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延边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1-12-31 11:43杨睿敏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2期
关键词:延边州延边全域

杨睿敏

(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2)

目前,延边州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州的支柱型产业,从延边州旅游业的发展历程看,由一开始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现在产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要素日趋完善,都是见证延边州经济发展的历史印记。2014年,在延边州全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旅游业被确定为支柱产业;2016年,延边州十一次党代会上,旅游业被确定为延边三大生态健康性主导产业之一,予以优先发展。2018年州委州政府提出“旅游兴州”战略,由此延边州旅游业成为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

1.全域旅游的概念与评价标准

1.1 全域旅游的概念。 目前关于“全域旅游”的概念主要有两种论述,一是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认为全域旅游是在一定区域内,由政府部门积极引导,社会、行业部门积极参与,在把旅游业作为地区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强各行业、各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基础配套设施,特别是规划好设计好旅游资源,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和建设,提升当地群众特别是服务业人员的文明素质,对发展旅游业相关的产业进行再建设和提升,从而形成系统性的格局。二是学术界相关学者对全域旅游的概括与归纳,认为“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是在传统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综合协调旅游、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和优势,有助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2 全域旅游的评价标准。自2016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全域旅游”后,各地方政府都在努力积极建设,使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变得突出。学者石培华从六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认为符合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标准有:一是旅游特色要鲜明、吸引力强、产品业态丰富;二是旅游的相关配套设施要完备;三是地区旅游业优势突出,综合功能强大;四是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保障其政策顺利落实;五是要使本地区居民和外来游客都处于满意的状态,认为发展可行,有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六是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保持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有其文化资源进行保护。

从以上内容来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全域旅游不同于以往旅游业的发展,有着自身独有的特色,它是产业之间的接触与融合,是地区之间的联合与沟通,最终发展形成产业链,共同推动双方地区各方面的建设。

2.全域旅游背景下延边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1 旅游文化建设不断加强

2.1.1 文旅项目稳步推进。 2020年是延边州不断推进旅游业发展的一年,延边州在建文旅项目28个,当年计划投资19.7亿元。延吉恐龙王国金豆欢乐园的建设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在今年3月复工后,已经完成了40%的进度,预计在明年5月竣工;在延边长白山仙峰滑雪场项目上,延边州加强与加拿大依克森山地规划公司的合作,已经完成了滑雪场规划初步设计方案;此外,延边州文广旅局在今年谋划编制“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文旅规划编制思路和目标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延边州朝鲜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完成了2019年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的验收工作。

2.1.2 文艺精品层出不穷。 延边州全州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有序开放并提供线上服务,利用不同方式进行表演,延边文艺界以歌咏情,以舞抒怀,新创中国朝鲜族原创大型音乐舞蹈诗及抗疫歌曲、舞蹈、云合奏、小品剧本。此外,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活动,运用不同形式的活动增添人民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敦化老白山原始生态风景区从实际出发,推出东北民俗体验、神树祈福、木屋露营、篝火晚会等各类民俗活动,既可以传承本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又可以吸引游客进行观赏游玩,增强了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值。

2.2 旅游品牌影响力持续提高

2.2.1 文旅品牌宣传不断提升。2020年延边州文广旅局不断运用多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举办各类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比如以“健康出行”为切入点,举办“犇福”金达莱赏花节和裕龙湾景区“满园春色与你相约”活动等。文旅品牌宣传度的提升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的知名度提升,还可以传承本地区的思想文化。延边州不断举办具有民俗特色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朝鲜族文化的发展。

2.2.2 加快推进“白雪换白银”。近年来,延边州不断推进“白雪换白银”建设,通过赏雪、玩雪、泡温泉、品民俗等活动,加快延边地区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为核心的冰雪产业链发展,以最大程度向游客推荐冰雪旅游、民俗旅游和边境跨国旅游等。同时,紧抓旅游节庆推广相关活动,丰富冰雪文化内涵,打造延边冰雪旅游节庆品牌。延边州汪清县举办农民文化冰雪旅游节和珲春市防川村举办新年祈福节等活动,就是在加快推进“白雪换白银”。

