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探索

2021-12-29 05:29
当代旅游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红色

禧 琳 寇 莹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引言

红色文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策划,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红色体验项目,通过对红色资源的融入教学循序渐进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提炼党史学习的引领作用与思政课堂、社团活动一同合力发挥协同育人作用,构建全员育人、实践育人、课堂育人相结合的大思政教学格局。

一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必要性

(一)文旅融合推动专业课程思政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旅融合已经成为当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对高职院校教学方法与模式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旅游管理专业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工作,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传承好红色基因,并根据地区特点挖掘当地革命教育资源并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红色革命精神,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方向[1]。

(二)充分发挥内蒙古地区红色文化资源

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内蒙古地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积淀,体现出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旗帜下,参军参战,倾尽赤子爱母之心;拥军拥政,身肩匹夫救国之任的革命精神[2]。旅游管理教学课程与红色文化相融合,不仅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丰富课程教学内容,通过革命故事宣讲等形式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吸引力的同时也间接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质。

(三)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元素的源泉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需要从地方红色文化中不断汲取养分。旅游专业因为其固有的文化属性,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地方文化密不可分,每个学校所在地的文化与旅游资源都是专业的实训实习基地,可供学生学习与实践。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更加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用性,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丰富了旅游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源泉[3]。

二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践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特点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学院所在地区红色旅游资源,设计开展红色主题党史学习认识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录制微党课供学生学习,既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也成为了旅游专业课程思政的优秀案例。

(一)实践目标

根据课程规划,设置思政知识点(见表1)。

表1 思政知识分布点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了基础认识,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文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二)课前准备

结合学习主题学习讲解红色研学历史文化,帮助学生了解红色革命精神以及内蒙古地区红色革命历史。

了解介绍大青山抗日英雄贾力更,在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开展讲解,并组织活动。

采取观看电影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英雄革命历史,制作好讲解词二维码,并设计海报,方便同学们获取各种信息以及语音导览功能。

(三)课程设计

红色主题课程思政流程总结为“三模块,九步骤,六个一”(见图1)。其中,“三模块”指的是初步认识—亲身体验—总结提升;“九步骤”指的是课程导入、讲解故事、教师小结、筹备活动、组织实施、亲身实践、观看资源、凝练提升、课后活动九步;“六个一”指的是讲一个故事,了解一个英雄人物故事,组织一次活动,看一场电影,写一篇总结,完成一个实践拓展作业[4]。

图1 课程授课流程图

课程实施过程划分为三个模块,包括初步认识、亲身体验、总结提升。前期初步认识要根据学情设计体验项目亲身体验阶段重视体验性,尽量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总结提升部分重点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及自主学习的意识[5],从理论到实践,从初步认识到深刻感悟,加强学生对红色革命史的认识,提升线路设计、导游讲解和活动策划等方面的讲授。

三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三阶段

课程实施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初步认识、亲身体验、总结提升。前期初步认识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体验项目;亲身体验阶段重视体验性,尽量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总结提升部分重点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及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环节如下。

(一)初步认识

红色文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策划,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红色体验项目,例如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学习能力,可以自行查找资料,并做好初步调研活动,通过头脑风暴、实地调研等方法,设计红色研学线路,同时注意将思政引领价值融入活动中。指导老师需要提示学生关注安全维护、线路合理性、实施可行性等内容,重点解决学生感到思想困惑的问题,帮助做好红色景点选取和情境教学设计。只有准备充分,才能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每个地区都有丰富和红色文化资源,团队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可以是一个事件,也可以是一个人物故事,深挖红色革命历史,并从认知的角度设计活动项目。搜集相关资料,整理为讲解词,初步认识革命史,激发实践体验热情。

(二)亲身体验

通过对红色资源的整理形成初步认识,循序渐进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注重学生体验,通过一系列活动加深红色文化体验,传承红色基因,追寻先烈足迹。活动设计既要考虑可实施性,也要围绕一条主线进行设计。例如内蒙古大青山根据地,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过程中,有大青山上的卖货郎革命英雄贾力更、白生宝夜送石磨、“八路采购”张润喜、韩三毛宁死保物资、地下军服厂等抗日军民奋勇杀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旗帜下,参军参战,倾尽赤子爱母之心。可以围绕英雄故事,进行多样化的体验设计。

体验活动可以丰富多样,例如:讲一个故事,看一场电影,参观一个红色主题展馆,了解一个英雄人物,组织一次活动,唱一首红歌,写一篇总结。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设计安排,了解内蒙古抗日革命历史,感悟内蒙古红色文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实践线路设计、实施和体验的过程中,既能提升专业技能,包括讲解能力、项目设计技巧、活动组织策划等,还能通过实践浸润红色文化,将历史拉近生活,引发学生共鸣。

(三)总结提升

可以通过讨论写一篇总结、邀请教师或专家点评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与提升。通过实地观察、资料搜集、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学会客观全面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让红色记忆融进自己的血液。实践活动的目的是结合专业项目,进行思政教育,所以师生都要进行总结提升。

学生总结的重点在于对红色基因传承的深入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教师主要从活动设计、主题切入、方案编写、项目实施等角度反思总结,如何提炼党史学习的引领作用,与思政课堂、社团活动一同合力发挥协同育人作用,构建全员育人、实践育人、课堂育人相结合的大思政格局。

四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建议

(一)多层面提升学生文化底蕴

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知识储备和专业实践技能要求很高,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促使旅游专业人才掌握实践技能并具有整体文化素养以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还要着力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培养吃苦耐劳、奋勇向前的职业精神。

(二)多手段改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既要包含旅游学专业课程,又要配套文化理论和实践课程,通过综合训练提升实践技能[6]。当然,理论课与实践课都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红色文化底蕴。使学生掌握地方红色文化知识,感悟文化历史价值和意义,在旅游服务工作中才能为旅客提供全面深刻的旅游服务。

(三)多形式丰富课程授课方法

提升信息化教学方法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改革。采取小组讨论式、启发式、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案例式教学方法,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与体验,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和教学技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实现在教学与实践中将红色文化教育深入人心。

五 结语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通过实地观察、资料搜集、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学会了客观全面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让红色记忆和革命精神融进自己的血液。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红色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