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行知思想,谈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有效指导

2021-12-28 23:21朱怡雯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角色游戏陶行知指导

朱怡雯

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幼儿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扮演,体验社会交往带来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幼儿的社会性也是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角色游戏?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合适、有效的指导?本文基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角色游戏   指导   幼儿园   陶行知

游戏作为一种在幼儿自发的驱动力下产生的行为,其最本质的目的是儿童为了寻求愉悦而自发地参与的活动。角色游戏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感受到自主,但教师还幼儿游戏自主权,并非放任幼儿,对幼儿的行为视而不见,而是以支持者、观察者、引导者的身份隐性地指导幼儿。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积极参与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角色游戏是以现实生活为模本,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再现的一种活动,所以主题的选择、角色的安排、情节的开展、道具的运用等都是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当幼儿拥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可使游戏内容活泼而充实,调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而要使游戏内容充实、新颖,教师就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开阔幼儿的视野,让他们对外界的事物有丰富而深刻的印象。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强调幼儿教育必须紧密联系生活,重视家园协同教育,将幼儿教学延伸到学校以外的社会与家庭中,这样也非常有利于幼儿实现“学”和“做”。为此,教师可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幼儿进行实地观察,让他们切身体验、感受周围不同职业人物的工作和生活,或者邀请不同职业的人员入班,给幼儿上一节“自我介绍”课,帮助幼儿明确不同角色的职责和工作等。通过增加和丰富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他们能更加全面而深入地开展不同类型的角色游戏活动。

例如,在中班开展超市游戏前,教师可以邀请在大润发超市工作的幼儿家长来到班上,为幼儿介绍超市工作人员的分工和职责,讲解超市货柜整理员的日常工作、收银员的工作特点等,帮助刚升入中班的幼儿进一步了解超市工作的一些流程。另外,幼儿可以利用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超市,有目的地观察超市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等,为游戏的开展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又如在大班角色游戏“小小医院”的开展中,笔者发现幼儿对医院的流程不是很清楚,所以邀请了在医院工作的幼儿家长来为幼儿简单介绍医院看病的一般流程。在家长的介绍中,幼儿知道了医院工作者要先引导病人排队挂号,等待叫号看病;医生给病人检查之后要开处方,病人就可以拿着处方去付钱、配药。另外,幼儿家长还给大班幼儿普及了一些简单的医疗小常识,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医院和医学方面的简单知识。在游戏中,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经常还会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游戏。

二、设计特色化的游戏主题,促进幼儿耐心游戏

陶行知先生一直主张用乡村的环境,以及与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培养幼儿。在传统教学中,幼儿园可以多开展“医院”“娃娃家”“美容美发”等角色游戏,这些都是幼儿从小班开始就已接触的游戏,最初的那种积极参与的热情早已因游戏的单一性而逐渐消退,所以教师应敏感地察觉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情绪状态,尽量从幼儿的角度去调整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情节等。陶行知先生曾说:“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来说,是生活决定教育。”生活与游戏相结合,在互相促进、互相转化中使幼儿得到提高与发展。教师开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角色游戏活动,不仅能吸引和重燃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让幼儿更有耐心地进行游戏,还能传承和弘扬当地特有的人文风俗。

如笔者在大班角色游戏中开设了昆山游的主题游戏,景有昆山周庄古镇、锦溪古镇、亭林园、文博园等,食有奥灶面、万三蹄、正仪青团子、袜底酥等,还能欣赏大名鼎鼎的昆曲。随着游戏的推进,幼儿的需求不仅仅限于欣赏,他们更愿意动手去做,于是“日食记”在角色游戏区里诞生了,幼儿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并请教师帮忙准备一些半成品材料。这样,幼儿在“日食记”开起了糕团店、奥面馆……此外,幼儿游戏中还衍生出了戏曲乐园,幼儿可以模仿戏曲角色装扮自己,也可以上台来一段戏曲表演。笔者相信,在之后的游戏中,幼儿会有更多的想法,创造出更多的角色游戏。

三、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引领幼儿主动创造

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不要直接或过多地干预幼儿游戏,而应退居幕后,当幼儿需要时,再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只有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被肯定,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被充分调动,使幼儿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获得身体、认知、语言等多方面协调发展,真正发挥角色游戏的作用。另外,教师要聆听幼儿的心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主题、情节等,一切从幼儿出发,尊重和支持幼儿的想法与观念。对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应予以关注,在幼儿需要或邀请之时自然、积极地参与其中,并适时地与幼儿互动交流。

例如,在开展“娃娃家”游戏时,教师常常发现小班幼儿甚至是中班幼儿热衷于“买菜”和“遛弯”,一家四口全都去超市买菜了,或者都去外面玩了,家里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这时,教师就可以适当介入游戏,对幼儿说:“呀,我想来某某家做客,可是家里好像没人呢?”当学生的注意力被“客人”吸引之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买了这么多菜,谁来做饭?家里谁负责做饭?如果大家都出去玩了,谁来照顾家里的小宝宝呀?宝宝哭了怎么办?饿了怎么办?”幼儿在教师的提问下也会进行思考,特别是中班幼儿,他们会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对复杂问题进行讨论,有时甚至能提出一些设想:“我们决定让某某来烧饭,因为她是妈妈。”“我来照顾宝宝吧,妈妈去烧飯了……”“下次我们要商量好谁去买菜,谁留下来照顾宝宝,不然宝宝一个人在家会哭的……”有时,简单的提问能够让幼儿积极思考,主动创造。

四、挖掘游戏评价的价值,辅助幼儿有效游戏

教师可以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意识,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的生活经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选择,幼儿使用游戏材料的水平,以及幼儿的交往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中幼儿的品德与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组织、引导幼儿进行讨论。通过交流讨论,幼儿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挖掘别人的长处,达到取长补短之效。教师在角色游戏后的评价,不仅可以引导幼儿主动反思,互相讨论,还为幼儿表达交流创造了更加正规的语言平台。

教师可以通过小视频或照片的形式,将幼儿游戏时的情境再现给幼儿,引发幼儿针对画面进行回忆和思考,促进幼儿反思和讨论。其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角色,目的在于激发幼儿思考,启发幼儿找出具体可行的方案,从而锻炼幼儿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教师也可以采用角色反串的方式,请幼儿将自己的游戏感受和遇到的问题分享出来,与其他幼儿一起探讨,共同寻找解决的方法。在游戏评价时,教师多采用小视频和照片相结合的方式,以“在玩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等简明的问题帮助幼儿回忆并反思。针对在游戏中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经验展开讨论。

角色游戏是幼儿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有效途径,幼儿园应积极组织和开展角色游戏,既寓教于乐,又能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教师良好的游戏指导策略正是开展角色游戏的基石,所以幼儿教师应该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不断探究合适的指导策略,使幼儿在愉悦的游戏活动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知识经验等。

参考文献:

[1]沈阳.做游戏的主人——谈幼儿角色游戏的展开[J].小时代(教师),2012(12).

[2]钱灵燕.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及其指导策略[J].科普童话,2019(8).

[3]姚婷.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策略和能力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

[4]魏丽莉.角色游戏中幼儿性别角色认同和教师介入的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20(84).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角色游戏陶行知指导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优化的实践研究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