2.2.3 打造“美丽中国·鲜到延边”品牌。 延边州主要是以推介活动为契机,在不同地方建造不同的乡村旅游模式,在延吉主要是建造朝鲜族民俗旅游,以延龙图新区周边最具有代表性;在珲春主要是打造东北亚多国风情旅游,以敬信镇周边最具有代表性;在敦化主要是打造休闲养老旅游,以六鼎山周边最具有代表性;在林区打造森林旅游,以仙峰国家森林公园最具有代表性。总体上来看,延边州在不同地区进行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一定程度上将延边州各个地区联系起来,一个地区一种特色,既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度,使游客产生一种新奇感,也推动了“美丽中国·鲜到延边”品牌享誉全国。

2.3 区域旅游合作持续深入

2.3.1 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 2019年,延边州积极推进韩国-延边-俄罗斯跨国旅游线路。2020年3月,延边州交通运输局局长金润权表示:要求全州交通运输部门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引领交通发展,进一步加快补齐补强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抓好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如:“四好农村路”建设、交通运输转型升级、行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出租车改革等各项重点工作,进一步筑牢安全发展底线,推进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助力复工复产,全力以赴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交通强州”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为延边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更大贡献。延边州不断加大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延边州地区发展旅游业,推动全国人民互通往来,增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全国的知名度。

2.3.2 相关协议、政策的签署。 2019年“大图们倡议”第八届东北亚旅游论坛在珲春举行,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和深化区域旅游合作实现多方发展共赢议题进行了讨论;2020年延边州与长白山管委会合作交流座谈会在延吉举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深化区域合作,实施中俄珲春-哈桑跨境合作项目建设,深化港口、产业、通道、物流等领域合作,加强互联互通,争取将对俄对黑龙江的高速联通等互通互联项目纳入国省州“十四五”规划,通过基础设施的大联通带动物流、产业的大发展。相关协议、政策的签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之间的相互合作,有利于延边州学习其他地区的有益成果,进而建设延边州,推动延边州的经济发展。

全域旅游要求的是整体性的发展,不单单是某个层面的发展。因此,延边州相关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领导,通过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手段,真正使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新方法。

3.全域旅游背景下延边州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

3.1 旅游项目多样化发展,旅游模式却仍然单一。 从延边州近几年的发展成果来看,尽管延边州旅游项目不断建设,形成了边境旅游、民俗旅游、冰雪旅游等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项目,另外不断整合旅游资源,希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但延边州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呈现出以景点旅游为中心的发展模式,缺乏核心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然而,全域旅游要求的是整个旅游产业和地区发展相互联系,共同进步发展。因此,延边州的乡村旅游发展与全域旅游之间存在着差距。

3.1 经济总量呈上升趋势,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仍有限。 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限制,延边州在发展旅游业上仍显不足。以2017年为例,延边州的大部分资金要侧重于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等相关领域,因此只有部分资金应用在旅游业上。然而按照投资计划,延边州的资金大部分用来续建项目,再加上如果扩大旅游产业的规模和品牌效益,那么当地财政的后续支持力度将变得有限。另一方面,资金的不足导致旅游项目的基础配套设施缺失,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小村风景的地域色彩,进而影响了游客对本地区的满意程度和体验效果。

3.3 旅游业速度飞快发展,但个人文化体验受条件限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旅游者对时间的把控逐渐加重,旅游者一般选择自驾游和自行游览的方式较多,游客自己规定时间、地点以及具体流程,另外自身文化水平的提升,潜意识就明确在旅行的过程中加深对旅游活动的见解,希望从中获取一些有益的信息。这就要求旅游地的旅游空间更加广阔,活动内容也要更加丰富。延边州虽然从各个方面促使旅游业飞快发展,但仍然保持单一的景点景区旅游模式,即使有对应的朝鲜族文化活动,也只是在特定的时期和季节举办。这就使得大多数游客对朝鲜族的历史文化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总的来说,延边州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与旅游文化的经营发展不相适宜,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度。

