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百年历程的经验启示

2021-12-29 02:16盖括
南方论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域

盖括

(延边大学 吉林延吉 136200)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意识形态建设的历程回顾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百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历程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初步探索阶段(1921-1949年),确立整合阶段(1949-1978年),改革调整阶段(1978-2012年),新时代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每一个阶段都依据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对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和要求。

(一)初步探索阶段(1921-1949年)

中共一大确立党的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石。在之后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注重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认识到发挥意识形态的革命能动作用。党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过指导进步青年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创办工人补习学校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宣传;通过在学校里开设课程来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通过开拓宣传途径,例如出版刊物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脱离经济基础是无法发挥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的,必须重视人民的利益诉求。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2]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工作是思想舆论方面的工作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准备。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期间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完成了理论形态转变为意识形态的初步探索。

(二)确立整合阶段(1949-1978年)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外部的敌对势力依旧虎视眈眈,意识形态领域成为资本主义渗透的首要目标,思想领域如果出现混乱可能会危害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这一阶段的意识形态工作重心在于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巩固新生政权,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稳定民心、军心,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

旧中国遗留的封建的、买办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等仍然根深蒂固地驻扎在思想领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仍然面临着种种挑战。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以及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等不利于国家建设的意识形态大力开展批判,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向,为巩固国家政权作出了贡献。

然而,意识形态建设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的。1958-1960年期间,由于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认知偏差导致,党对于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跃进”运动,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损失。“文化大革命”时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了国内政治、经济秩序的大混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受一定的挫折。

这一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经历了初步的构建与发展。虽然这一期间在意识形态领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出现过“左”的偏差,中国共产党仍把马克思主义放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三)改革调整阶段(1978-2012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建设要紧紧围绕了经济基础展开,结束了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思想混乱。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顺利召开,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文化大革命”,标志着意识形态建设的拨乱反正任务完成,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性转折点。党的十二大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这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逐步从“革命型”转向“建设型”。

1991年苏联解体,西方和平演变给国内带来了思想领域的混乱。中国在意识形态方面作出了有效的回应,牢牢把握住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方向,用稳定压倒一切,正确处理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主要方面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拨乱反正。不断加深对理论的探索的同时,为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开辟新途径。

(四)新时代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程度逐步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4]这是对当前的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地位的明确,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开辟新形势。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5],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站在更高的政治站位上指出党和国家的稳固发展与意识形态工作息息相关。这一阶段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为了“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战略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意识形态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于整个国家的大局。

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一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凝聚最大的社会共识,深受人民拥护和支持,成为新时代党带领人民走向伟大复兴的正确思想指引。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启示

(一)深刻把握历史方位和世界格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前提

历史方位决定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意识形态领域所面对及要解决的问题,从一开始为建设新中国作动员,到为改革开放作舆论宣传,再到新时代为推进伟大事业凝聚思想共识,把握好历史方位是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重要前提。

世界格局急剧变化,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两种制度、两种主义之间的摩擦不断。尽管中国在世界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高,但是西方一些国家仍旧抱着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的偏见,把中国的壮大视为威胁,试图通过传输文化产品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在国际话语体系中联合起来打压中国。世界格局不断变化,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失语就要挨骂,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更要注重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的方向。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历史方位和世界格局的这一重要前提。从初步探索,到不断整合,改革调试到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从片面到全面,从继承到创新发展。把握变化莫测的世界格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经历了封闭到开放,从忽视到重视,再到注重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遵循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高高举起,在革命、改革、建设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实践,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承担着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任务。

在面对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利益关系复杂等带来的是思想领域的多元化,同时存在一些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反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思想领域占领一席之地,不断动摇、消解、瓦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此,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些错误的思潮。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放在指导的位置,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旗帜、灵魂,更是党的一切事务的根本指导思想。

(三)始终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这个所谓的中心就是指经济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历史中汲取的教训经验,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大跃进”运动没有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给党和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的全国性的政治、经济、社会大混乱,都是忽视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过分地夸大意识形态的作用,产生一系列问题,给党和国家带来的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围绕着经济建设为中心。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对经济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经济建设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只有提高社会生产水平,让人民群众在物质基础方面富足,让人民群众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自觉地加入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向全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在经历的失误中汲取经验,从而更加坚定地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上走下去。

(四)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绝对领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保障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保障,是意识形态思想防线构筑的根本保障,是防范、化解和战胜意识形态领域一切重大风险的根本保障。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中国新文化“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即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明确提出了加强对新民主主义时期意识形态领导问题,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领导宣传教育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6],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逐步开展大宣传的工作局面,面对不同领域的意识形态问题,要积极地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将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和领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新形势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政治保障。

百年来,党从未放弃过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围绕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毫不放松抓好各项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增强意识形态斗争能力,为意识形态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五)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方针

列宁曾指出:“非党性是资产阶级思想。党性是社会主义思想。”[7]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必须讲党性,这是党的一个根本原则。脱离党性讲意识形态、淡化意识形态的政治性,是中国共产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众多挑战、遭遇严峻考验的重要原因。

人民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及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既要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诉求,又增强思想政治引领,要把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与教育引领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相统一。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与支持。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永远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思想贯穿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始终,使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支持拥护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

回顾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百年实践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的,在曲折中汲取宝贵经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把握历史方位和世界格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绝对领导,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对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