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沟通坦率对话
——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分析

2021-12-31 06:56
科学咨询 2021年7期
关键词:自习室案例作业

查 悦

(安徽省合肥市第七中学 安徽合肥 230088)

一、案例背景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学校不得不推迟开学,采用了线上教学的方式。线上教学在近些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对于大多数师生而言,仍然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不管是学生和老师,都对此缺乏经验。尤其是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广大师生对此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准备。

作为一名高一班主任,我除了完成与自己学科相关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完成相应的线上管理工作。线上学习中,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按时参与课堂学习,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提交。但与此同时,也有少数同学总是会出现在我统计的作业未交名单中,线上课堂学习也常常迟到甚至不参加。有个女生的情况尤为严重,平时在学校表现良好的她,在线上学习一段时间后,出现经常未能按时提交作业的情况。虽然在发现这种情况后,我第一时间与其进行了沟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情况并没有好转,甚至几乎每门课的作业她都未能按时完成,也常常不按时上课,在进一步与其沟通中,发现当我联系她时她的态度非常消极,对于学习缺乏动力甚至存在自我放弃的想法。

二、案例过程

(一)学生无法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并逃避沟通

该学生一开始一两门课没有按时上课,部分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在了解到这样的状况后,我第一时间联系她了解情况。在通过即时聊天工具跟她联系后,她给我的回复是她不小心睡觉睡过了,之后会把作业补上。我觉得她这样的回答也可以理解,于是督促她抓紧时间及时补齐,她也爽快地答应了。接下来的几天里,她的表现也基本可以达到要求。但没过多久,她又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而我再次联系她时,她已经不回复消息。

我决定电话联系她询问情况,她表明自己自制力差,居家学习没有老师在身边监督,也没有同学一起学习,自己一个人学不下去。在看到我的消息后,因为没有完成和我之前的承诺而不知如何回答,选择不回复。听完了她的解释,我觉得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便告诉她相信她能自主克服,她承诺自己会将之前遗漏的学习内容补齐。

但是实际的结果并不如人意,她仍然出现跟之前一样的情况,并且在我们电话交流的时候选择转移话题,表现自己已经对自己线上学习失去信心,同时也表现出了逃避交流的状态。

(二)联系家长了解具体情况

我电话联系了她的家长,得知这个女生平时和自己弟弟待在家里,白天父母都在外工作,晚上八九点钟左右才能到家,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监督,只能全凭孩子自觉。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基本没有管控,同时该学生在家还需要照顾自己的弟弟。在线上教育的环境下,该学生由于缺乏老师和家长直接的监督,其自制力差的缺点被无限放大。并且居家学习让其难以感受到学习氛围,也丧失了与同学共同学习、互相激励和竞争的环境,便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贪图玩乐。她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试图做出改变,但是仍然因为自己自身的自制力问题以及害怕班主任的批评而逃避问题。

(三)针对性的视频交流打破沟通僵局

我决定再次给孩子打电话,电话里的她仍然试图逃避问题。我提议开视频聊一聊,两个人面对面直接交流。在视频聊天的过程中,我和她都能直接看到对方的表情,她看到我其实并没有指责她的意思,而是想真心帮助她的时候,我能明显感受到她从一开始的不信任转变成开始袒露自己的心声,她表示对自己非常失望,但又觉得无法约束自己而感到无奈,并且怀念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与同学一起学习的环境。通过感受她的情绪变化,我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心理疏导,并与她一起分析了问题。

为了帮助她克服困难,我组建了一个在线自习室,让好几个有相似问题的同学晚上通过视频的方式一起自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在班级实行了每天上午早读打卡的活动,鼓励她积极参加。此后,我也不定期与其进行视频聊天,对其心理进行持续疏导,她的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能够按时参加线上自习室,早读每周也会参加几次,也更愿意和我沟通了线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案例分析

