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光计测量介质薄膜的厚度与折射率

2021-12-30 11:07曾孝奇邵明珍
大学物理实验 2021年6期
关键词:分光计入射角折射率

曾孝奇,邵明珍,陈 佶,杨 珺

(南方科技大学 物理系,广东 深圳 518055)

分光计是普通物理实验基本仪器,在分光计平台上可进行多个光学实验拓展[1]。例如,利用分光计验证菲涅尔公式,测量布儒斯特角来确定块状样品的折射率。实验中,将p偏振光入射到玻璃块表面,改变入射角测量其反射率,当位于布儒斯特角处,反射率为零。这种方法方便快捷。为进一步拓展,本文考虑将块状样品换成薄膜样品,是否可以用相同方法确定薄膜折射率。然而,实验发现,薄膜反射率曲线与块状样品有很大不同,反射率不存在零点,甚至没有极小值点。另一方面,通常薄膜的两个特征参数-厚度与折射率都未知。因此,简单测量某个特殊角度无法同时确定薄膜的两个参数。所以,需要采用新方法来实现多个薄膜参数的确定。出于实验拓展的考虑,本文希望仍然在分光计平台上进行。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测量光学薄膜的厚度与折射率[2]。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利用椭偏仪测量。而本文提出的利用分光计的方案,相比椭偏仪,所用仪器及原理更简单。实验内容可以作为分光计及偏振光的拓展,同时也有利于理解薄膜特性。

1 实验原理

实验待测样品为单层介质薄膜,将一束激光斜入射到介质膜表面,入射光将发生多次反射和折射,如图1所示。

图1 光在薄膜样品表面反射

考虑到激光经薄膜多次反射后干涉,可计算其反射系数[3],进而得到反射光的反射率:

(1)

其中,r1和r2分别为薄膜上下表面的反射系数,δ=4πn1dcosφ1/λ。公式(1)对于p光、s光均成立,以下分析仅讨论p光。对于p光[3],

(2)

(3)

n0、n1、n2分别为空气、薄膜及衬底折射率。φ0、φ1、φ2分别为入射角薄膜上、下表面的折射角。λ为光波长,d为膜厚。由公式(1)-(3)可见,反射率可表示成以下函数:r=f(n0,n2,λ,φ0,n1,d)。在n0,n2,λ确定情况下,反射率R与入射角φ0、薄膜的厚度d和折射率n1有关。改变入射角φ0,可以得到多个关于薄膜厚度d和折射率n1的方程,但是,这些方程不易求解,因此本文将采用数值拟合的方法来处理。即通过测量反射率R随角度φ0变化的曲线,然后利用公式(1)拟合确定薄膜的参数。

2 实验仪器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实验仪器包括:分光计(KF-JJY1′型)、半导体激光器(λ=635 nm)、硅光电池、手持数字万用表、偏振片。整个实验在分光计平台上搭建。半导体激光器被固定在平行光管上,而狭缝及平行光管前的透镜都已取下。硅光电池被固定在望远镜筒上,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已取下。硅光电池连接万用表的电流挡用于光强测试。偏振片固定在平行光管前,用于产生p光。待测样品为位于载物台。样品为硅衬底二氧化硅薄膜圆片,由天津港东公司提供。

图2 实验装置图

3 实验数据及分析

实验前,调整好分光计。同时,将偏振片透振方向调为水平,则出射激光为p偏振光。为便于角度测量,将激光垂直于薄膜时的角度设为0°。方法如下:手动转动薄膜样品,使激光经薄膜反射回去的光点与出射光点重合,则此时激光垂直入射,将此时度盘调为0°并固定,此后实验只转动游标盘。实验中,改变激光入射角,测量经过薄膜反射之后的光强。根据实际情况,测量角度范围为25°-75°,间隔5°,实验数据如表1。

表1 反射率随入射角变化

其中,入射角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0°定位,当激光点偏差大约1/5时对应0.5°角,这是一个估计值。实验用万用表准确度为±(0.5%+5),据此可计算光强的不确定度。另外,入射光强I0=(506±3)μA。综上,根据反射率r=I/I0,可计算反射率及其不确定度。

根据表1,绘制薄膜的反射率随角度变化曲线,如图3。由图可见,反射率曲线是单调递增的,这与玻璃样品的p光反射率是完全不同的。根据公式(1),利用OriginLab进行拟合,入射光波长λ=635nm,空气折射率n0=1,衬底硅折射率n2=3.88,忽略衬底的吸收系数,最后确定薄膜的厚度与折射率。

图3 薄膜样品反射率曲线及拟合

根据拟合结果,薄膜样品折射率n1=1.486±0.002,厚度d=(104.0±0.7)nm,拟合系数Radj2=0.999 3,拟合效果较好。该样品在椭偏仪上测试结果为:厚度d=(110.0±0.1)nm,折射率为n1=(1.460±0.001)。厂家提供的数据:厚度为d=109.7nm。

表2 薄膜样品测试结果比较

不妨以椭偏仪结果作为参考,薄膜厚度误差为5.5%,折射率误差为1.8%。因此,利用分光计得到的结果还是比较可靠的,但仍存在一定差异。实验可能的误差来源:1.偏振片p光定位偏差;2.忽略了衬底的吸收系数。

4 结 语

在分光计平台上,通过测量薄膜样品的p光反射率曲线,利用数值拟合可以同时得到薄膜样品的厚度与折射率。与椭偏仪的结果比较,分光计的结果可靠,方法原理简单。需要指出的是,该方法针对单层介质薄膜,且厚度太小(如50nm以下)[4]的薄膜可能误差较大。当然,实验中,入射光用p光,用s光都是可以的[5]。最后,该实验内容也可以作为分光计及偏振光实验的拓展,有利于理解薄膜特性。

猜你喜欢
分光计入射角折射率
距离和的最小值公式及其应用
预制圆柱形钨破片斜穿甲钢靶的破孔能力分析*
用经典定理证明各向异性岩石界面异常入射角的存在
CCD技术在光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改进教学用分光计装置
单轴晶体双折射率的测定
分光计实验中各半调节法的改进
用Z-扫描技术研究量子点的非线性折射率
如何选择镜片折射率
用恒偏向角法测直角棱镜的折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