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历史逻辑

2021-12-29 02:16于佳
南方论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立场马克思主义

于佳

(中共石嘴山市委党校 宁夏石嘴山 753000)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立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及今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始终不忘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同时也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通过对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石、文化传统及其历史逻辑的透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切实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精髓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1]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集中而又精要的阐述。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毕生都在追求对人民的解放。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深刻阐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思想。马克思批驳了以“批判”及“批判的批判”为代表的英雄史观,指出其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通过神化英雄或精英而使其成为尘世的代言人,以宗教的变态形式来蒙蔽劳动人民,从而为统治阶级确立并维护其阶级统治的合法性辩护,其实质上是僭越并剥夺了人民群众的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地位及在人类社会历史活动中创造历史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首次站在人民的立场为人类探索解放的道路,也始终站在绝大多数人的立场探求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现实的个人”只有在历史地且现实的“集体”中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马克思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这样一个联合体,就是现实世界中创造、拥有并为之斗争一切的“现实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合体,也必将是全体“自由人的联合体”。推翻现实世界中的资产阶级的统治,最现实的手段便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运动,即马克思指出的无产阶级的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求利益的运动。马克思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为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并为其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断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和理想社会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即持续不断推进着的“伟大社会革命”。保持人民性,坚守人民立场,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根本。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民本”思想在我国几千年前就已有之。《尚书·五子之歌》在大禹对后代的训示篇提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大意是人民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家安定,必然是人民的安居乐业,然后天下才能太平。 “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尚书·泰誓》),是周武王的告诫书,大意是上天所看到的来自于人民所看到的,上天所听到的来自于人民所听到的。“天”直接聆听、观察“民”的声音,而不再是通过古老的“绝地天通”后垄断了天人沟通的“群巫之长”的协助。神之声实则是民之声,民心即天命;这无疑是传统中国精神的重大进步。在今天看来,就是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这一论述的精要概括。

春秋三代、社会制度的普遍崩坏,尤其是礼乐传统的崩坏,一种精神觉醒或突破出现在中国。儒家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体,其精神觉醒或突破集中体现在对古老“民本”思想的“原创性”阐释,从而发展为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影响深远。诸如,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民贵君轻”之喻等,都深刻地强调了人民在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和力量;进而也提出了诸如敬民、重民、爱民、惠民、养民、恤民等系列“以民为本”的思想和措施。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了,天下是人民的天下,凸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顾炎武提倡,“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为民生谋利、为民生解忧。传统民本思想的渐变无疑成为近代以来民本、民生思想及其向现代性转变发展的深厚历史资源。

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是当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之义。

三、“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道路选择的基石和必然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多年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鸦片战争使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生活在战乱的频仍,山河破碎的苦难之中。无数的仁人志士经过各种艰苦卓绝的尝试,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都未能改变其苦难的困境以及旧中国的社会性质。

传统之路走不通。地主阶级无论是前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继其后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都是不触及其政权性质前提下的自救运动,未能真正解决人民的基本利益诉求也不可能发动人民的力量,其救国图存在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中被消解殆尽。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尽管体现了农民阶级对破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求自由、平等的愿望,但限于阶级的局限性而并未跳出传统体制窠臼,其尝试也因其未能真正地落实农民阶级的利益和权利而流于空想以致在众多因素下归于破产。孙中山曾为刘汉公1904年所著《太平天国战史》作序中评价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君主专制体制的自救或者更替在大变局之下皆是逆历史潮流而行,既不符合历史的逻辑演进也不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西方之路走不通。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戊戌变法”尝试走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局限性在于冀望得君行道(依靠君主推行改良)而非觉民行道(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革命),结局终归昙花一现。孙中山等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三民主义”旗帜下领导辛亥革命武力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依然未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民解放等理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没有解决,人民群众依然受压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之下。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方案是中国资产阶级中先进人士学习西方的社会变革尝试,受到中国的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局限性的影响,其革命性和妥协性相伴,没有立足于中国独特的基本国情,也没能真正地去发掘中国革命的根本力量。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曾向西方学习了不少,但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十月革命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条叫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它引导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重新考量当前遇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把实现共产主义当作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最高理想和目标,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符合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立自主的革命道路,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从集权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根本上清除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障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作了简明的表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由参加这个革命的人们所组成的统一战线是十分广大的,这里包括了工人、农民、独立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从地主阶级分裂出来的一部分开明绅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民大众。”[4]人民是革命的主体,中国革命道路的胜利,正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革命的初心和使命。

四、“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和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思想。二者相继一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所开创和形成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及思想理论体系。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中国国情出发,历经数代人艰苦探索开辟的一条特色鲜明的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保持人民性,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习近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党在艰辛探索中形成的重要思想成果,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5]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6]只有依靠人民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极其复杂、困难的任务,我们既要解决旧的矛盾,又要面许多对新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密切联系群众,依靠人民的力量,听取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情绪,代表人民的利益,从而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说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源泉。邓小平说:“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7]。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的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立场。江泽民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表示“以人为本、以政为民”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基础和本质要求。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要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立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及今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始终不忘的初心、牢记的使命,也是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主体和力量之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利益主体和价值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即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的是“以民为本”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体现的是“以人为本”最终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小康社会”“大同世界”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立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