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2021-12-31 06:56张菊环
科学咨询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本语言思维

张菊环

(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友谊小学 甘肃临夏 731799)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部分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转换,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也未能创新改变,这就导致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作为语言类的综合学科,英语教学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的动态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行为方式,将核心素养融合到教学活动中,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升。

一、创设灵动课堂,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对语言进行建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根据教材进行单元内容整合,围绕核心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围绕学习目标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围绕核心话题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每一节课都应当致力于学生的能力提升,作为承载新课改理念的重要载体,教师要能够创设灵动活泼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习得语言知识,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在教学《In a nature park》相关知识时,教师在课堂伊始要能够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整个公园的全景图,让学生了解、听懂公园中每个区域的单词,然后再学习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然后将学习过的“What can you do”和“There is a bed”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归纳,给班级学生创设一个全班一起到公园游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谈论自己想去公园的哪些地方,那些地方都有什么?你可以在那里做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产生大量的语言输出。同时,在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能力的同时给学生渗透要爱护公园环境,举止文明的理念。

二、启发创新能力,培养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水平和特点。”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依托阅读文本中主题语境的创设或不同类型语篇的阅读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思维的语言思维创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挖掘文本内涵,在有效的教学活动组织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比如,在教学《How do you feel?》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文本中的图片资源,在读前环节呈现文本的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并猜一猜图中人物的心情:Look at the picture carefully and think. How is the boy feeling? 学 生 回 答:-Is he unhappy? -Is he sad? -Is he tired?这样,在举一反三的提问、猜测和推理的过程中活跃学生思维,紧接着,教师还可以连续提出“What’s the matter?”“Why?”等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整体感知阅读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又如,在教学《Last weekend》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逐步引导学生感知、理解、体验和运用短语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并通过提出问题“What did you do?”“Did you do anything else?”等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对话练习,在深层次理解文本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语言的初步运用,同时在创设类似情境提问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

三、提升学习能力,培养乐学兴趣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说明学生的愿学、善学与乐学精神需要教师创新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英语学习是能动性的、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主动投入到英语课堂中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掌握英语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逐步养成“悦”学品质。

比如,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开发利用有效资源,比如除了基础的教材学习外,还可以推荐课外读本(如绘本故事、国外短篇趣闻、英文报等),让学生在课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观看经典英文电影,让学生在受到文化熏陶的同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主动投入到英语课堂中。又如,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做好学习规划,通过制订学习目标,引领学生在阶段学习中自我诊断,自我管理,实现学习的有效性。而针对课堂中的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在具体内容研读后给班级学生科学分组,并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与同伴交流讨论,在主动投入到英语课堂讨论探究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My friends》一单元时,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学习词汇单词时,还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句型,描述自己的好朋友,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巩固内化知识,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上台表现展示,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与展示,锻炼学生会写、会说的能力,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关注情感内涵,重视品格塑造

新课标着重强调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教师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能够关注学生语言知识点的学习,还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其人文素养、文化品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重视文化品格的培育,通过挖掘文本内涵知识,在情感因素和德育要素分析中找到文化渗透切入点,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品格。

比如,在教学《Let’s eat》一单元时,本单元核心话题与食物相关,教师在智育知识培养过程中可以从文本中寻找德育相关内容,将两者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灌输粒粒皆辛苦,要珍惜粮食的价值。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通过教学将中西方文化的饮食进行深层次的对比,通过学习饮食文化,如饮食习惯、餐具使用、饮食爱好等帮助学生了解与传统文化不同的文化,在对比过程中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对传统的中华美食产生自豪感。又如,在教学《Shopping》一课时,教师可以针对当下不良的拜金主义和不当的购物行为,让学生积极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探究学生的核心素养渗透是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英语尤其是英语阅读课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培育有发展、推促、增强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跟读、背诵和复述的层面,而是要立足教学实际,从创设灵动课堂,提高语言能力;启发创新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培养乐学兴趣;关注情感内涵,重视品格塑造等方面着手探究,在渗透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实现英语课堂的高效构建。

猜你喜欢
文本语言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思维跳跳糖
语言是刀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