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与应对策略

2021-12-30 05:27刘婧
内蒙古统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统计法统计人员统计数据

○ 文 /刘婧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社会不但对统计数据的需求量在增加,而且对统计数据信息的质量要求也在提高。因此,明确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从而提出相关的合理化建议与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统计工作当中,统计数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准确性会影响到后续工作是否可以高效合理地展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统计数据信息的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而统计基层基础是统计工作的基石,是从源头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所以需要加大对基层统计工作的重视度,同时通过相关应对策略,提高统计数据信息质量。

一、加强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性

统计是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是分析事物发展及规律的重要工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政府决策的“参谋部”。统计工作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基础,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和管理、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都离不开准确翔实的统计信息,离不开全面及时的统计监测和分析。如果基层基础工作不扎实,各级党委政府基于失真数据和错误分析作出的决策和判断,必将无法使经济保持协调、稳定、健康的发展。所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是进一步夯实源头数据质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坚实保障。

二、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基层统计力量较为薄弱

基层统计机构承担着大部分专业和各类周期性普查基础数据的搜集、审核和汇总任务。当前基层统计力量与统计任务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基层统计人员基本都是一人负责几个专业,而且人员结构老龄化,缺少中坚力量,新老断层严重,缺乏会分析、会电脑、懂经济、知法规的复合型人才。乡镇统计人员绝大多数为兼职,人员更换频繁,或者忙于其他工作,自身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钻研统计业务知识,致使统计工作业务知识匮乏,对一些统计指标和统计口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基层统计工作不扎实。基层统计人员的岗位责任不够明确,数据的处理和评估制度还不完善,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数据质量管理办法,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容易被忽视,没有形成全域管控。

(二)基层统计经费不足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体的数量和规模都不断增大,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建设、人员培训等各方面的基础建设需求增多,办公成本以及物价上涨也会导致统计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如遇到大型普查时,根据分级负担的原则,基层统计部门的统计经费更是难以保证及时、足额到位,往往需要多次申请及追加,这些都使得预算并不充足的基层统计部门更加困难,直接影响到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三)基层统计执法能力欠缺

基层执法队伍人员较少,且都身兼数职,应接不暇,无法专注于统计执法工作。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对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掌握统计法律法规,又要熟悉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既要精通统计执法流程,又要知晓统计调查制度、会计税务知识。但从基层实际情况看,这方面全能型执法人才非常欠缺,再加上缺乏实践锻炼,查案办案能力明显不足。

三、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要将统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确保基层统计工作正常运转和大型普查工作有序开展。持续加强基层统计人员队伍建设,按规定配齐配强统计工作人员,保证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办公场所,探索试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切实解决基层统计机构人少事多的矛盾。加快推进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配备专用计算机、打印设备,保证统计网络运行畅通,配备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统计数据和资料丢失、泄密,使基层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加强对基层统计干部的关心关爱,提高基层统计人员待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建立健全基层统计岗位责任、数据处理审核、资料管理等制度,确保数出有据。

(二)加强基层统计法治建设

在基层不断营造学习统计法、遵守统计法、敬畏统计法的良好环境,提高全社会学法、懂法、用法的能力。把统计法律法规纳入各级党校的培训课程,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素质提升的学习内容。印发统计普法宣传资料,借助统计开放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统计法颁布纪念日,利用经济、农业、人口等大型普查进行宣传。加强基层统计执法机构建设,县级统计机构要成立专业的统计执法机构,乡镇、街道社区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配齐执法专职人员。加强执法人员在统计专业、法律法规、会计财务、税务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创新统计执法方式,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重点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常规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将统计执法行动常态化,力促基层统计执法过程规范化,进一步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

(三)加强基层统计人员培训

要建立常态化的基层统计人员培训机制,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基层培训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不断创新培训方式,除了通过面对面授课的方式外,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视频会议、微信公众号等方式,采取专题培训、学习交流、经验介绍、案例教学等方式开展培训。对于新入职统计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加强基层统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加职业道德培训次数、深化培训内容,增加反腐倡廉、统计法律法规解读等课程,切实加强基层统计人员自身依法统计的意识,从思想上自觉摒弃弄虚作假的念头,了解统计违法行为的严重性。不断丰富和更新培训内容,除了统计法和统计基础理论外,重点围绕数据审核、数据整理、统计分析等方面进行培训。建立对基层统计人员培训的考核机制,通过测试进行统一评分、登记,为每名参加培训人员建立档案,切实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基层统计数据工作是统计工作的关键部分,对社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统计数据信息的质量,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所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一项系统且重要的工程,依然需要进一步地努力。

猜你喜欢
统计法统计人员统计数据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稳健统计法在实验室能力验证中的应用
国际统计数据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权重赋值研究
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现状分析
医院统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分析
综合统计分析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统计数据
完善企业统计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