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2021-12-31 06:56华梓如
科学咨询 2021年7期
关键词:纵波横波圈层

华梓如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福州 350000)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1 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对该节内容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该章第一节已对地球的外部宇宙环境进行介绍,这节内容则对此进行深化,同时也为之后分章节介绍自然地理要素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与分析能力,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能力基础。然而“地球的圈层结构”是比较抽象、难以肉眼观察的知识,为此教学中采用一些教具辅助教学,使其可视化能够帮助学生理解。

三、教学目标

(1)说出地球的内部的圈层结构,说明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形成空间思维;据图分析总结地震波的传播规律。

(2)运用表格归纳并区分纵横波的特征;联系地震灾害,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3)了解人类生存的环境,联系实际分析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地球内外圈层的结构划分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难点:地震波的特点与传播规律;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分;软流层的位置;自然环境与外部圈层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与教具

(1)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讨论法

(2)教具:弹簧、粗绳、粉笔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地心游记》导入,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思考现实中人类探索地球内部的方式。

学生活动:倾听教师对书籍故事的介绍,加以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故事引出内容的方式可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其专注于课堂。

[讲授新课]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震波

①地震波的概念

教师活动:联系生活,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挑选西瓜的方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说出人类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方式。

学生活动:联想生活中“听声辨瓜”的经历后回答并说明地震波的含义。

设计意图:借助通俗的生活经验增加学生对“地震波”的感性认识。

②地震波的分类

教师活动1:用手指按压弹簧演示纵波,在黑板上画出弹簧的简要示意图,用箭头标注纵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并讲解。

学生活动1:观察弹簧,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纵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是平行的。

教师活动2:请两名学生上台演示“甩绳”的动作,模拟横波的传播方向。

学生活动2:观察绳的摆动方向,在纸上推测画出横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与纵波进行对比发现横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是垂直的。

设计意图:运用教具,将地震波可视化,化抽象为具体。请同学上台模拟演示横波的传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体验。

③地震波的破坏力

教师活动1:让学生猜测地震时身处陆地上的人和位于海洋上的船只分别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活动1: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与猜想。

教师活动2:根据学生的回答,解释地震时陆地上的人会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再感受到左右摇晃,海洋船上的人只会感受到上下摇晃。用粉笔演示纵波与横波的破坏力,纵波只会使粉笔上下晃动,而横波会使粉笔发生摆动从而断裂。

学生活动2:观察教师用粉笔模拟地震波的破坏力,根据教师的讲解深刻理解地震时纵波与横波的影响。

设计意图:联系地理灾害现象,粉笔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纵横波特征的理解。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图1.34,让学生读图思考纵横波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拐点,估测该拐点所在的深度及说明的问题。

学生活动:通过读图发现地球内部深10 km 左右纵横波速度明显增加,深2 900 km 左右纵波速度明显降低,横波消失。速度的明显变化说明地震波穿过了不同的介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理解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状态的介质从而影响了地震波的传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2.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

教师活动1:引出“不连续面”的概念,PPT 动画介绍地壳、地幔与地核三个圈层。播放《地球内部结构》动画,让学生同时思考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组成、厚度、物质状态,软流层的位置。

学生活动1:写下关键词,与同桌讨论并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运用动画演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有助于帮助学生转换视角,将学生难以观察的地理事物与现象用直观的方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

教师活动2:对地壳与岩石圈的范围,软流层的位置、状态与特点进行重点讲解。

学生活动2:配合教师的讲解找出岩石圈、地壳的范围并加以区分。

设计意图:学生容易混淆且难理解地壳与岩石圈的范围、软流层的位置与范围。教师进行着重强调讲解以帮助学生扫清误区与难点。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与特征

教师活动:将“岩石圈”作为切入点,引出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展示“地球外部各圈层特征”表格,让学生合作讨论共同完成。

(2)地球外部圈层结构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说明地球外部各圈层是相互渗透、影响的,没有明确的界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思考,画出外部各圈层的包含关系。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画出四个圈层的包含关系。

(四)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活动

教师活动:让学生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球外部圈层所产生的影响。

学生活动:联系生活,举例说明。如:若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河流会污染水圈,燃烧秸秆会污染大气圈等。

设计意图:表格归纳零碎知识,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学生根据已有认知绘制关系图,从感性认知走向理性建构,树立尊重自然的意识与人地协调观。

[结课环节]

师生共同活动: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地球内外部圈层结构的剖面简图,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说出图中各圈层的名称及主要特征。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用示意图总结整堂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便于学生加深印象,构建知识框架。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努力营造师生共同探讨的地理课堂。充分利用教室内现代化多媒体以及其他教具,注重学生参与,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注重联系学生生活,以帮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纵波横波圈层
花岗岩物理参数与纵波波速的关系分析
基于横波分裂方法的海南地幔柱研究
横波技术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分析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光的偏振》探究指导书的设计与实现
扬眉一顾,妖娆横波处
横波一顾,傲杀人间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