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业带动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和新机制探索

2021-12-31 02:54王凤忠司智陟
食品工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加工业产业链农产品

王凤忠,司智陟*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中心(北京 10019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从集中力量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的转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并且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擘画“路线图”[1]。《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多个政策性文件强调农产品加工业与乡村振兴的密切联系[2],并对新时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盼。2050年乡村将实现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面对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长期艰巨的任务,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和重要抓手,如何带动乡村产业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需要宏观性、战略性思考。

1 农产品加工业带动三产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产业融合属于中国提出的名词和概念,国外学者没有将产业视为单独的经济组织,而是侧重企业、农协、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纵向整合和横向扩展,进行资源整合。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3]关于分工的理论是产业融合思想的最早来源。Marshall[4]对劳动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强调企业间的分工协作作用,重视组织对报酬递增具有重要意义。赫希曼[5]强调产业的前后联系,为实现提升竞争力及加强合作关系和相互衔接的经济关系。产业融合包括完善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链是将新产业与现有或关系不密切的传统基础产业相融合。延伸产业链是指将传统产业体系向上游、下游拓展延伸,以形成集原材料供应、自主研发等上游环节与市场开发、销售等下游环节为一体的新产业链,这一融合需要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能力,同时还带动其他产业发展。Stevens等[6]认为产业链是供应商,生产者或流通业者到消费者的所有物质和信息的流动。Harrison[7]基于价值网络的概念,认为产业链是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络。

三产融合是产业融合范畴,是原本相互独立的一二三产业重组为一体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进一步拓宽和延伸农业产业链,通过产业联动等方式,将各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村三产协同发展,最终创造出一种新的价值体,进而实现农业附加值提升和农民增收等[8]。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要通过以下路径来实现:顺向延伸产业链、逆向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化集群、拓展农业功能及服务业引领[8]。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农业产业的前延后伸,促进三产融合[9]。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三产融合正是产业链理论、产业集聚理论等在农业产业的实践,通过产业融合,要素集聚,最终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外部效益。

2 农产品加工业是助推三产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承“一产”启“三产”,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引擎

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滞后,严重影响四化的同步发展,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的有利途径就是加快农业工业化进程,通过农业工业化提高农业的回报率。当前,在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下,逐渐行成农业“接二连三”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接二连三”就是以一产为基础开发二产,二产带动一产,连接三产[10]。反过来看,三产的开拓需要二产做铺垫,一产的强大也需要二产的深度挖掘。农产品加工业属于第二产业,是承“一产”启“三产”的核心环节,在实现农业与工业及服务业的融合,推动农产品的产业链与价值链形成,促进农业现代化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11]。

2.2 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民富足,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从根本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速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市场上过剩产品通过初深加工过程,不仅有利于市场供需匹配,提高农产品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而且推动农产品就地就近转化增值,提高农民收入和经济效益。同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有学者研究表明,加工业有助于城镇化、工业集聚与县域工业增长,加工业集聚对县域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12]。

2.3 农产品加工业是解决农村发展社会问题,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壮大,对农产品加工从业人员的需求增加。工业化推进中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年富力强的劳动力向非农和城镇转移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农产品加工业可以解决农村中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一系列难题,农产品加工业的升级和壮大,通过吸引资本回乡、人才返乡、科技下乡,推动农村产业扶贫、产业振兴,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设带活“美丽乡村”。

3 农产品加工业带动三产融合的新模式探讨

3.1 以加工业为核心,打造“产业+餐饮+健康+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大农业即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其概念不仅是农产品的生产,还包括与农业相关联的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等)和第三产业(流通、销售、信息服务等)。三产融合发展就是还原农业的本来面目。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向上下游产业扩张,拓展产业内种养加、产加销融合,产业外农业与休闲、康养、旅游相融合,进一步催化新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餐饮等带来的综合收益。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与产业链、价值链上其他企业首尾相连,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作用,通过产业间的相互补益和全面开发放大系统性效益能量,而不仅仅是一环一侧的改革、创新和增效。

