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农具保护的重要性与保护方法

2021-12-29 20:19罗彬香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2期
关键词:微缩农具博物馆

罗彬香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图书馆,广西 崇左 532200)

传统农具作为支撑华夏农业文明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其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农业发展、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机械设备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传统农具不得不面临淘汰的困境。从当前农村农业生产情况来看,使用传统农具的农民变得越来越稀有,且地方未能意识到传统农具保护的重要价值,各种传统农具往往被丢弃在各个角落[1]。众所周知,传统农具作为华夏农业文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本身在历史见证、文化内涵、教育载体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护传统农具势在必行。

1 传统农具保护的重要性

1.1 历史见证保护价值

不管哪种类型的传统农具,其均是通过个人或者集体所进行的一种创造,同时向各个地区进行传播,部分传统农具甚至历经了数百年的传承发扬,是其个人或者群体智慧的一种表现。传统农具本身就是处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见证,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群众改进创造了多元化的农具,对于传统农具的生产工作、使用方法、有关节庆习俗等,均能够反映该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本身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2]。

1.2 文化内涵保护价值

从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能够看到各个时代不同的农具描述,这些诗词歌句不仅是对传统农具的一种赞扬,同时也是对传统农具的一种发扬,本身是上下五千年华夏文化的沉淀。这些文化作为华夏农业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针对华夏文化所进行的一种补充。比如,水车这种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具,各个历史阶段的文人墨客均有所描述。如,《水车赋》正是针对水车灌溉、救旱的一种描述;《无锡道中赋水车》也正是针对水车功能的一种赞扬。通过保护传统农具,本身也是针对传统文化所进行的保护,对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3 教育载体保护价值

从教育的层面来看,传统农具不仅蕴藏着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教材、走进课堂,其无疑是发挥传统农具教育载体价值的重要途径,将传统农具编入教材、纳入传统文化课堂,能够让这些未来的栋梁之材学习传统农具、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兴趣,帮助他们逐步树立传承文化、发扬文化的崇高理想[3]。

2 传统农具保护方法建议

2.1 生态博物馆模式

所谓生态博物馆,指的是不针对文物原本的位置进行改变,而是在保障文物原本状态的基础上,进行博物馆建设。作为一种开放博物馆,其无疑为传统农具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可以将生态博物馆的保护范畴全面拓展到传统农具存留的地区,将社区作为博物馆保护的主要对象,引导社区居民作为传统农具保护的主人,能够主动参与进来,共同开展传统农具保护。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传统农具本身的特殊性,在我国各个地区呈现为零星分布分散的状态,生态博物馆要想直接开展集中保护,显然是不现实的。对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借鉴日本的经验,日本基本上针对每一个村建立了民俗志、村史,对于规模相对较大的区域,均建立了对应的民俗资料馆、民俗博物馆,相应的类型也极为丰富,包括个人博物馆、体验博物馆、纯文物博物馆等。这就需要博物馆主动与地方政府进行合作,引导传统农具保护地区的群众参与进来,乡政府、村委会积极组织村民进行小型博物馆的建设,建立政府出资、村民自治的小型生态博物馆,切实提升生态博物馆的覆盖范围。

2.2 数字博物馆模式

由于传统农具本身所具有的珍贵性、稀缺性,单纯利用传统博物馆进行保存展览,往往会面临受损的问题。这就需要积极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通过互联网进行传统农具实体的展示,利用互联网针对传统农具保护利用空间进行全面的拓展。与此同时,也可以利用新兴信息化技术,针对传统农具的材质、工艺等进行模型重构,进行多元化的保护展示。从当前数字博物馆建设情况来看,尽管尚未建立专门的数字博物馆,但我国诸多地区的博物馆均收藏了一定数量的传统农具[4]。对于数字博物馆建设来说,可以针对现有的传统农具进行信息化处理,包括数字化处理、影像化处理、视觉化处理,这样不但可以让大众利用互联网全面了解传统农具,同时也能够在面临意外损坏问题时,为修复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例如,当前高速发展的AR、VR技术,能够全面打破现实时空方面的限制,对大众产生多元化的感官刺激,通过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再现传统农具造型,甚至还可以模拟创造传统农具的生产场景,通过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交互性功能,让大众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了解传统农具,能够进一步提升大众的观看体验、心理体验。

2.3 旅游保护开发模式

旅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无疑为传统农具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农具,而这些农具本身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通过针对性的旅游保护开发,能够创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历史特色的旅游产品。笔者所在地区为左江流域一带,该地区的明仕田园景区就曾设立有专门的传统农具展示区,游客可以直面了解这些传统农具,但由于展示场所的布局、环境等各种原因,现其所收藏展示的农具已受损不少,因此,对于传统农具的旅游保护开发,笔者认为并非单纯局限于展览、观光,还应当针对传统农具进行深入的开发,进一步挖掘传统农具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比如,将传统农具石臼、石磨等以民宿保护方式应用于民宿装饰和应用,游客可以亲自动手体验稻谷脱壳后煮饭食用、石磨磨浆后制作当地特色小吃食用等,既达到传统农具的有效保护作用,又增添了民宿旅游特色项目。再如,微缩农具本身是农业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早在原始农业时代就已经诞生了微缩农具,主要应用于葬俗、祭祀、文艺等领域,在我国整个农业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微缩农具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怀旧情结,同时也能够应用于家庭装饰、摆设,并且还能够应用于教育事业,教师在课堂中所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不再局限于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精致的微缩农具,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观看传统农具,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果。此外,景区还可以建立微缩农具生产线,让游客观看微缩农具的整个制作流程,能够进一步提升微缩农具影响力,拓展传统农具的传播范围。

3 结束语

传统农具作为数千年农耕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加强传统农具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见证保护价值、文化内涵保护价值、教育载体保护价值。农业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传统农具正在逐步消失,保护工作迫在眉睫。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传统农具保护工作,全面梳理当前传统农具保护工作开展实际,分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充分结合各个地区实际情况,结合非物质遗产保护要求,通过生态博物馆模式、数字博物馆模式、旅游保护开发模式等全面推进传统农具的保护工作,将传统农具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猜你喜欢
微缩农具博物馆
古代农具“奇妙夜”
蝉来了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研磨式谷物加工农具
博物馆
微缩模型展 栩栩如生夺人眼球
笔尖上跑火车
酷世界
露天博物馆
笑看有趣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