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康复与心理护理相结合治疗与单纯康复医疗治疗颈椎病的对比

2021-12-29 21:48郭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0期
关键词:颈椎病治疗效果

郭梅

【关键词】理疗与心理干预;颈椎病;治疗效果

颈椎病在临床领域较为常见,主要病因是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所致。该病症会对病人脊椎与相关组织产生影响,患病后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易出现头晕、头痛、上肢麻木等情况,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应及时采取理疗康复治疗。当前临床方面主要采用牵引法、针灸等方式治疗,有效率达80%。但在理疗过程中,病人的身体承受较多痛苦,导致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对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对此,可在理疗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治疗效果提升。在本文研究中,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脊椎病患者,在理疗康复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預,通过联合疗法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理与心理双项指标,缩短疾病康复周期,与以往单一治疗相比疗效更加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脊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要求全体患者均经过X线、核磁共振等确诊为颈椎病,无既往病史、精神病史,主观意识清醒,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并与家属一同签订知情同意书,愿意参与本次研究。在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5~63岁,中位年龄为(46.2±0.6)岁;研究组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37~60岁,中位年龄为(44.9±0.5)岁。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一康复疗法,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牵引疗法,对于上颈位置病变患者,牵引角度范围为0°~10°;对于下颈位置病变患者,牵引角度为15°~30°,每次牵引的时长为30min,1次/d;另一种是物理疗法,利用低频电刺激疗法,电极导子交叉放在病人肩膀两侧与颈椎的位置,通过MPC干涉和电磁波治疗的方式,照射患者的颈肩位置,辐射板与照射处相距30cm,连续照射20min;还可采用TDP照射法,患者以俯坐姿势,将颈部与两侧夹脊穴暴露出来,利用TDP设备对其颈椎、后背进行照射,温度根据患者接受能力而定,1次/d,30min/次,连续治疗两周;还可采用电针疗法,选取双侧颈的夹脊穴、天柱与肩井,待进针完毕后与电针仪相连,频率控制在100~300Hz之间,根据患者感觉调节脉冲。在留针期间,每间隔10min提升一级刺激强度,共计留针20min。

研究组在采用上述理疗康复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疗法,具体措施为:①心理护理,因颈椎病病期较长,复发率较高,且很难根治。病人在长期治疗中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不利于疾病恢复。对此,护理人员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与干预,为其提供安静舒心的治疗环境,调节不良情绪。受病情影响,患者对寒冷环境较为敏感,应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免寒气入体。叮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使病人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心与温暖;②开展宣教活动,护理者应主动向病人讲解颈椎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式以及注意事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病人了解病情,有利于病人主动接受治疗,提高参与度,舒缓患者不良情绪;③行为护理,根据实际病情采取康复疗法,引导患者加强锻炼,并在运动中做好自我防护[1]。

1.3观察指标 采用SAS与SDS自评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两项指标数值与程序为正比关系,当分值越高时,负面情绪程度越高;利用评估量表对患者眩晕程度进行评价,分值与改善程度为正比,评分越高说明症状改善度越好;采用VAS对患者的生理疼痛度进行评价,总分为10分,当分数越低时,说明疼痛症状改善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6.0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t检验。当P<0.05时,说明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生理指标对比 针对两组病人经过治疗后的眩晕、头痛等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并用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对比两组的数据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眩晕分值高于对照组,说明病情改善度相对更好;头痛分值低于对照组,说明疼痛感相对较低。可见,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两项指标均较优(P<0.05),存在明显差异,具体如表1所示。

2.2心理指标对比 在接受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指标无统计意义。因焦虑和抑郁分值与负面情绪成正比,分值越低说明负面情绪越小。经过两周治疗后,两组的SAS与SDS分值均有效降低,尤其是研究组的分值降低幅度更多,超过对照组,说明研究组的心理状态改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具体如表2所示[2]。

3 讨论

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发生变化,颈椎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尤其是上班族更是高发群体,对人们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不良影响,降低生活质量。在中医领域,将颈椎病划入“痹症”范围,认为疾病发生与气血不和、风寒、外伤等相关,颈部劳损、肝肾亏虚为致病基础,因此在治疗时应舒筋活络、清淤消炎为主。在当前医学领域,同样认为颈椎病的发生与神经刺激、压迫等因素相关,上述因素具有可逆性,可通过采取科学疗法与护理扭转病情,缩短康复期限。颈椎病作为慢性疾病,治疗周期较为漫长。据调查,躯体疾病会使患者心理造成影响。在颈椎病治疗中,一些患者因疼痛难忍或者因短期治疗未见好转而灰心,出现较大的情绪起伏,阻碍了病情康复。同时,在理疗过程中,患者因对疾病缺乏了解,依从性较低,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对此,在理疗过程中,应加入心理干预护理方式,心理疗法可有效缓解疾病对患者心理产生的变化,有助于患者疏散负面情绪,缩短疾病康复期限,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从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当前,大部分学者认为颈椎病治疗不单纯是躯体恢复,还应重视患者心理干预,心理因素成为影响疾病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在长期治疗中始终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理疗,保持身心平衡。

相关研究表明,低频电刺激疗法可通过刺激病人的某个穴位,缓解颈部肌肉痉挛,从而促进局部软组织放松。张大兰针对凤池、夹脊穴、天宗等穴位进行电针刺激,发现可取得理想的舒筋活络效果。张治碧将传统针灸疗法和电针、中药疗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后者的疗效更加显著,说明电针联合疗法具有可行性[3]。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帮助病人调节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主动性,促进理疗康复。本文对心理干预与理疗联合疗法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单一护理法,研究组采用联合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根据治疗结果可知,研究组的眩晕分值高于对照组,说明病情改善度相对更好;头痛分值低于对照组,说明疼痛感相对较低。因焦虑和抑郁分值与负面情绪成正比,分值越低说明负面情绪越小。经过两周治疗后,两组的SAS与SDS分值均有效降低,尤其是研究组的分值降低幅度更多,超过对照组,说明研究组的心理状态改善更加明显。从整体来看,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的身心状态均得到改善,但研究组指标优于对照组,说明该组病人的心理状态良好,心理干活的积极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在理疗康复中,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疏导,深入分析病人焦虑、抑郁的成因,促进护理效果提升,使病人感到到关心与温暖,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从而主动配合治疗,提高对不适感的耐受力,促进理疗康复效果提升。由此可见,在理疗康复中,心理干预的作用不可小觑。

综上所述,在本文研究中,将10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一理疗法,研究组采用理疗与心理干预联合疗法,发现研究组的生理与心理指标得到有效改善,眩晕、头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现象得到明显改善(P<0.05)。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心理护理与理疗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改善病人负面情绪,疏散治疗心理压力,促进治疗效果提升。与以往单一疗法相比优势显著,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颈椎病治疗效果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