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的精神支柱
——传统文化

2021-12-29 14:56江苏省淮阴中学教育集团清浦开明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内涵民族传统

江苏省淮阴中学教育集团清浦开明中学 徐 艳

我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传统文化,为炎黄子孙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不仅是学生作文素材的来源,更是学生的精神支柱。基于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同时,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唯有这样,才能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深入挖掘教材,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布鲁姆的教学观认为,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取智慧的根本。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融入了浓厚的传统文化,不仅蕴含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更体现了传统思想中的价值观念,这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因此,教师要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来指导学生写作。

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教师就让学生感受本民族自强不息、居安思危等文化特质。补充相关的写作背景,对愚公移山的细节进行重点讲解。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那种顽强拼搏的斗志与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知道,以“励志”为话题的作文有很多。例如,以“永不停息……”为话题作文,以“心中的理想”为话题作文,或给出的材料是关于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主题。这些都可以借助《愚公移山》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在写作时主动渗透传统文化的知识,提升作文的文化内涵。

二、积累文化知识,丰富素材积累

我们知道,中学生写作最大的困难是素材匮乏。而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情感丰盈,主题多样,博大精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教师要通过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

教材选入了众多古典诗词,这些古诗词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然后在作文中适时加以运用。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素材积累,也增加了学生作文的厚重感。

例如,古诗词中有大量的富含哲理或情感的句子,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等,学生可以在写作时加以灵活运用,既丰富了作文的内容,也提升了作文的品位,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使作文充满浓厚的人文色彩。

三、深入观察生活,崇尚民族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用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可以让学生喜欢写作,从而更加崇尚我们的民族文化。

如春节前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风俗民情,感受年文化的丰富内涵。比如,中国人过年渴望“团圆”,而“团圆”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民族的凝聚力。我们的民族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强烈的团圆意识。所以,在写有关过年的作文时,很多学生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并在字里行间洋溢着他们对民俗的喜爱之情。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年文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欣赏作家莫言的《过去的年》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共同的春节习俗,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情结,从中汲取可贵的民族精神营养。

再如,在清明节时,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祭祖的传统美德。同时,根据时代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开展缅怀先烈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有关的作文中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实践证明,通过观察生活与描写民俗风情,学生能够体会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情感,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四、融入传统文化,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作文是一种心智活动,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应该从思维训练开始。同样,思维训练中可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要求学生收集与端午节相关的资料,如端午节的来源、端午节有哪些民风民俗、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等等。通过搜集相关的资料,学生初步了解端午文化,然后再让学生写有关端午的话题作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屈原》,让学生了解包粽子、赛龙舟等民俗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写作素材。实践证明,一个人的思维习惯与家乡的风土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家乡在时代变迁中经历的沧桑,再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在以“家乡”为话题的作文中,学生就跳出了写家乡风景的窠臼,而把家乡的文化习俗融入其中,这样,作文就显得更有文化内涵。

五、组织实践活动,深入学习传统文化

在作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家乡或学校所在地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乡土文化。这样,学生作文就会富含醇厚质朴的乡土气息。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质,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更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把传统文化的精神落实到行动中。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实践活动的平台,将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例如,在教学《傅雷家书》时,笔者就把《三字经》和《弟子规》中的有关内容提取出来结合课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孝道文化,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尊敬长辈与孝敬父母。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给在外务工的父母写一封信,让学生把平时不能表达的想法告诉父母。这样,就为学生与家长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文字表达往往比口头表达更容易触动人心,此时学生能把对父母的爱用文章表达出来,从而弘扬了孝道文化。

总之,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借助传统文化指导学生写作,用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品位得到提升,素养得到提高,从而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猜你喜欢
内涵民族传统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内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