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油茶飘香

2021-12-29 13:23曹国选
绿叶 2021年5期
关键词:茶籽茶油油茶

◎曹国选

故乡永兴的油茶久负盛名,享誉全国的油茶品种“中苞红球”就诞生于此。20世纪70年代,一部电影纪录片《茶花飘香》,让永兴的油茶香飘全球。1984年,永兴县被列为联合国粮油计划署油茶更新改造示范工程县之一。

我出生在一个叫墨水的小山村,打从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远近山山岭岭都是绿色。懂事后才晓得这是油茶,家乡有此特产,我倍感自豪。长大“吃国家粮,住公家房”之后,每每见到漫山遍野的油茶花,闻着沁人肺腑的茶油香,都会融入油茶文化的浓郁氛围,勾出醉人的童年趣事。

油茶林是童年的乐园。

读书、放牛,几乎是我童年生活的全部。秋末冬初,油茶籽采摘不久,油茶花随之开放,直到来年春天。此间每日上学前、放学后,我都会骑着水牯穿梭在丛林花海中,观赏蝴蝶的翩翩舞姿,聆听蜜蜂的低吟浅唱,两眼更像打鸟铳一样,寻找心中的猎物、迷人的果实——茶苞、茶耳。青灰色的茶苞,灰白色的茶耳,肉质厚实,吃起来香脆酸甜。吃得饱咚咚后,还得滚下牛背,掐一根草茎,抽出草芯,吸吮甜丝丝的花蜜漱口,将肚子里的缝隙灌满。这样的美食,随便顶上一个早晚餐,比及那红薯粥、杂粮饭,殷实多了。肚子一饱,神气上来,骑着水牯下山,吹响用草茎做成的“喇叭叫子”,唱起乡情浓浓的花鼓调,牛郎牧歌悠悠回荡在崇山峻岭之中。

金秋时节“三收一种”,其中一收便是摘油茶籽。山里人格外看重茶油,也就十分珍惜茶籽。收茶籽,重节气,油茶的油量多少,油品优劣,与茶籽采摘时间无不相关。茶籽有寒露籽与霜降籽之分,霜降籽在“霜降”节采,寒露籽须在“寒露”节后七天才能摘。“提前一日,油减三分”,迟了也不行,开苞掉籽,“一粒籽,一钱油”呢,故而只能按时令采摘。哪个不遵守,便有“偷盗茶籽”之嫌,轻者挨批斗,重者把他家的茶籽哄抢一空。

这时学校也会放“农忙假”,发动学生“勤工俭学”。因此,大人们采摘茶籽下山,我们便上山拾荒,寻找遗留在树上、撒落在地上的茶籽。最开心、最实惠的是挖老鼠洞。那些老鼠似乎比人勤快,早就将一些茶籽搬进山洞,作为积蓄过冬的粮食。我们按照大人教的办法,往往找到一个大老鼠洞挖开,不但能够完成学校的任务,还能收获芝麻、花生、豆什么的,留作年货呢!

油榨坊是童年的向往之地。

每个山村都有油榨坊。榨坊建在小溪流旁边,上方修一道拦水坝,靠岸留一条泄水道。溪水的落差带动水鼓,水鼓带动碾盘,碾盘四足钢轮匀速运动,将烘干的茶籽碾成粉末。茶粉蒸熟后踩成一个个铁箍茶饼,依次装进榨鼓的腹腔中,最后塞上长短大小厚薄不一的双排杂木楗。榨油师傅掌撑杆把准方向,徒弟两边拉绳使力,师徒们唱起榨油号子,手舞足蹈,同心协力,把乳汁般的茶油挤出母体,顺着榨鼓槽沟流向油桶,整个榨坊笼罩在浓香之中。

在山里人眼中,茶油特别珍贵,不是家中来贵客,不是烹饪荤腥菜,是舍不得放茶油的。可榨坊里吃茶油就随便了,榨油师徒几乎每天带红薯去榨坊,用热茶油泡煨红薯填肚子。

美味清香飘进邻近学校,让我们这些小顽皮垂涎三尺。我也学着“捞油水”,放学后将红薯埋进灶膛的柴火灰中,次日上学时取出煨熟的红薯,拍去灰,剥去皮,掰成两半,浇上刚榨出的热鲜茶油,吃得嘴巴弹响。时日多了,慈眉善眼的师傅就会笑:小东西!拉了肚子,烂了嘴巴,吃成了黄皮狗,可别怪爷爷啊!我却在心里骂道:小气鬼!

