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专业组群与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研究

2021-12-28 23:13徐保路贾凯文胡竣
家园·电力与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研究

徐保路 贾凯文 胡竣

摘要:专业群建设对接产业链发展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理智选择,进而需要对培养模式和教学组织进行较大幅度和较深层次的变革,同时也将促使各高职院校在全国同类专业中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走出特色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具体到国际物流相关专业和专业群,这里需要厘清以专业组群形式促进人才培养对接产业需求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基于此,以下对国际物流专业组群与人才培养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物流专业组群;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研究

引言

当前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有所影响。基于此,高职教师要充分明确课程体系的构建、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手段的创新、先进设备的使用这几个策略的应用。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这几个策略在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上的运用,让学生不仅能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质量有所提升,还能对其他方面的学习有所助益。

一、国际物流实务教学问题分析

随着贸易的全球化,物流逐渐全球化。当前,国际物流的需求远远超过理论估算,相应的教学理论很难与国际物流在中的实际发展相结合。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与大多数教学活动中强调书面知识培训和忽视学生能力培训的特点相似,在确定初始教学目标时往往很难提升到能力培训水平。教育部的教学质量意见明确指出:“以就业为指导,积极推进有序教育,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如b.工作学习的转变、任务导向、以项目为导向和实践后"。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培训的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合格的职业技能以及入职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大部分仍然停留在教师授课和学生倾听的固定方式上。这不利于学生积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学生很少主动思考问题,很难创新新方法,对国际物流业的发展缺乏深入了解。从教材的角度来看,教材通常是用模板设计的,所涉及的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各不相同。此外,国际物流实践体系本身仍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导致按照传统方法编制的教材无法满足国际物流实践课程的实际教学需求,需要进行创新改革。综上所述,可以说在许多方面,例如b.教学目标和方法等,有改进的馀地。相应的教學改革对进一步控制国际物流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际物流专业组群与人才培养策略

(一)课程思政教学重点在“学生”

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高职院校学生素质虽然参差不齐,但经过深入了解,发现所有学生都有追求完善进步的心,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发展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传统的以成绩为基础的评价标准使他们丧失了自信。除了成绩外,我们会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在各类校园活动中的表现并不疲软。关于江阴理工学院的物流专业,部分学生参加了全国龙狮舞蹈比赛,获得了金牌。一些关心流浪动物,节约生活费用为小动物买饲料;有的人放学后去学校的志愿服务基地为老师和学生服务,周末起得早,坐公共汽车到社区志愿服务。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师看到学生的亮点,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亮点。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职业生涯的热爱和敬畏,坚持和完善自己的能力,使他们更容易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老师和学生真的可以相互交流。当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和理解时,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的道路上“倾听”和“愿意倾听”,然后培养成熟自信、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二)智慧物流师资队伍的组建与培养

智慧物流对教师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知识技术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原有管理类专业的教师在知识体系和操作技能上有一定的欠缺,单纯依托管理类教师,难以承担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多年的实践表明,专业理论课的讲授,企业兼职人员承担不太理想。为此,第一条途径是引进计算机类专业教师,但受编制限制,一个专业引进人数过多不现实,关键岗位一两人可以解决。第二条途径,基于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一般都是综合类院校,专业门类齐全,可以在校内借助其他二级院系专业的教师兼课。比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就可以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为主,吸纳计算机、云计算和工业机器人三个专业的教师组成智慧物流教学团队,一起进行课程开发和授课。第三条途径就是现有教师的转型升级问题,通过培训、研修的方式培养现有教师。这样通过引进、不同专业师资共享和原有教师培养转型三种方式,综合解决培养智慧物流人才师资是可行的。

(三)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1+X”证书制度要求高职院校老师不仅具备深厚的教学功底、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有着丰富的企业实践锻炼经验,能够熟知企业对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方向。为满足上述要求,首先,教师应应不断夯实专业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紧跟社会发展速度和企业专业岗位需求。同时,教师需要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如教学能力大赛、微课大赛以及带队学生参加智慧物流技能大赛等,通过自己参赛以及担任指导老师,在比赛中找出自己教学或者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我。其次,学校应该为老师搭建一个实践平台,比如,选择现代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物流企业,每年派老师前去进行一定时间的锻炼学习,深入企业岗位,掌握行业发展的前沿信息以及企业的人才需求方向。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培养出紧跟时代以及对口企业需求的学生。最后,学校也可以采用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的教学模式,外聘企业物流管理人才前来学校兼职教师,将企业先进技术以及工作理念带进校园,使同学们提前了解企业,为就业做好准备。

(四)推进蕴含思政教学内容的课程考核评价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无论是课程目标的设置还是课堂教学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视域下人才的培养工作,为了更好的检验课程标准是否实现,课堂的设计是否有效,我们也应该设置相应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以此来倒逼课程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团队实践训练等方式进行考核,既关注到学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水平,与此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精神风貌、行为举止等方面有所观察,从而检验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五)课程体系的构建

遵循“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因此,在物流管理专业的课堂上高职教师要充分尊重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对学生的不同学习理解能力,教师都要根据高职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教学。对于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优等生,不仅让其完成本堂课程的学习内容,还要让其自己进行不同学习模块之间的联系;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相对差一点的后进生,教师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通过与学生合作进行梳理并不断与学生共同回顾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及记忆。

结束语

教育部在《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中提出“推广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高层次学徒制”。对接国际物流产业链,实践学徒制人才培养,不仅是高职院校国际物流相关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呼唤,更是国家战略宏观布局的严肃要求,应该认真对待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孜孜以求地进行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晓华.商科背景下“国际物流”类课程组团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青年,2021(03):45-46.

[2]宋志刚,肖楠.国际物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03):170-172+128.

[3]高晓莎.基于国际物流岗位群的高职物流教学对策[J].广西教育,2019(39):153-154.

[4]沈庆琼,陈言国.国际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5):74-75.

[5]钟强.国际物流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7(16):31.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