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权的帝国逻辑探析

2021-12-28 21:54李靖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9期

李靖

摘要:在以资本为中心的全球资本主义条件下,世界货币是国际资本的总代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的产物,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建构的基石。充当世界货币的美元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以更大程度进行积累的手段。由于美元除了具有货币的一般矛盾外,还存在着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矛盾,所以美元主导下的资本积累需要采取“霸道”的方式。美元霸权的帝国逻辑是资本积累与帝国霸权进行联姻,服务于以资本为中心的全球化生产方式。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其内在的矛盾便愈发尖锐化,从而动摇了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帝国便从此逐渐走上衰退之路,直至让位于其他更具制度优势的新兴强国。这是美帝国难以抗拒的历史命运。

关键词:世界货币;美元霸权;帝国逻辑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9-0039-02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帝国的世界霸权不断遭到各种挑战。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2001年爆发的“9·11”事件进一步說明美国是一个处于衰落过程中的霸权国家[1]。约翰·加尔通比较了罗马帝国与西方帝国的历史兴衰关系,分析了美帝国在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矛盾,认为美帝国在未来走向崩溃是难以避免的趋势[2]。赫尔弗里德·明可勒指出,对美帝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起着决定作用的是美国对全球经济资本流通的掌控力,对其他货币对美元价值的操纵力,是它通过不断创新对世界经济发展节奏的影响力。从大国兴衰的历史看,几乎所有帝国都经历了一个短暂且活跃的上升期和一段漫长的衰落期。当帝国权力发展至鼎盛之后,各种改革举措往往沦为帝国进入缓慢衰落期的因应之计[3]。

1 世界货币形成的基本条件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货币登上世界历史舞台的先决条件。马克思指出:“货币一越出国内流通领域,便失去了在这一领域内获得的价格标准、铸币、辅币和价值符号等地方形式,又恢复原来的贵金属块的形式。在世界贸易中,商品普遍地展开自己的价值。因此,在这里,商品独立的价值形态,也作为世界货币与商品相对立[4]。”在马克思看来,货币扮演世界货币的角色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需要一定的时空条件。随着民族的历史发展为世界的历史,世界市场便逐渐形成和拓展,货币与商品的关系在空间上因此扩大了,进而执行起世界货币的职能。这种商品的交换范围较之以往有了较大扩展,货币的空间存在形式与基本内涵也有了更广的外延。

国际贸易的发展是货币登上世界历史舞台的重要动力。货币作为一种媒介,它的作用是在流通领域发挥的。按照空间范围的不同,流通可以分为国内流通和国际流通。国内流通是一种相对单一的价值运动,一种商品固定出来充当货币即可满足基本的国内循环。与此相反,“在世界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是双重价值尺度,即金和银[4]。”一种货币在国际上流通时,它主要发挥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购买手段和一般财富储藏的职能。当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时,它“是作为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4]。某个国家为了实现国内循环顺畅,离不开一定的准备金。与此类似,某个国家为了实现国际循环的顺畅,也离不开相应的准备金。因而,对于发行国而言,世界货币的职能承担着促进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双重历史使命。

2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本质

马克思关于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论述有3个显著的特征:(1)立足于国际商品贸易;(2)涉及到国家的作用;(3)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延伸到国际流通领域,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本增值。目前学界对世界货币的认识,存在3种具有代表性的主张:(1)信用理论,在继承马克思商品货币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信用货币的产生不是对马克思商品货币理论的否定,并不意味着货币的本质发生了改变,而是货币形式的变化;(2)权力关系论,立足于马克思关于货币是权力关系的观点,指出实力强悍的主权国家能够采取一系列手段,如积累黄金储备、控制其他国家经济、依靠武装军事力量等,运用帝国主义的权力,将其他国家卷入到以本国货币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从而让本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并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使用;(3)剥削关系论,强调资本主义的信用货币本质是资本,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理论基础是剥削性交换即剩余价值理论,世界货币反映了国际资本家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总体性剥削。就当今世界而言,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体现了美国国家信用、美帝国霸权和国际资本剥削的三重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本质上是资本逻辑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资本积累、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产物。

