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高校人才培养观的历史演变

2021-12-29 19:32刘丽颖田佳琦
关键词:立德苏联育人

刘丽颖, 田佳琦

(1.辽宁师范大学 人事处,辽宁 大连 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对人才进行培育的过程就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观,就是在育人过程中,关于人才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观点和看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才培养观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要求,这样就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观。所以,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对于人才培养主要阵地的高校来说更是责无旁贷的。习近平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信仰。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探索中,紧紧围绕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类人才的这根主线,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的客观实际,积极探索出既一脉相承又具有特色的高校人才培养观。因此,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才培养观对我们准确把握高校人才培养事业的内在规律和时代特点,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学习探索时期的人才培养观——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关于人才观的概念,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才正式提出,但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校也一直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新中国成立之时,我们面对西方大国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国内各项事业亟待恢复。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在人才培养方面,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样板,我们开始学习和效仿其教育体制。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就明确指出:“(苏联)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下,他们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后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2]。新中国成立后,党确立了向苏联学习的方针。同年10月,在中苏友好协会成立大会上,刘少奇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也须 “以俄为师 ”,认为经济学、教育学等许多新科学知识,“只有从苏联才能学到”。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3]

苏联在制定教育方针上,坚持教育学的“党性”原则。凯洛夫指出:“苏维埃教育学本身就是共产主义性质的教育科学。共产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底世界观即工人阶级(现代社会最先进的阶级)党底世界观。苏维埃教育学是在实行着这个先进阶级底政策即党底政策。”[4]苏维埃教育学要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最先进的哲学理论),这是基本的党性原则。在坚守党性方面,这也启发着我国教育要学习并效仿苏联的教育体制。

我们之所以学习和效仿苏联是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的。首先在革命性质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特殊阶段。作为首个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苏联,这条道路自然深受中国人的青睐。所以,走苏联的道路,无疑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其次,从社会意识形态上来看,特别是指导思想上具有同一性。苏联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而新中国的教育,虽然经历了两个阶段,但在意识形态和发展方向上都与苏联是一致的。所以,在教育理念方面,新中国必然会选择以苏为师。再次,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新旧教育的改造和建设领域,苏联教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走苏联的教育之路,效仿苏联成熟的育人理念和教育经验,自然被中国人视为破旧立新的法宝。最后,受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否认新中国,不承认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政权并对我国进行全面封锁。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只能采取“一边倒”的方针,在政治上与苏联结盟,并在经济和文化建设方面更多地向苏联学习。

所以,建国初期我们主要是在学习和仿效苏联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探索我国的人才培养观。为了顺利完成三大改造,1955年中共中央进一步强调“要认真加强党的思想工作,其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宣传唯物论,反对唯心论”[5]64。“加强高等学校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课程。”[5]73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观方面依据苏联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开设政治理论相关课程,形成了以政治理论课为主的教学机制,加强阶级意识教育并更加注重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引导大学生关心时政。大学生通过学习马列主义以及相关的教育类课程,不仅增强了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同时激发了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普遍提升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使命意识。

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6]。毛泽东认为这三个方面对受教育者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对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培养,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又红又专”的思想,“红”即必须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意识;而“专”即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能力,重视对科学的钻研,干实事。“红”和“专”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这一思想的提出不仅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也有利于新中国人才队伍的建设。1958年,毛泽东又进一步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7]。他强调,只有使教育服务于具体的生产实践,才能在从事生产工作中实现人的全面进步。因此,他提出学生必须重视实践劳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将教育寓于实践,实现教育和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966年至1976年,毛泽东为反修防修和防止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发表了《五·七指示》。毛泽东强调,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实现教育为现实斗争服务,为农副业生产服务,要求知识分子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五·七指示》成为教育革命的指示,但使高等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二、协调发展时期的人才培养观——自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1978—2012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化,中国的高等教育也进入一个由恢复到发展的过程。国家开始恢复高考制度,高校各项规章制度也开始建立和健全,各项培育工作机制也逐渐恢复。

(一)“德才兼备型”的高校人才培养观

邓小平“德才兼备型”高校人才培养观与毛泽东“又红又专”育人思想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邓小平在强调“红”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又发展了“专”即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早在1978年3月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就阐明了我们要实现科技的现代化,就必须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建成一支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技大军[8]。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观,从本质上来看,“红”代表坚定的政治立场,而“专” 则代表着专业知识与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特别是在培养人才队伍上,邓小平认为可以区别地看待两者的关系,即“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

邓小平多次强调:培养人才关键在教育。他十分注重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的主张。如在1981年颁布《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表明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9]。随后,在全社会开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使立“德”教育的普遍性意义愈加彰显出来。

在深化改革进程中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随之涌入,针对这一现象,邓小平对人才的德性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在出席1982年军委座谈会谈及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时,首次提出培育四有人民的重要思想。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继承了毛泽东“又红又专”思想,同时又根据时代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指出培养人才是有标准的。他强调:“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0]110可以看出,邓小平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问题,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在坚持“红”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专”。邓小平的“四有新人”培养目标的提出不仅是对“又红又专”思想的继承同时也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21世纪以来,邓小平强调:“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10]117因此,高校必须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建立起适于科技发展需要的育人方式。这就要求高校在改革中注重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和平等性,用平等的沟通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教”和“学”中将德育融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坚持“全面培养”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的升华。

