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后在控制医院感染方面的效果研究

2021-12-29 12:39吴雪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0期
关键词: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吴雪红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管理;医院感染

血液透析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慢性肾脏疾病替代疗法,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血透室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主要场所,主要收治慢性肾脏疾病、肺水肿、药物中毒、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患者,此类患者普遍病情危重,机体免疫力低下,多器官功能异常,需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干预[1]。血液透析属于体外血液净化治疗模式,护理操作相对复杂,如某一护理环节产生异常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为此需强化护理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2]。本研究汇总评估本院血液透析患者相关基础性资料,探究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年限设定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血透室未实施护理管理措施,以此期间收治64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以此期间收治64例患者为研究组,全部患者均行血液透析治疗,且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总结评估两组各项基础性临床资料,研究组男38例、女26例,年龄48~65岁,平均年龄(56.65±2.89)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58±1.22)个月。对照组男36例、女28例,年龄46~64岁,平均年龄(56.52±2.83)岁,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3.16±1.15)个月,基线资料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對照组未实施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医护人员依据血透室管理制度及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规范开展各项护理操作。

研究组生死针对性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分析诱发血透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调整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血透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护理人员总结血透室医院感染事件相关资料,分析诱发医院感染的因素。护理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重视程度不足,缺乏手卫生意识及消毒隔离意识,医疗废物处理方法不合理,安全防护意识缺失,未接受系统培训教育等因素是诱发血透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同时,护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也是诱发血透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②调整护理管理制度:血透室调整护理管理制度,增加血透室医院感染防控条例相关内容,明确血透室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强化手卫生管理。院内成立血透室护理管理小组,以护士长为小组主要负责人,明确划分组内成员工作职责,不定期抽查血透室护理管理制度落实效果,针对未按照规范操作的护理人员采取处罚措施,以此来提高全体护理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③护理人员培训教育:定期组织血透室护理人员参与培训教育,重点讲解血透室护理操作基本流程、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手卫生操作方法、患者及护理人员自身防护等知识,完成培训后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考核评估,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实施针对性培训教育,对于考核不合格护理人员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以此来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水平。④血透室环境管理:对血透室布局进行调整,将其划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等区域,各区域安排专人负责管理,避免闲杂人员随意进入。血透室内每日换气通风,病房内部实施湿化清洁消毒,物品表面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血透室内空气采用紫外线消毒处理,消毒频率为1h/次,特殊类型感染患者治疗后需对血透室内空气实施过氧乙酸(16%)熏蒸消毒处理,并设置患者家属接待室,严格限制每日探视人数。同时,护理管理人员需定期监测血透室灭菌效果,重点监测透析用水游离氯含量及总体硬度,对透析液、血透室内空气、物品表面实施细菌培养,细菌指数需低于200cfu/mL。⑤透析后管理:患者完成血液透析治疗后护理人员需对其使用的枕套、被套及床单等物品进行消毒,并及时更换清洁的病床用品。安排专人负责医疗器械的清洁及消毒处理,并对医疗垃圾实施分类管理,患者使用的血液透析相关物品需医院院内相关规定实施焚烧或隔离消毒处理。⑥患者综合管理:初次接受血液透析患者需实施病毒感染相关检查,如患者确诊乙肝等传染性疾病,需为其提供专用消毒设备,不得与其他患者混用。血透室内严格执行单人单用针管等感染预防性措施,以此来预防交叉感染。同时,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讲解血透室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介绍医院感染的危害性,并为患者讲解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以此来提高患者对防控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操作。⑦护理人员综合管理:院内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健康体检,为其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资料,如护理人员确诊传染性疾病,需及时调离血透室。护理人员开展日常血液透析护理操作期间需严格遵循手卫生制度,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洗手,并实现穿戴工作服及鞋帽,佩戴口罩。护理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各项护理制度落实效果,广泛收集患者反馈信息,分析研究日常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调整护理管理制度,以确保医院感染得到有效预防。

1.3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利用我院调查表格评估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单项满分为100分,得分与护理质量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用“例(%)”表示,检验方法为χ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2.1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发生2例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1%,对照组患者发生8例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现阶段,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完善,血液透析逐步成为急慢性肾脏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案[3]。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需利用透析设备对患者血液进行体外净化处理,操作流程相对复杂,对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如护理干预措施不到位,极易诱发医院感染等不良事件,严重影响各类疾病治疗干预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为此需强化血液透析护理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医院感染,以确保患者安全顺利的完成血液透析治疗[4]。

通过本次研究的分析可知,诱发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因素较为复杂。护理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防控意识,未采取属针对性防控措施是诱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医院相关管理部门为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的相关培训教育,导致护理人员对消毒液使用、物品分类、医疗垃圾处理、手卫生等医院感染防控的方法缺乏了解,缺乏无菌操作意识,在临床护理中消毒等措施落实不到位,进而诱发医院感染发生[5-6]。

针对上述问题,本院自2020年1月起实施护理管理,院内设立血透室护理管理部门,优化调整护理管理制度,制定医院感染综合防控措施,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教育,使其树立医院感染防控意识,熟练掌握血透室护理操作流程。具体开展护理人员期间,护理人员调整血透室布局,设立专门污染区,可避免污染与清洁区。患者完成血透治疗后,护理人员及时更换清洗病床物品,可最大程度上降低血透室内交叉感染发生[7-8]。每日对血透室内物品表面、地面、空气严格消毒,并定期组织细菌监测,可确保环境菌落数量符合要求,避免环境因素所致细菌感染。开展护理管理期间,相关管理人员强化患者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管理,针对合并传染性疾病患者采取专用设备完成治疗,可避免病毒经透析设备的传播,预防医院感染扩散。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开展医院感染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有助于提高护理依从性。对护理人员管理期间,除常规制度化管理及操作流程检查外,院内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健康体检,如发现传染性疾病及时调整岗位,可有效避免护理人员因素所致医院感染[9]。

总结评估本研究数据,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1%,显著低于对照组,各维度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可认为各项护理管理措施的综合运用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

综上分析可知,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同时,本研究纳入患者样本量较少,缺乏同类型数据的比对性研究分析,血透室的护理管理方案仍需持续研究。

猜你喜欢
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教育与预防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