世界货币具有货币一般矛盾的普遍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矛盾的特殊性。世界货币与外贸商品的矛盾,是世界货币的一般矛盾,体现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世界货币的特殊矛盾,反映的是货币的质和量的矛盾。为了实现世界货币与黄金的可兑换性,需要确保信用货币数量的稳定;然而,当世界贸易与投资增长时,世界货币既要满足货币发行国自身对外贸易、投资的需求,又要满足其他国家世界货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而,世界货币量的经常波动性与质的稳定性要求便出现了“二律背反”。世界货币的特殊矛盾是世界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当世界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实力受到其他国家的挑战时,这种矛盾便会进一步激化[5]。为了缓和这种矛盾,世界货币就需要一种特殊的力量介入。“国家霸权确保本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关键是确保本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优势地位,使得本国资本在国际资本运动中可以占有其他国家生产的剩余价值,世界货币因此具有了资本的特性”[5]。

3 美元霸权的帝国逻辑

基于帝国逻辑的美元霸权是三维一体的,而且是基于不平等基础之上的。首先,从债权债务关系看,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是美国政府从美联储借来的有待偿还的一笔债务,体现的是一种债务关系。“它的运动路径可以看作是以美国政府为中心、在世界各国央行之间往返的循环运动[6]。”这种价值运动是不对等的,是面向美国的单向净流动。美国最终成为最大债权国,是最大的受益者,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有利于美元霸权主宰的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掠夺各种经济利益,但不利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其次,从国际贸易关系看,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引的自由贸易理念,反映的是以美帝国利益为核心的不平等交换体系。借助在国际分工体系的优势地位,美帝国可以运用世界货币的发行国身份以及采取影响世界贸易组织运行的举措,为自身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最后,从国际金融关系看,美元在世界各国的流通成了财富再分配的手段。“美国推动金融自由化的实质不是促进财富生产,而是对世界财富和收入进行再分配……以产业资本或生息资本的形式瓜分其他国家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6]。”

这种以帝国霸权为支撑的资本积累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其有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1)债务增加与防止通货膨胀之间的矛盾。通过债务实现经济繁荣、压榨全世界工人阶级来进行资本积累的模式,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波及全世界。一旦通货膨胀的压力超过世界经济能够承受的最大阈值,美元带来的货币危机便可能席卷全球[6]。(2)货币资本过剩与内部投资不足之间的矛盾。资本积累的目的是為了金融利益而不是促进社会再生产,使得美国国民经济高度金融化,国内实体经济呈现空心化状态。金融资本的积累提高了投资需求,但找不到充分的实体产业给金融资本以证券化的方式进行投资、交易,从而导致大量过剩资本。(3)国防预算与预算赤字之间的矛盾。资本的本性是唯利是图,这要求以无限积累的方式来满足其增值需要。由于以资本为中心的生产方式存在先天缺陷,所以要求逐渐强化的国家权力来维系。然而,以军事强权确保资本积累的方式充满了矛盾与危险[6]。总之,美元霸权主宰的资本积累方式会随着各种矛盾的运动而走向崩溃。

4 结语

鉴于主权信用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矛盾以及以资本为中心的全球化生产方式的局限性,美元的波动往往是国际经济危机的重要诱因,因而构建世界货币新体系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张,要改革以资本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秩序,改变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探索建立以超主权货币为中心的国际货币新体系,逐渐向着以世界人民为中心的全球化社会生产方式迈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物质前提。就中国而言,基本的出路在于:一是不断提高本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通过经济、技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二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治理与国际经济组织体系变革。

参考文献

[1][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美国实力的衰落[M].谭荣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挪威]约翰·加尔通.美帝国的崩溃:过去、现在与未来[M].阮岳湘,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赫尔弗里德·明可勒.帝国统治的逻辑:从古罗马到美国[M].程卫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赵敏.世界货币的本质:信用、权力与剥削关系[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7(1):147-161.

[6]邱海平,赵敏.资本积累逻辑下的美元与新帝国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6):49-56+161.

(责编:陈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