(一)原因分析

学生本人自制力弱。在缺乏老师的直接监督后,该学生面对线上的娱乐活动,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平衡好学习和娱乐,本人对于自己的目标也十分模糊,由于客观原因,家长也没有办法陪伴其学习。

学生居家学习缺乏学习氛围。与课堂中的学习有所不同的是,线上课堂没有办法让学生学习时能看到自己的同伴的状态。这个在学校表现良好的女生在家学习时不仅没有家人的陪伴,也没有老师同学的陪伴,长期以往,造成难以坚持学习。

线上教育教学中老师很难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态并作出及时有效的应对。虽然我在看到该学生的作业和课堂情况后尽可能及时地联系了她,但只能从她的主观陈述中判断她的学习状态,而不能进行及时客观的了解,从而容易造成误判,并让问题逐渐严重化。

(二)措施分析

一对一的视频聊天更有利于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传统的语音聊天不同的是,视频聊天能够看到一个人的表情和状态,也更能展现一个人真实的想法,从而让沟通更为高效。当该学生通过屏幕看见我的表情,她能明白我其实不是责备而是关心,想要帮助她解决当下的问题,她也就不会通过说谎或者其他方式来进行搪塞,我们彼此都能更好的进行表达并且理解对方。一对一的方式也能让彼此的关注能够更好地集中在对方身上,类似于心理咨询中的模式,从而也尽可能让沟通的效果最大化。

线上自习室可以督促部分自制力薄弱的同学学习,同时也可以创造一个大家一起努力的环境。我班线上自习室一共8 位同学,有几位是之前总是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有几位是主动加入的同学,每晚2 个小时,大家打开摄像头,互相监督也相互陪伴,可以帮助自制力薄弱以及缺乏监督的同学融入到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增添了学习动力。

早读打卡的活动全员参与,增加班级凝聚力。早读打卡活动是鼓励全班同学参与的活动,所有参与的同学都能看到他人的打卡记录。坚持一周的同学也会收到我个性定制的奖状,这样的活动也可以激励同学们养成早读的好习惯,从而能够进一步规范自己的作息。该学生最终也做到了坚持一周,也收获了我制作的奖状,虽然只是小小的鼓励,但也让该学生有了一定坚持的动力。

四、案例反思和感悟

(一)在线上教学的环境下,如何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值得我们不断的探索

与线下教育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办法观察到学生的一言一行,更没有办法直接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作为老师如何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与自己沟通,如何通过沟通准确判断学生的状态,方法与策略的选用会直接影响到沟通的质量和效果。在我的案例中,我选择与学生视频从而模拟面对面的情景,这样的方法在后面的结果中证明是有着一定效果的。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不断的探索尝试更多的方法以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二)同伴效应的作用不可忽略[1]

线上教育所缺乏的不仅仅是老师的监督,同学之间联系的缺乏也会影响到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案例中的女生在没有同伴在旁的情况下,逐渐纵容自己的行为,并最终沉迷玩乐。同时,在意识到自己行为问题时,她不知道其实还有其他同学也有与她类似的自制力方面和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对自己的行为感觉到愧疚但仅凭自己本人之力又不能及时找到解决方法。在开展线上教育时,也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们之间可以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早读打卡和线上自习室都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联系的桥梁,从而让同伴效应在线上学习中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保持同理心,先理解孩子,再解决问题[2]

线上教育的开放性就让学生对于电子设备等无法保持绝对的不接触,在缺乏家长管控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学习和娱乐之间不能做到合理的安排,引发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自然需要解决,但是作为老师,也要转变思路,认识到线上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理解学生在线上教育的开放环境下面临着更多的诱惑和选择,先理解,后解决,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娱乐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平衡。

在独特的线上教育环境中,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们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样,线上教育也给我们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灵感,教育基于理解和交流,我们都在不断探索中为了孩子们的未来而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自习室案例作业
边读研边做副业
付费自习室爆火,“焦虑性充电”有无必要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付费自习室走红
突然爆红的“付费自习室”会是一个新风口吗?
作业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