3.3 生态功能区建设落后,难以支撑绿色转型发展。延边州作为吉林省东部主体生态功能区,近年来一直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不能适应生态功能区的定位需要,比如说延边州的产业布局、人口布局和空间布局,第三产业拉动作用不明显,在绿色发展过程中产业支撑不足等,一直不利于延边州如何进一步发展生态保护。因此,延边州要想在全域旅游过程中取得先机,就要处理好生态功能区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

4.全域旅游背景下延边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4.1 推进旅游与地域特色相融合,转变其发展模式。延边州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包括独特的自然资源,同时还有着朝鲜族的民俗文化资源。受地理位置影响,延边州的不同县市之间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形成了不同县市不同的特点,但大多都是依托供销社现有蔬菜大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棚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观光旅游等乡村旅游项目,积极整合农业和农村优质资源等促进各地的经济发展。然而全域旅游要求的是整体上的规划旅游,不是各个县市之间的单打独斗,因此我们要加快推进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速度,将各个县市连接起来,充分发挥旅游“绿色产业”特征,扩展产业关联度和产业影响力,使小景区连成大景区,推动延边州的总体建设。

4.2 推进旅游与服务业相融合,增强其配套设施建设。旅游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可以带动很多联动产业,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延边州不断加强本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国内国际航线建设,发展低空旅游,构建航空、公路、铁路共融的交通立体格局等。除此之外,旅游业的发展还与一、二产业加快融合,换句话说,也就是旅游业的发展与农业、工业相关,延边州要想继续增加经济总量,除了政府等部门的相关政策,各地乡村还要发展各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依靠村里独有的优势来促进财政收入,进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4.3 推进旅游与文化相融合,增强其市场营销。延边州旅游发展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精髓,把文化渗透到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例如打造乡村研学示范基地,注册“一村一品”商标,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体验村,从不同形式上促使民族文化贯穿其中,使游客在闲暇时也能够了解到本地区的朝鲜族文化。在旅游与文化相融合的基础上,构建乡村旅游度假联盟,将几个村子的旅游路线相联结,与当地旅行社合作进行宣传,但需注意的是,民族文化发展最好是独有的特色活动,不要形成千篇一律的风格,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游客的体验值。也可以利用新闻媒体和当地的文体活动进行宣传,比如说安图县社依托“安图e家”APP平台,与旅游局对接,制作安图县各乡镇特色旅游地图,通过APP平台实现乡村旅游宣传和推介,这就是增强其市场营销的措施之一。

4.4 推进旅游与生态融合,打造东北亚生态天堂。 近年来,长白山森工集团梯次推进老白山、亚光湖、长白山雪岭等一批旅游项目,就是在坚决贯彻落实吉林省全域旅游发展和延边州“旅游兴州”战略部署;黄泥河林业有限公司从本地特色出发,运用老白山的自然风光,开发出独具特色的、自然淳朴的林区雪村景观。这就说明了延边地区能够把握好国家提出绿色转型发展的机遇,高度重视发展森林旅游,保护好青山绿水,将旅游与森林大健康养生紧密结合,把延边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健康养生地,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产业和项目,最终发挥森林生态大效益。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是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突出文化内涵的挖掘,推进农村产业之间相互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希望延边州通过上述几方面的路径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进而促进整州的全域旅游发展。

5.结语

我们要立足实际,从延边州现实发展状况的角度,研究如何推动延边州乡村旅游发展。从文化角度看,运用好本地区的朝鲜族文化,促使延边地区朝鲜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与其他地区民族文化相交融,保护好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经济角度看,延边州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带动延边地区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还可以促进乡村地区人们的经济收入,满足本地区人们的生活需求,最终有利于延边州的经济发展。我们要认识到延边州全域旅游的发展不仅要实现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地区之间相互联系,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环境、旅游产品的需求,增强其体验度,还要与旅游发展速度相适应。只有发展好延边州的乡村旅游业,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延边州全域旅游发展。

猜你喜欢
延边州延边全域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年总目录
奋进的交响 辉煌的乐章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
共青团延边州委开展“2018+2019”圆梦“微心愿”活动
韩语近义动词的意义关系分析
——以捆绑动词‘’为中心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共青团吉林省延边州委积极组织抗洪抢险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