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布“台海通道”方案:坐火车半小时到达台湾省

2021-12-28 03:19
新传奇 2021年49期
关键词:台湾海峡台海大陆

几十年来,在对“台海通道”的构想和探讨中,一共产生了北线、南线和中线三个方案。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计划背后,是两岸工程界专家学者几十年的孜孜以求和匠心追梦。目前,北线被列入国务院的规划纲要,连接厦门与金门的厦金跨海大桥设计方案也已经进入工程阶段。

近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陆方面正在规划和推动两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工作。福建省有关方面已经完成与金门、马祖通桥的初步技术方案。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也已规划福州至台北支线建设。一系列关于“台海通道”的最新进展再度引发民众“坐上动车去台湾”的畅想。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计划背后,是两岸工程界专家学者几十年的孜孜以求和匠心追梦。

“北线方案”更受青睐

11月24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国务院印发的规划纲要中已规划福州至台北支线建设。这相当于宣布未来的“台海通道”将优先选用“北线方案”。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通道论证中心主任吴之明表示,几十年来,在对“台海通道”的构想和探讨中,一共产生了北线、南线和中线三个方案。“北线方案”是从福建长乐经平潭岛跨台湾海峡到达台湾新竹,线路两端分别靠近福州和台北;“中线方案”包括从福建莆田经南日岛跨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苗栗;“南线方案”从厦门经金门、澎湖列岛直至台湾嘉义。

吴之明表示,获得普遍认可的是北线和南线两个方案。“‘北线方案’线路比较短,离台湾本岛较近,全长140公里左右,跨海部分约为124公里。这个方案可以实现铁路和公路一起通到台北。从福建开车1个多小时,坐火车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到台湾。目前,我们已经修通了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如右图),并在平潭岛上建好了火车站。”吴之明说。

“南线的长度最长,近240公里,几乎是北线通道的1倍,一些来自台湾的专家学者对这个方案更感兴趣。”吴之明说,在他们看来,这一方案的好处是更接近厦门经济特区,对于台湾南部的发展有很大好处。对此,来自铁道部门的一些专家提出,可以将北线和南线都打通,将大陆高铁和台湾捷运衔接起来,建成一个连接福建和台湾的环线。

对于北线被列入国务院的规划纲要,吴之明表示,许多事情还处于探讨阶段。不过,筹划多年的福建与台湾金门县和马祖岛的跨海通道或将迎来实质性进展。目前,连接厦门与金门的厦金跨海大桥设计方案已经进入工程阶段。“厦金跨海大桥的桥梁设计方案已经出来,修改了好几回,是比较成熟的方案。金门的同胞和大陆走得很近,关系也更加紧密,很早就在期待两岸可以连接起来。”

中国有这个基建能力

据了解,最窄处也有140公里的台湾海峡,海底地质结构复杂,地质运动频繁,平均水深有60多米,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建设海上通道尚无先例。

吴之明表示,1998年第一次开海峡两岸桥隧通道工程学术研讨会时,他与一些学者提议可借鉴英吉利海峡隧道的模式,建一条台海隧道。但这个模式只能通铁路,不能通汽车,因为汽车在海底隧道中通行产生的尾气无法排出,会对车上的人造成伤害。港珠澳大桥建成后,给了构想者新的启发和信心。

但港珠澳大桥的经验无法完全复制到台湾海峡。珠江口的伶仃洋最深处超过40米,建人工岛已经很困难,而台湾海峡平均水深超过60米,再加上台湾海峡风急、浪高、雾多,海上桥梁在强台风季节将不得不暂停通行。

尽管难度很大,但许多顶级专家學者在不同场合表达了技术上不存在瓶颈的观点。在2019年举行的台湾海峡通道暨金马通桥专题研讨会上,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表示,港珠澳大桥建成后,我们对建设台海大通道很有信心,我们有能力解决这一超级跨海通道的工程技术问题。吴之明也认为,中国建了很多世界级的隧道和桥梁,虽然“台海通道”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通道,但我们的技术力量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家、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主席葛耀君曾提出悬索桥方案。他表示,技术反而是不太需要担心的问题。比如以前认为把悬索桥的跨径做到3400米是一个技术难题,但目前已被攻克。

据了解,一些机构还在研究沉管隧道与悬浮隧道相结合的海底隧道方案,采用桥、岛、隧结合的形式,大部分跨海通道采用桥梁,然后在台湾海峡中间建造两座人工岛作为节点,把跨海大桥和沉管隧道连接起来。这种世界上尚无一国实现的模式被吴之明称为“潜龙隧道”。“现在这还只是一个构想,还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吴之明说。

“最难解决的还是政治问题”

