物中心、连锁超市、批发市场等构成的营销网络,等等。第二,流通技术装备。包括运输技术装备、仓储技术装备、流动加工技术装备、商超技术装备、标准化技术装备、城市服务业技术装备、金融结算技术装备,等等。第三,流通运行市场主体。决定一切的是需要有合理布局与结构,需要有主体动力与活力。第四,流通市场监管体系。流通渠道能否畅通,做到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主要靠市场本身,国务院提出的放管服改革非常必要。但市场不是万能的,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监管,政府要加大对流通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给市场流通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制营商环境,防范各种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价格风险的发生,防止有些企业通过市场垄断对冲与扭曲市场发展。只有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都通了,国民经济才能一通百通,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快速道。

(四)坚定不移实施共同富裕的分配体制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十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提出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这既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求,又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础。

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主要是一个经济分配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是一块硬骨头,但必须啃下来。这里要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1.摆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分配体制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一直在争论、在调整,在摸着石头过河。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在分配制度上“兼顾效率与公平”“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深化分配体制改革”,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分配体制改革滞后,社会财富的分配格局出现偏差,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出现社会不安定。从党的十八大开始,突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人民为中心,所以对分配制度中的效率与公平必须作出调整,把逐步实现全民的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目标。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深化分配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全面部署,在向第二个百年进军的新征程中,打响了一个新的重大战役。

2.完善按劳分配体制,提高劳动者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按劳分配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和傅立叶最早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是一个标志。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阶段,或叫第一阶段,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的分配制度是按需分配。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从资本主义废墟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一方面不可能一下子消灭三大差别(城乡、工农、体力与脑力)与法权观念,另一方面生产力不可能发展到产品极大丰富(“分配的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所以,只能按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马克思又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中,由于每个人的天赋(受教育程度、技能、年龄等)不同,等量劳动获得等量分配实际上是不平等的,这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可避免。后来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所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出了再分配中的社会福利,如住房、上学、医疗、养老等低标准保障体系。这一分配体制在新中国刚成立,百业待兴,商品短缺的情况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帶来了一些问题,正如党的十三大指出的那样,“当前分配中的主要倾向,仍然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互相攀比”,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贯彻按劳分配进行了艰难探索,在理论上、实践中有所创新。

第一,明确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反映了新时代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认识的深化,是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理论的创新发展。中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制度,决定了在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分工深化,参与社会生产的生产要素内容在扩大,参与初次分配的除劳动外,还有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知识、数据等,目的是进一步激发社会创新创造热情,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

第二,明确把“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基础性制度。为了更多地体现公平,随着经济发展阶段提升和收入水平提高,除了完善初次分配外,中国已具备条件和基础加大再分配、三次分配力度,更多地运用转移支付、税收、社会保障等主要手段调节再分配,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实现三次分配,济困扶弱。

第三,明确中国将构建“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中国城乡、区域、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构成总体收入差距的主体部分。所以,一方面,要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取缔非法收入。

第四,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就是要提高劳动者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一般在50%以上,中国大大低于国际水平,使居民消费率一直处于低位。现在中国已有条件逐步改变这种状况。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者生产的商品的价格是浮动的,甚至劳动力本身也成为一种商品,其价格也是浮动的。在民营企业,生产资料归股东所有,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如何参与初次分配,需要政府干预。例如设立最低工资制度,强制企业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五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是住房公积金),协助工人成立工会并以集体的方式同企业协商工资议价,以劳动法保障工人的生产条件及合法权益,等等。

3.正确认识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同富裕开始进入实施阶段,特别是到2020年底,人民生活已进入全面小康,所以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十次会議作出了全面部署,吹响了迈向共同富裕的进军号。如何认识共同富裕?重点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第一,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这是共同富裕理论的核心要义和基本遵循,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体系。

第二,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是有一定差异性的共同富裕;是逐步推进、分阶段实施的共同富裕。

第三,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一要创造勤劳创新致富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二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多劳多得,鼓励劳动创新致富;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增加中等收入人群,大大缩小贫富差距。三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四要推进区域均衡发展。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五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六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4.充分认识分配体制改革的复杂性。

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是以公有制为前题确立的。但中国的情况是,在进入发达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明确有一个漫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实际上民营私有经济是大头。据统计,民营经济分别占中国税收、GDP、创新、就业、企业总数的50%、60%、70%、80%、90%,这已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所以,稳住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其实就稳住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盘,就稳住了就业增长的大盘。这种状况下如何实施按劳分配没有经验可借鉴。另外,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快速富起来,中国的基尼系数早已突破0.4,亮了红灯。要改变这种局面,不可能一蹴而就,会有一定的难度,会有很大阻力。所以2021年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提出,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中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如何运作是一盘大棋,我们一定能贏得胜利!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21)》,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年版。

2.丁俊发、赵娴:《流通经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丁俊发:《“多路并进”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经济日报》2019年2月14日。

责任编辑:谷 岳

猜你喜欢
流通分配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Crying Foul
遗产的分配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阅读理解Ⅳ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我会好好地分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