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问题导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1-12-31 06:56
科学咨询 2021年7期
关键词:火柴盒导学胶囊

赵 波

(临沂商城实验学校 山东临沂 276000)

所谓“问题导学”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教学策略,指的是一种教师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问题导学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学策略的重要性

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学策略有助于教学过程的优化。所谓“问题导学”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教学策略,指的是一种教师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对教学节奏的适应、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问题导学模式下,教师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令学生更加高效地掌握小学数学的系统知识。概而言之,运用问题导学教学策略的方式并不复杂,无论是环节还是活动都很简练,这一策略的运用对于学生掌握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有很大帮助,而且有助于问题的多元转化。

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学策略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在向学生讲授小学数学知识时应该循序渐进,着重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增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学策略时,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问题难度的逐渐增加,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质量。教师首先可以用比较简单的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再利用难度逐渐升高的一些问题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印象。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分层提问调动学生的活跃思维,从而对单纯讲解的课堂时间进行限制,更多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知识的机会。总之,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逐步导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习惯的形成,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正确的思路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最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学策略有助于师生感情的增进。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运用问题导学策略,课堂上的问答等教学环节对于师生间情感的增进具有推进作用。在问答环节中,学生如果回答正确,可以得到数学教师的赞赏,如果回答错误则会得到数学教师的纠正以及鼓励。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学策略时,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某一个问题,之后再去讲授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带着这个问题听讲,从而实现教学课堂的目的性、针对性的提升。另外,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借此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师生共同学习,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学策略的具体方式

(一)运用直观化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学策略时,教师可以运用直观化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进而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在教师设计问题时,首先要关注到所提问题是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另外还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该是那些能够引导、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的问题,而不能使学生被拒绝在真理的门外。举例而言,在教师讲授“10 以内数字的组成”的知识点时,可以在课前先设计提出“5 的组成”这一问题。

师(在黑板上画 5 根木棍):请同学们数一数老师一共在黑板上画出了几根木棍呢?

生:5 根 。

师:是的,没错,就是5 根木棍。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运用数学思维计算出“5 根”答案的思考过程完整表达出来,如果有同学还不太明白,可以与邻座同学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同学们是如何进行计算的。

上述举例的问题虽然简单但是直观,使学生思考如何将 5个 一 相加的思维过程,同时也带给学生比较直观的学习体验。因为解题门槛较低,有助于学生比较快速地进入专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另外,该问题的提出有助于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而问题的最终答案则需要学生自行探索。在学生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另外提出一些小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并且鼓励学生多多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学生成功解决问题后,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赞赏和鼓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形成一种良性的、正向的反馈机制。

(二)运用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数学理解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学策略时,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进而培养数学理解能力。启发性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到对于问题的探索研究中。举例而言,在教师讲授“可能性”这一节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实施问题导学策略:首先提出问题“假设同学们每个人的桌面上都出现了一个小火柴盒,每个火柴盒里都装着两颗胶囊,每颗胶囊的质感、大小和形状都是一样的,只有颜色不同,有蓝色和粉色两种。这时如果从火柴盒里任意取出一颗胶囊,它可能会是什么颜色的胶囊呢?”教师可以在课上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同时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答案。每个学生都任意拿出 1 颗胶囊,记录该胶囊的颜色后再将其放回到火柴盒中,把火柴盒合上后摇一摇再进行第二轮的胶囊选取。此时,教师可以先做一次示范,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火柴盒实验,以小组为单位对胶囊选取情况进行记录。各小组的实验完成后,教师可以请火柴盒中只选取到蓝色胶囊或粉色胶囊的小组总结选取规律,使学生认识到当其在火柴盒内选取胶囊时,或者 “一定是蓝色”,或者“一定不是蓝色”,只有这两种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确定事件”;而其他在火柴盒内选取的既有蓝色胶囊也有粉色胶囊的小组,每次选取胶囊时或者“有可能选取到蓝色胶囊”,或者“有可能选取不到蓝色胶囊”,这就是所谓的“不确定性事件”。

(三)运用互逆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学策略时,教师可以运用互逆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进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师设计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逆向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突破自身思维的禁锢,并且可能会产生与原有答案不同的、创新性的理解,随后努力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来证明自己的想法。然而事实上逆向思维方式的教学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设计、提出问题时绝不能流于表面,必须要尽量提出适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令学生尝试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研究、观察、探索同一个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得出答案,如此有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举例而言,在教师讲授“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所引起的数的大小的变化”这一节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材上提到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向是当小数点向右侧移动时数就会变大。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采用逆向思维的思维方式,将小数点向数的左侧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的观察和思考后得出正确结论,也就是当小数点向左侧移动时数就会减小。虽然思考后得到的答案与教材上的内容表面上截然相反,但两个结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通过类似的问题使学生对某一个数学知识点从正反两个方向进行探索和思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加深,还有助于学生今后学习阶段中良好基础的奠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策略有助于教学过程的优化、学生思维的活跃以及师生感情的增进。而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直观化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主探究能力;运用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数学理解能力;运用互逆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火柴盒导学胶囊
时光胶囊
时光胶囊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自动翘起的火柴棒
火柴盒里的人
火柴盒卡片
聚焦“毒胶囊”
我有一颗神奇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