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农业院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

2022-01-01 01:24黄平平郭丹贾永全王伟利王晓双赵鹏武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种养应用型服务

黄平平,郭丹,贾永全,王伟利,王晓双,赵鹏,武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 163319)

应用型农业大学的重要特征就是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与区域产业密切融合,明晰发展定位和服务面向,全面优化专业学科结构,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深度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1-3]。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就应用型农业院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应用型大学的建设提供些有益的见解和参考。

1 学校的应用型建设背景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诞生于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肩负着为农垦事业“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援和武装垦区”的神圣使命。学校的创办和发展始终与“三农”事业发展、区域经济建设、农垦改革发展紧密相连。建校六十三年来,学校始终秉持着服务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服务面向,坚持服务垦区,为现代化大农业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2019年以来,学校深入落实省委张庆伟书记来校调研时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指示要求,成功推动黑龙江省教育厅与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农垦总局)共建八一农大,使垦区真正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大课堂”、科学研究的“大基地”、社会服务的“大舞台”,实现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和北大荒农垦集团“三大一航母”建设提供坚强有力支持。学校全面整合校内外资源,以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需求为导向,打造五大特色专业学科集群:一是以作物学科为主干,协同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园艺学和生物学等学科,构建作物生产学科群;二是以兽医学科为主干,整合畜牧学和生物学等学科,构建动物健康养殖学科群;三是以农业工程学科为主干,整合机械工程、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构建农业工程与智慧农业学科群;四是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主干,整合生物学学科,构建绿色食品加工与安全学科群;五是以农林经济管理和工商管理2个学科为主干,整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公共管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等相关专业人才和平台资源,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群,全面提升学校服务产业的能力。

学校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将办学定位由教学研究型调整为应用型,并成功入选“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以此为契机,学校立足“三农”领域,围绕我省重点产业发展和区域转型升级需求,以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为突破口引领学校转型发展,服务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新农科”建设三部曲为指引,积极探索“新农科”建设改革与实践,着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卓越农林人才,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在龙江大地上。

2 服务龙江振兴总体情况

2.1 创新服务机制,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撑

深入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与地方政府和垦区共建了大庆设施农业研究院、牡丹江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九三大豆产业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集技术创新与成果推广、品牌保护与价值提升、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创业孵化与文化发展于一体的综合示范与人才培养基地,探索“北大荒”科技服务新模式,打造校地、校垦、校企合作促进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学校深化“高校+政府”“专家+农村”“技术+产业”校地合作模式,组建20余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科技服务团队和科技特派员队伍,坚持把专家送到田间地头、把技术送到生产一线,获批科技部“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十三五”期间,重点推广水稻“旱平垄作双侧双深”高效栽培新技术、“玉鹅种养”生态模式、水稻植质钵育机械化栽培技术等重大成果15项,建设了青冈县狮白鹅、林甸县三月温室、齐齐哈尔管局马铃薯、肇州县新福乡香瓜等综合示范基地及特色产业基地31个,力推技术转移推广,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玉鹅种养”获教育部首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以此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技术得到示范与推广,为龙江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2 应用型转型助力龙江振兴———以“玉鹅种养”项目为例

2.2.1 融入地方产业发展,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玉鹅种养”项目是我校“狮白鹅与玉鹅种养研究与推广团队”依托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开展的“玉鹅种养”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以及依托中央引导地方科技专项开展的“狮白鹅”与“玉鹅种养”产业扶贫项目。“玉鹅种养”生态农业模式是将玉米种植与肉鹅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了无农药、无化肥、无污染,黑土地改良恢复、玉米提质增效、肉鹅增产“三减三增”的综合效益,是加速黑土地恢复建立的生态农业新模式;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产出了优良的狮白鹅品种,培养了优秀的师资服务团队,培育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带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其生态效益与产业扶贫效果显著。

项目案例先后被遴选入2018年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2020年教育部《精准方略的高校实践—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集》、2020年科技部《凝聚创新精神 汇聚创业英才———科技人员助力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典型事例汇编》、2020年高等学校新农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团队教师王秋菊被授予“黑龙江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团队学生数次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佳绩。截至2020年底,团队共在全国建立了11个百亩以上示范玉米田、6个雏鹅培育基地和7个养殖合作社,带动3.7万余农民就业,养鹅超3000万只,产值近40亿元,农民增收超6亿元,直接带动7300多个贫困户养鹅脱贫致富。

