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路径探析

2021-12-30 08:52谭隆晏
科学咨询 2021年14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谭隆晏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北碚 400712)

一、课程思政和课程思政改革

我国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实践最早见于上海,从2005年开始,到2008年搭建“4+1”思政课程体系,再到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年—2020年)》,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项目,之后逐步形成了“课程思政”的理念。课程思政不是单纯的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新开的一门课程,也不是在教学环节中新增的一项活动,而是充分发挥出每门课的德育作用,构建各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全面协同育人效应的一种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高职院校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定义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究科学、可行的“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构建各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课程生态共同体。

二、高职院校推行“课程思政”的现状与问题剖析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注重价值引领。纵观国内众多高职院校不难发现,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现象仍然很严重。他们把教学看做简单的知识传授,没有充分挖掘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未能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价值观的渗透,当然也就不可能达到好的育人效果。

(一)“课程思政”理念有待落实,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处于一个探索期,课程育人的理念还没有做到让大多数人都认可。各院校对课程德育重视程度不够,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管理制度等工作还没有落到实处。教育行政部门缺少对课程思政有力的政策支持、制度安排和监督评价机制等。学校方面缺乏有关课程思政实施的管理制度、经费保障和评价制度等。[1]

(二)教师素质有待提高,课程育人效果不明显

高职院校的课程主要由思政课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等构成。从实际情况来看,专业课教师、通识课教师普遍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甚至还有与思政课拉错调、讲跑调、唱反调的行为。[2]教师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有明显的嵌入痕迹,不能实现思政的“基因式”融入,在“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方面的共振效果不理想。

(三)协同育人机制缺失,未充分挖掘课程德育资源

各课程教师未与思政课教师充分协同配合,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由于一些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念认识不足,加之大多未接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因此在备课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比如,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讲物、不讲人,没有充分挖掘课程中的科技道德、人文精神等德育元素,导致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内容的断裂,未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更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价值的引领。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析

(一)顶层设计:完善课程思政的落实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首先,高职院校要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从顶层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其次,职院校要明确课程思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确定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及主要任务,并从加强组织领导、协同联动、工作考核、经费支持等方面保障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加强各部门的协同配合。职院校要成立“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学院党委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导工作。课程思政教育由教学部门牵头,充分发挥各教学单位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党政齐抓共管。学院要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让各部门各司其责、协同合作,服务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工作。学院领导小组要定期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推进会,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切实保障经费和资源投入,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是制定并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高职院校要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学院一流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教学质量评价、年度考核等的重要内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评优选先、岗位竞聘、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学院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

(二)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

1.增强教师的思政意识

首先,教师要树立课程育人的理念。任何一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且每门课程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是相统一的,教师不可将二者割裂开来。教师要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具备育人意识。这是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前提。只有具有育人意识的教师,才能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把课程思政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3]其次,教师要形成课程思政育人的自觉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知识、阅历、行为、品格也会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教师要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修身养德、率先垂范。这样,教师所展现出来智慧、人格魅力、对生活的态度、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也能感染学生,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提高教师的思政能力

一是鼓励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培育及建设、成立课程思政工作室、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等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并对其进行经费支持和政策支持。学院要采用多种方式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持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是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培训,邀请全国思政教育专家开设专题讲座,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各类思政教育专题培训,增强教师的思政理论素养,进一步强化教师育人意识,让教师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

三是加强思政教师和各课程教师的交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实施“一对一”协同计划,按照每个二级学院配备相应数量的专兼职思政教师的方式,将思政课教师和各二级学院的教师进行对接匹配。这样可以形成思政课教师与各课课程教师在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课程建设等方面协同作战的机制,发挥思政课教师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从而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课程思政队伍体系,全面提高各课程教师的思政能力。

(三)协同配合:深度挖掘课程育人元素

一是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高职院要通过专业课、通识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合作,系统地进行课程设计,找准思政教育的切入点。比如,学校在教学目标勘定、教学内容设计、课堂互动方式、师生交往、教学评估反馈等具体环节中要防止“贴标签”“两张皮”的现象,让技能输送和价值引领建立生成性的内在契合关系,让各课程教育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

二是立足课程的特殊视野,实现“思政”与专业的“基因式”融合。在宏观方面,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科学类的课程中,要学习技术史和信息革命方面的知识;在学习建筑类、工程类课程中要了解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方面的问题;在学习遗传类、化学类课程中,必须研究其对社会的影响和伦理影响。在微观方面,针对理工类课程,教师要重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数字逻辑;对经济类的课程,教师要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语言文学类课程,教师要与学生探讨历史名人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让历史名人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总之,专业课程教师要深入分析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和优势,从不同角度挖掘和切入思政元素,在讲授过程中讲出哲学、讲出历史、讲出社会、讲出思想、讲出精神、讲出价值,将“以情感人”建立在“以理服人”的基础之上,使学生从专业学习中得到深刻的人生感悟和理性思考。这样,学生才能更加热爱自己将要从事的事业,在接受真理洗礼的同时得到价值上的升华。[4]

四、结束语

课程思政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各高职院校需要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及专业特色,可选取一门或几门课程进行试点,探索具有课程特色的融入路径,形成可供参考的教学案例。这样逐步加大改革力度,由点到面,打造出高素质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等,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最终构建起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的课程生态共同体。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