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长江第一桥”的苏联专家

2021-12-28 19:31梅兴无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49期
关键词:管柱西林钻孔

梅兴无

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是建设“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前苏联专家组组长。2015年5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期间,用“吃水不忘挖井人”来表达中国人民对俄罗斯援华专家的感谢,他特地提到了3位专家的感人事迹,其中一位就是西林。

“我随时准备接受审判”

  1949年9月下旬,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议案,任命志愿军铁道兵团第三副司令员兼总工程师彭敏为局长。1954年7月,苏联派遣以西林为组长的28位桥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前往武汉。

  西林到达武汉后,提出了一种新的修桥办法——“管柱钻孔法”。西林强调说,用“气压沉箱法”下沉速度是以每昼夜几公分计算;而“管柱钻孔法”下沉速度则是以每分钟若干公分计算的。两种方法的优劣显而易见。

  听完西林的介绍,彭敏认为新方法优点明显,成功概率也很大,倾向于采用。但兹事体大,他急赴北京向铁道部长滕代远汇报,滕代远速报国务院。周恩来总理倾听各方意见后认为,为了稳妥起见,要求新方案经过实验才能施工。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西林格外激动。

  1954年10月,在汉阳的莲花湖畔建起了35个试验管柱,对“管柱钻孔法”的各个工序逐项进行试验。正在这时,苏联政府知道了武汉长江大桥改变施工方案一事,派出代表团来华,名义上是“参观”施工,實际上是来“审查”新方案。西林内心很紧张,对彭敏说:“我随时准备接受审判。”彭敏安慰他:“不要紧张。新方案是中国政府批准试验的。”

  在滕代远、彭敏支持下,西林领衔的试验工作得以继续下去。经过半年多的试验,结果证明新方案是可行的、科学的。1955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新方案。

新办法使大桥提前2年建成

  1955年9月1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动工建设。江中桥墩建设使用了当时属世界最先进的“管柱钻孔法”。1956年5月31日,毛泽东到武汉视察建设工地。彭敏详细地向毛泽东汇报施工情况。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说:“‘管柱钻孔法’是苏联工程师发明的,可他们不敢用,我们用了,证明是成功的。长江大桥的建设就是世界水平嘛!”

  “管柱钻孔法”的优越性比预想的还要好,工程进度十分迅速。1957年5月4日,武汉长江大桥南北两岸的钢梁合龙。由于武汉长江大桥全面推行“管柱钻孔法”,使原计划4年零1个月完工的大桥工程,整整提前了2年,并大大节省了工程造价。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隆重举行。当天,《人民日报》一版同时刊登“表彰苏联专家对长江大桥的创造性贡献,国务院授予西林同志感谢状”的消息和西林的大幅照片。

(摘自《同舟共进》)

猜你喜欢
管柱西林钻孔
大直径定向高位钻孔瓦斯抽放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STM32的智能门锁设计
题西林壁
海上分层注水井打捞技术分析
高压注水工艺管柱受力与形变分析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钻孔孔径对预抽煤层瓦斯效果的考察分析
怎样在玻璃上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