茶枯饼是童年的珍宝。

油茶可谓全身是宝,山里人的生产生活,几乎离不开油茶产品及其附属品。平常吃鱼虾,少不了用茶油撇腥味;春节做年货,离不开用茶油煎炸;想吃山珍时,上山采摘茶树菇;洗衣、洗发时,烧茶枯饼化水;种庄稼时,用茶枯饼沤制凼肥。尽管茶油珍贵,可在没有电、没有“洋”油的时代,夜晚照明还得靠茶油灯呢。

我更是把茶枯饼当宝贝。晚稻收割后,直到来年春耕时分,水田清澈见底,每到下午,我便会拿几块茶枯饼烧熟砸碎,装入水桶用开水泡上挑到水田边,在田埂四周用泥巴糊成露出水面的一串鱼窝后,再将浸泡成粥一样的茶饼浆搅融在水瓢里,一瓢一瓢地泼向四面八方。那些单纯的泥鳅、鳝鱼什么的,只晓得贪吃甘露清香,却不知道这是“闹药”,吸饮之后方知上当,试图逃离水面,匆忙爬上鱼窝,钻进泥潭中避难。

次日天刚蒙蒙亮,我便赶到田边,扎高裤腿,赤脚下田,扒开一只只鱼窝,铲出一捧捧活蹦乱跳的泥鳅、鳝鱼,装满鱼篓回家。

年下,大小山塘放水捞鱼清淤泥,我如法炮制。

那年月山里人生活困苦,连粗菜淡饭都吃不饱,怎敢奢望大鱼大肉?而在我家,鲜鱼吃不完,就用稻糠烟火熏,火焙鱼一年四季不绝,尽管做菜时有茶油煎炒,也让人吃得口腥呢!

这样的油炸火焙鱼拌坛子菜,伴随我读完了小学、中学。即使参加工作后每次回家探亲,对于火焙鱼、油炸鱼、山茶油什么的,我吃饱了还得拿一些走呢。

父母谢世后,我回故乡少了,可每年都会托人买些土特产,山茶油是绝不可少的。

然而,茶油用得少了,按说少吃多知味,可我总觉得眼下茶油的色香味不如往昔,而且一年不如一年了。起初心里有些埋怨买油人不识货,买的是榨油师傅脚下踩出来的“地脚油”,或者是掺了茶叶籽、菜籽油什么的假茶油。

那年出新茶油时节,我亲自去了一趟故乡,见油榨坊已经由大变小,木榨变成了机榨,碾槽变成了粉碎机,老掉牙的一摊子榨坊用具几乎都变成了废物,唯有蒸茶粉、踩油饼还是老一套,用人工,使苦力,却是技术活。

我尽情欣赏后,尝了一口热鲜油,吃了一个煨红薯,还是觉得油品色不亮,香不浓,味不纯。我询问根由,榨油师傅摇头晃脑道:这一路上,难道你没有看出什么来?这些年茶籽都成了“歉年”,没有“丰年”,如果不是茶油价格还算年年攀升,肯定没有人钻茅窝摘茶籽了,油茶树也只能做柴火了。眼下你还能够买到土生土榨的山茶油,已经算是饱口福了。后生徒弟似乎当着和尚骂秃头:那些搞环保的都干什么去了!这样污染下去,老百姓还怎么活呀!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顿时感到面无颜色,脑海里浮现了故乡这些年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油茶之乡”摇身一变成为“冶炼之乡”。故乡一群普普通通的农民怀揣秘方,将全国各地一些废渣、废液、废料弄回家,冶炼回收金银,不仅迅速脱贫致富,而且经过不到20年的时间,便将并无金银矿产资源的永兴县打造成了“中国银都”。