(二)“素质教育型”的高校人才培养观

20世纪的苏东剧变使世界的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演变。面对经济和科技的蓬勃发展,江泽民突出强调了建设“两个文明”的重要性。一方面他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核心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11]另一方面,他又把素质教育放在育人的首要地位。面临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要着力培育一批具备新知识和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储备一批高素质人才,才能在产业不断更新换代中加强国家软实力。正是对国际竞争趋势的这种新变化,特别是对人才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突出的新变化的认识和把握,江泽民进一步强调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中的优秀部分,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人类社会所有资源中的“第一资源”。只有人才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所以高校育人中突出强调倡导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观。

高校在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时,不应把素质与专业教育完全割裂开,而应在培育专技人才中注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于引领学生将已学的知识转为能力并投身于社会实践。其意义就在于超出知识本体去培育智慧的主体,实现知行合一协调发展。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能力和品质的核心素养,这关系着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六个具有”综合型的高校人才培养观

进入21世纪,面临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深刻变化对人才的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六个具有”综合型的人才培养观。胡锦涛指出,培养综合型人才应该具有以下六个显著特征:“一是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二是具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三是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四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五是具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六是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12]这“六个具有”也就代表着六个方面,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经受住各个方面的考验。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进一步指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13]29。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指出在进行思政教育中要更加重视人性关怀并系统提出了科学的人才观[13]11。这也就要求我们应尽快建设一支一流的人才队伍,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兴国”。在人才工作会上,胡锦涛强调要“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14]。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必须牢牢把握在育人方面的主动权,积极推进人才强国目标的实现。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里,明确阐述了在以人为本的战略主题下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而对于高校来说,应培育越来越多的才德兼备的时代新人以及构建满足改革开放需求的高水平人才体系。更要紧紧围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建设人才这一根本任务,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高校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真正贯彻落实《纲要》提出的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依据以用为本的教学理念切实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的人才。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抓紧时机,创新培养人才的评价标准,把学校变成是集知识学习、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于一体的育人之地。

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胡锦涛着重提出教育应坚持“三个面向”的原则。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更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教育必须改变只传授旧有知识的僵化式教学,实现由僵化向创新为主的方向转变。也就是说,高校在育人中应把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面对新形势,高校要加大改革力度,比如更新教学理念,尊重个性的自由,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充分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因此,高校教育的改革加快了我国从人才资源大国转向人才强国,也加快了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由此可见,以人为本以用为本的思想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教育改革中应对各种问题提供了价值遵循。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就是要促进人的自我解放,使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最终达到和谐统一。胡锦涛“六个具有”科学的人才观引领整个教育事业的走向,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这一内涵并做到真学、真信、真用,同时也有利于青年人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

三、持续发展时期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观——党的十八大之后(2012年至今)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从教育如何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出发,肯定和发展了以德为先的育人思想。使“立德树人”思想的内涵又有了新的时代特点。首先,我们要培养的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还应是全面发展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用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着重解决人成长中的问题,关注人本身的发展。习近平在这次报告中正式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5]。可见,立德树人在育人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2014年5月习近平在北大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品德”,更是集体的“大德”,即是国家和社会的“德”[16]。可以这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国家树立“德”的重要方面与集中体现。所以,立德树人可以看成是新时代教育领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和弘扬。

新时代,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教育正从人口众多的教育大国转型为人才教育强国。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激烈碰撞。中国共产党一直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人才观作为人才培养的价值遵循,通过不断推动教育的现代化为人的个性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氛围。

2016年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政工作会上,习近平着重提出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尤其在培育人才的全面发展中“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此后,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高校教育必须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17]。2018年5月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则更加突出了德在人的培养中的基础与首要地位:“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进一步肯定了德育在培育人才中的主要作用。习近平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8]由此可见,新时代所立之“德”经过改革开放,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论述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育人的理念,明确了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奋斗目标。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这是由教育的性质决定的。如果性质和方向把握不清楚,育人过程中就会迷失方向。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一代代拥护党的领导并甘愿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之人。可以说,这不仅仅是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务,更为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怎样培养人,指的是如何去做的问题。一方面,要创造一种更高水平(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习近平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社会实践教育的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19]也就是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阶段,使其真正发挥出在新时代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还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为新时代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的工程是任重道远的,这要求我们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继续保持刻苦钻研的精神将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做到极致,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谁培养人,指的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守教学规律,加快建立教育强国,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有用人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决定着我们的今天和明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教育。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尽管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观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特点有所差别,但就其发展的主线而言,都是围绕中国共产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探索中日渐形成的。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得到丰富发展。“不变”的是这条“红线”没有变,即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有用人才的这颗初心未变;而“变”的则是我们党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创新和发展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观。从人才培养的纵向来看,中国共产党在继承毛泽东关于培养“又红又专”人才观的同时,也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不同阶段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想,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新时代的高校人才培养观也绝不会只限于此,我们应当与时偕行,依据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不断探寻新时期新的高校人才培养观。

猜你喜欢
立德苏联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他们用“五招”育人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