葛耀君表示,“台海通道”这种战略级工程最终能否实现,取决于三个方面:技术、资金和政治。目前看来,最难解决的还是政治问题。

吴之明说,“台海通道”计划自提出之日起一直受到“台独”势力强烈抵制。台湾方面曾有很多报道,称大陆想修建“台海通道”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声称这一切都是大陆的统战手段,甚至有台湾政客说大陆的目的是为了把坦克开过来。

吴之明认为,“台海通道”这么大的工程,有质疑甚至反对声很正常,但出于政治目的,阻挠对其进行研究、调查、勘察就不可理喻了。“现在勘探工作受到阻碍,我们目前只有台湾海峡中线靠大陆一侧的地质资料。”

葛耀君遭遇了同样的困境。他说,目前全世界所有的跨海大桥中,最深的桥梁基础做到了65米,而在台湾海峡中部有一块海峡盆地,最深的地方肯定超过70米,现在需要知道超过70米水深的地段有多宽。但眼下台海局势如此敏感,谁都没有办法开展勘测。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孙钧也表示,他对海峡通道一直保持着浓厚兴趣,前后写了8篇文章,但现在写不下去了,因为拿不到更深入详细的地质、海床、水文等资料。“我希望双方可以用较为灵活的方式先展开海况详勘,技术上先动起来。”

吴之明表示,汇聚海峡两岸顶级工程界学者的台湾海峡通道研讨会,已经开了12次,每一次都有两岸专家学者及工程界人士围坐在一起就通道设计、建设、管理等各个领域展开交流,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促成“台海通道”建成。虽然因岛内状况,工程很难推进,但民进党当局不可能永远阻挠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大陆应对台湾问题的反制措施已经升级

一段时期以来,台海局势复杂严峻,蔡英文当局不断制造麻烦,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抹黑诋毁大陆,煽动两岸对立对抗。对外勾连反华势力,挟洋自重。对内利用台海局势紧张转移民众对其施政问题丛生的不满,进而恐吓、绑架岛内民众,意图强化“绿色恐怖”。

不过,大陆应对台湾问题的反制措施已经升级。比如在最近的一次战备警巡中,解放军大型空中加油机也加入了对台湾周边空域巡航的队伍,引起台湾方面一片惊呼。对此,评论员刘和平表示,解放军空军这次对台湾空域的巡航,不仅巡航距离远,而且还一次性派出了27架飞机,其中包括一组远程电子干扰机、一组歼击机、一组轰炸机以及大型空中加油机。这些组合在一起,就意味着解放军空军已经可以组织起一支远征型的、具备实际作战能力的体系化打击机群,意味着解放军空军已经有能力在空中对台湾“包饺子”了。也就是说,台湾军队不仅将面临着再也无“险”可守的困境,而且他们早前构筑的“利用东部山区与面朝太平洋的地形地貌来保存战力等待外援并伺机对大陆发起反击”的军事战略与战术体系,都得面临新的挑战甚至是要推倒重来了。

刘和平指出,蔡英文当局与外部势力不仅忽视了解放军军机绕台巡航的问题,而且忽视了一个更为严重的警讯。大陆方面在处理涉及中国国家主权与安全方面的问题时,其反应措施往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抗议,二是警告,三是行动,这三个措施是层层递进、逐步升级的。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大陆因为近期的台海局势,对美国、对欧盟尤其是对蔡英文当局的反制动作,也由抗议升级为了警告。“其一是,10月31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罗马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表示,一旦美方在臺湾问题上处理失误,将对中美关系造成颠覆性、全局性破坏。我当时就认为,这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口头抗议,而是严厉的警告;其二是,11月中旬,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对一些欧洲国家也放出了一句警告意味十分浓厚的话——看起来欧洲有些人低估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统一的意志;其三是,在立陶宛设立所谓‘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处’后,大陆对蔡英文当局的警告是——台当局企图挟洋自重,搞政治操弄,最终必将是死路一条。这些都意味着,大陆在台湾问题上对美欧与蔡英文当局的反制措施由抗议升级为了警告,假如有关方面仍然假装听不懂尤其是执意要一意孤行的话,那警告之后的动作就是具有实质性杀伤力的行动了。”刘和平说。

对于所谓的台海“现状”,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也曾表示,若境外势力继续在台海附近活动挑衅,或者民进党当局借机跨越“台独”红线,中国大陆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两岸发生军事冲突只是早晚而已。

由此可见,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无论民进党当局如何诋毁两岸关系,也阻挡不了两岸统一的步伐。一旦“台海路线”成功开通,两岸之间的民众交流、经贸往来将会更加频繁,两岸关系势必会更加亲密。对于两岸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特别是对台湾地区来说,能够更好地搭载大陆经济发展的快车,促进台湾地区的经济繁荣。

(《环球时报》等)

猜你喜欢
台湾海峡台海大陆
本期导读
新冠疫情下2021-2022年台海政经形势
冰之大陆
冰之大陆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冰之大陆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大陆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