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地铁站与地下商业空间连通工程设计

2021-12-30 05:07
山西建筑 2021年1期
关键词:商业空间车站广场

蔡 昊

(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41)

0 引言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2018—2019)》,2005年以来我国城市地铁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新运营里程持续扩大,截至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35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里程达5 761.4 km,轨道交通客运量持续攀升,全年共完成客运量210.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5.9亿人次,增长14%[1]。地铁作为一种大运量公共交通方式,极大的促进了城市的融合与发展,成为了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生命线。城市地铁站同时也是客流的爆发点,因此越来越多的商业建筑选择将地下商业空间与地铁站连通。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开发的政策持续出台,城市地铁站与地下商业空间连通设计越来越值得思考和重视。

1 城市地铁站与地下商业空间的连通方式

1.1 通道式连通

通过地下通道直接连通是一种常见的连接形式,适用于一对一的地下空间连接,通过地下通道内的楼扶梯或坡道衔接高差,将地铁站出入口和地下商业空间连接起来。通常来说这类通道的转折不宜过多,宜控制在两个以内,弯折角不小于90°,且宜设计成弧形[2],应设置明显的导向系统以引导客流的有序组织。该连接方式有明确的交通空间,导向性强,有利于内部人流组织的优点,但是这样的交通空间较为单调和呆板,在过渡与衔接,对比与变化方面的处理不够丰富。在工程实践上对于既有商业建筑的连通改造较为方便[3],见图1。

1.2 开放式连通

开放式连接的实质是营造一个既独立又关联的泛物理空间,通过内外空间的相互交融,创造空间层次以改善封闭内向的地下空间环境。大型商业综合体通常利用设置下沉广场来处理底层空间,既有利于消防组织,也方便采光通风,这类下沉广场与地下轨道交通车站的连接,可以使商业建筑与地下交通建筑有机交融,形成人流与商业的聚集互动效应。下沉广场是营造城市街道和谐空间的有效手法,通过下沉广场连通常见于地铁车站与周边地下空间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情况,该连接方式空间层次感强,也适用于一对多的地下空间连接。同时车站和地下商业空间的防火分区和设备系统可通过开敞的安全空间隔离,安全性好。既有利于平面和竖向上的衔接和过渡,又解决了商业广场、地下空间大量客流的集散问题,提高了城市品质,扩展了街道的休闲空间,丰富了城市的街道景观,见图2。

1.3 集散式连通

城市地铁线路中由于地铁行车组织需要,部分车站站台层需要加长,以满足折返线、存车线的设置。车站配线范围的结构主体大多是采用明挖施工,相应增加的地下1层站厅空间就会保留,后期作为物业开发的空间,见图3。

通过车站内的物业开发空间连通地铁站和地下商业空间,可有效利用车站中的物业开发空间,同时增加客流的进出站距离,有利于疏解爆发型客流。该连接方式适用于车站有可利用的物业开发空间,但同时还要协调好相关疏散出入口的用地问题。

2 连通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2.1 设计标准应从严执行

地铁站作为地下交通枢纽,设计标准一般较普通地下空间要更高,在规划设计连通工程时应按地铁站设计标准执行,如结构防水等级按一级防水设计、连接通道内装饰或保温材料均按A级不燃材料设计等。如确实没有条件按照地铁站标准设计的连通工程,应有相应的措施在受灾和事故时与地铁站隔绝。

此外,城市地铁站一般均同时作为战时防护区,连通工程应与人防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合理确定连通口的位置,合理设置各类人防设施,保证战时地铁站内防护区的有效性,且不得降低地铁站的人防设防等级。

2.2 安防及消防问题

地铁站和地下商业空间运营时间和管理部门都不一致,因此在设计连通工程时,必须在适当位置设置安防管理卷帘,便于在轨道交通非运营或紧急状态期间关闭,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同时由于地铁站和地下商业空间归属于两个消防控制中心管理,在连接通道处宜设置两道防火卷帘,由地下空间建筑消防控制室和地铁站车控室各控制其中一道,无论车站或是地下商业空间发生火情,都至少可以落下一道防火卷帘,用以切断两边的空间联系,阻止火势的蔓延,最大可能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

2.3 防淹问题

采用下沉广场连通时,一般下沉广场地面层宜设置封闭的挡水围坎,且应较室外地坪高出0.45 m。确有困难无法完全闭合的位置,如楼扶梯口部等,应设置防洪插板等防淹措施,下沉广场的排水应自成系统单独设置截水沟,不应接入地下连通道。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雨水不经连通工程进入车站从而威胁到地铁系统的运营安全。

3 城市地铁站与地下商业空间连通的行政规划管理

1)逐步完善地下空间建设规划,尤其是对还未开发的

地块,应先规划后建设,分步开发,为将来地铁线路的建设以及地铁站的连通接驳预留土地条件,综合开发城市的商业价值[4]。

2)制定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建筑连通的管理办法,将连通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工作纳入行政许可管理范围,将产权归属、资源开发、管养责任的问题制度化,综合各方面的权益,制定连通的管理办法,做到工程建设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结合TOD模式,实施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在规划建设地铁车站的同时,有序、合理的出让开发周边地块,同时做好地铁车站和周边建筑的同步设计和建设,在设计阶段考虑好连通方式,既可以节省投资,又有利于街道商业的综合开发和运营。

4 结语

地铁站与地下商业空间的连通工程,是公共交通和商业购买空间的复合和共享[5],设计中不能只从盘面的角度进行设计,需要从整体的考量来感受空间的变化。地铁车站和地下商业建筑都是客流的聚集点,两者通过地下通道、下沉广场等形式的有效连通,可以极大的提升城市的边际商业效用,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效率。本文通过对连通方式、设计要点及其配套管理办法等方面的介绍和分析,阐述了规划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同时希望能够从规划入手,合理的布局地下空间开发,统筹协调,节约社会资源,实现城市交通系统和商业生态的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商业空间车站广场
公共艺术介入商业空间的表达特点与设计探析
布鲁塞尔大广场
车站一角
在广场上玩
气氛营造下的商业空间与展示策略有机结合——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专辑
当代艺术观下的商业空间体验设计探析
广场
展示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