3.2 以产业发展为基础,推动产品-产业-集群,省-县-乡镇逐层递进发展模式

由村镇、市县到省市自治区,打造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一村一品”“一县一特”到形成“一乡一业”等特定产业,再到产业集合以加工为核心形成加工园区、基地,最后区域产业差异化形成产业集群的逐层递进式发展。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村镇层级,依托资源优势,选择主导产品,集约加工转化,建设一批特色产品示范村镇,农业产业强镇。形成一村镇带数村镇、多村镇连成片的发展格局。市县层级,打造全产业链条整合,发挥要素集聚和融合平台作用,集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于一体的农业加工产业园。省市、自治区层级,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针对性地培育几个规模较大、融合程度较深的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引导和推动人、财、物、科、地等多要素向产业集聚。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向“大产业”升级,乡镇、县、省由下至上逐层递进,形成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13]。

3.3 以区域联动为抓手,推动产区、销区、园区三区互补互动发展模式

农产品加工业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性。从我国地理空间分布来看,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集聚比较突出[14]。未来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应打破东强西弱的局势,逐渐向产区、销区和园区集中。在产区,依托工贸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加快建设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实现专料专用,提高加工产能,解决加工和原料异地运输难题。促进农产品就地增值,带动农民就近就业,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乡村发展相结合,促进“产村融合”发展。在销区,为更好地满足大中城市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减少运输成本,提高丰富加工产品种类,培育加工新模式,开拓“中央厨房+”“私人订制+”“互联网+”等新业态,以城市为载体发展产业经济,推动农业产业与城市功能提升相促相进,形成“产城融合”发展。在园区等集聚区,发挥企业群体在产业化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农商联盟、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构建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相互促进的全产业链条,汇聚企业、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民间团体等相关主体,打造农工商一体化产业集群,向产业融合更深层次发展,借鉴日本六产升级版“知识聚集和活用场所”的应用[15],开放式创新加速农业科研成果商品化过程,更好地激发农村地区活力,形成“产商融合”发展。

图1 产区、销区、园区三产融合发展图

4 农产品加工业带动三产融合的新机制

4.1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构建项目、产业和园区协同发展机制

借助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发布之机,科学、合理、可行地规划好各地区“十四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细化初加工、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发展方案,明确不同种类加工发展的定位、目标、任务、布局、战略重点等,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为行业发展和市场主体描绘出更清晰的发展蓝图。强化大规划引领作用,出台配套农产品加工业的项目规划、产业规划和园区规划,规划衔接配套、相互支撑、有机统一。依据各地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加工基础、市场前景、同行业市场竞争状况等,对农产品优势资源产业进行重点支持,配套重点加工项目、打造精品加工工程、建设现代加工园区、产业集群[12]。

4.2 财政扶持叠加社会资本,建立加工业长效激励机制

瞄准国际前沿和行业重大共性关键问题,同时关注市场亟需技术难题,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向农产品加工领域倾斜。鼓励产学研协同攻关,统筹各环节、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协同互动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步推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产品加工协同创新机制。对农产品加工规模大、发展快的省市地区,财政转移支付额度适当增加。建立省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基金,加强绩效管理。调动地区政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积极性。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再生产。组建国有资本控股的农业投资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对有资源优势、有产业基础、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参股投资、跟踪扶持的方式进行支持。逐步建立起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长效保障、推进和激励机制。

4.3 加强加工科技支撑,建立科研创新融合机制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参与科研合作,科技金融介入,开展联合攻关,研发一批具有先进性、专属性的技术和工艺,创制一批适用性广、经济性好的加工设备。加大和引导多渠道资本对农产品加工科技研发、推广、转化等服务和支持,对形成的成果按照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分配。构建完备的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体系,吸引汇聚海内外研发团队,高层次紧缺人才,解决优秀企业人才引进就地落户问题,降低企业社保收费率,减轻企业社会负担。为乡村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

4.4 保证要素供给,完善加工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政府为农产品加工业健康持续发展、产业融合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在土地流转、税收、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等政策方面,对符合城乡规划的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给予优惠和优先安排,引导加工企业集中到园区中来,在土地使用上,大力支持现代产业园、精深加工示范基地、产业集聚发展。在环保方面,农业和环保等相关部门联合,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环保投入的扶持力度,减轻企业的运营负担,扶持中小企业达到国家环评要求。加工产值及产值比重纳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于各区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布局等进行合理规划,共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健康持续发展[16]。

总之,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农业、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产业。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下大力气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纵深发展,就会真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显著作用,为建设我国新农村、实现现代农业与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17]。

5 结语

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农业、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产业。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下大力气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纵深发展,就会真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显著作用,为建设我国新农村、实现现代农业与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17]。

猜你喜欢
加工业产业链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现状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产业链春之奏鸣
对长治市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