“中国银都”的崛起,让中国“油茶之乡”黯然失色,甚至遭受灭顶之灾。 “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土法冶炼,给人们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祸患。完全直排的废气、废渣、废水,搅得昏天黑地、毒水横流、沃土退化。四季常青的油茶树,绿叶无故脱落,再也开不出洁白的油茶花,长不出甜美的茶苞、茶耳,结不出乌黑的油茶籽。一块块“癞疤”连成片,使原本郁郁葱葱的油茶山变成了“癞子岭”。油茶产量一落千丈,质量更是今不如昔。

令我震惊的是那次去医院看望堂侄孙。这个满身珠光宝气、曾经用长命锁打水漂的调皮崽,眼下像瘟鸡一样没精打采,奄奄一息。堂兄、堂嫂哭诉道:“都是茶花蜜惹的祸!”原来,一次老嫂子从娘家回来,沿路摘到一些茶苞、茶耳。小孩子吃了还想吃,晓得这是油茶树上结的果子,便上山去找。找不到茶苞、茶耳,就试着吸茶花蜜。从此迷上了蜂蜜一样的茶花蜜,每天读书,总是早去晚归。正当家里人以为孩子读书自觉了而喜笑颜开时,却发现孩子脸色不好看,像是生病了。果然,过了一些时日,孩子出现皮肤瘙痒、眼睛红肿、喉咙苦涩、恶心呕吐、四肢无力诸多症状,这才去医院检查,结论是铅超标、砷中毒。一家人惊恐万分,盘问后才认定是长时间贪吃被污染的油茶花蜜所致。想到我在市环保部门工作,他们才将孩子送来大医院治疗。

骇人听闻!美食变成了毒药,故乡的自然环境变得如此恶劣!作为一名环保卫士,有心无力解决当地环境问题,真有些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愧感。因此,20多年我不好意思回老家,更不敢购买故乡的茶油,连亲眼所见街上现榨现卖的山茶油也嗤之以鼻了。不回乡不等于不思乡,不买油不等于不想油,每逢“寒露”“霜降”时节,我都会早晚独立寒秋,遥望故乡,回想童年趣事,聊以慰藉对山茶油的相思之苦。

退休前夕收到墨水村委会的邀请函,欢迎我们这些老游子参加首届油茶节。我既兴奋,又迷惘,甚至反感,那样的自然环境,还办什么“节”嘛,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经了解才恍然大悟。

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后,故乡人充分利用“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一批“国字号”金字招牌的影响,乘载产融结合的东风,围绕建设白银生产、白银商贸、白银文化、白银投融资四大基地,打造全国稀贵金属资源生产、技术、金融总部。与此同时,联合国油茶更新改造示范工程重新焕发青春,创立了一家省级龙头企业和一个湖南省著名商标,大力挖掘茶油历史文化底蕴,着力打造油茶品牌,中苞红球、泰宇等优质品种光芒四射,金陵乡、相公寨、源和等优质产品飘香五湖四海、进入千家万户。中国油茶之乡的绿色光芒,又与中国银都的金色光芒一道,照耀着便江两岸,成为日新月异的和谐之光。

走进久违的油茶之乡,满世界充盈着油茶清香。尽管是“山寨版”的油茶节,简单的油茶交易活动,却是商贾云集,充分反映出油茶特产的强烈吸引力。那些创新开发的“一牌多品,一品多级”系列油茶产品,采用茶油制作的食品、食物和菜品,更是点燃了人们心中梦寐以求的绿色生活希望。

我如痴如醉地观赏纯洁的油茶花,品尝醇香的茶花蜜,尽管茶油的色香味还没有完全恢复先前的纯正,山间还见不到琳琅满目的茶苞、茶耳。但是,故乡在新发展观的指引下,蓝天碧水净土重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日可待。眼下纯洁无瑕的白花盛开,鳞次栉比的群山俨然一幅“林海雪原”生态图。蜂蝶勤飞,轻歌曼舞,处处奏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进行曲。我敢肯定,来年又是一个油茶丰收年。

岁岁丰收年,这正是美丽乡村的生态景,乡村振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茶籽茶油油茶
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分析
油茶种植市场展望及营造林技术探究
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
那年学捡油茶籽
家乡的油茶
捡茶籽
茶油果
茶油飘香
茶叶树的留种及种子育苗技术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