2.2.2 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全面助力精准扶贫

学校积极落实“三区”人才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加快建设科技人才和农村科技创业人才队伍,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玉鹅种养”项目团队负责人王秋菊自2015年起被派往林甸县进行养鹅技术指导。六年来,王秋菊带领团队先后指导林甸县四季青镇、宏伟乡、花园乡、红旗镇、鹤鸣湖镇5个镇8个村600多农户从“不养鹅、少养鹅”到各村年均养鹅上万只,全县养鹅超10万只;培养养殖千只以上大户7个、地方技术人员30余名;建立养殖合作社1个、鹅养殖和鹅雏培育基地2个,共指导养鹅30万只,提高养鹅农户收入近700万元,带动375个贫困户脱贫,切实推动了科技扶贫。2018年,王秋菊同时肩负起青冈县“精准扶贫行动科技特派员”工作。指导建设了4个50亩“玉鹅种养”示范田,养鹅总数超过3.5万只,养鹅年经济效益增长近百万元,同时建起了1 000平方米的标准化雏鹅培育鹅舍,并成立养鹅合作社。2020年7月,青冈县三排六村雏鹅培育基地挂牌,成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重要的教学实习基地,实现了科技实践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

2.2.3 广泛开展农民培训,提升咨询服务质效

学校发挥继续教育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辐射面广、培训方式灵活等优势,采取“调出来提升、派进去指导、本地化培养”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培训各类型带头人、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服务人员近千人,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2020年疫情期间,学校组织31名专家录制66部农技培训视频上线助力春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备耕生产的技术问题。

2.2.4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实效

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起国家、省、校三级大创项目管理体系及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紧密对接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园区,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产业发展。依托“玉鹅种养”项目,带领大学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将“玉鹅种养”成果推广到辽宁、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全国12个省62个县区。近三年,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赛银奖1项、铜奖1项,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二等奖1项,大庆市2019年巾帼双创成果展示大赛一等奖。2020年学校获评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

3 经验做法及不足

3.1 经验做法

3.1.1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设置

对标国家战略对农科人才培养的需求,认真开展人才培养战略定位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双论证”工作,为进一步优化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提升人才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奠定基础。建立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着力提升传统专业质量,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积极培育新兴、新生农科专业,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农科专业,谋划开办供应链管理、食品营养与健康等新专业,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与未来农业发展的契合度。

3.1.2 以产教融合为手段,不断增强办学能力

以教育部“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为指引,开展政企学研协同合作,牵头组建“国家杂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北大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省级培育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攻关北大荒“种—养—加—销”全产业链条关键共性技术,着力构建“产学研用”高度融合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依托优势学科,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围绕水稻、杂粮、奶牛等农垦产业和乡村经济发展需要,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努力“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通过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有效衔接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

3.1.3 以产业学院为纽带,不断提升服务效果

紧扣黑龙江农业“两头两尾”、垦区“三大一航母”等战略需求,强化农科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与大庆、牡丹江等市县,农垦建三江、红兴隆等局场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建立校地、校垦合作育人平台,实施校—垦—地农科教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加快产业学院建设,推动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切实提高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水平,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

3.2 存在不足

3.2.1 资金资源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办学资源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在专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对周期较长或难度较大的科技成果培育和成果转化推广工作关注度还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创新和成果利用的深度和广度。

3.2.2 校内外协同联动不足

一方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存在着人才、资金、基地等协同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成果转化推广过程中,学校和上级部门及周边市县政府、畜牧局等部门也存在协同联动不足的情况,导致校内外机构、企业可持续合作发展不够顺畅[4-6]。

4 建议与对策

4.1 不断强化校企合作

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持续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标准,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7-8]。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主动适应国家引导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战略需求,为推动东北振兴贡献农大力量。

4.2 不断加强专业建设

充分发挥农业教育特色和优势,优先发展涉农专业,全力推进专业集群建设。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一流专业建设,深入推进新农科、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探索新时代农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4.3 不断加强课程建设

持续改进课程体系,深化一流课程建设,全面提高课程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教师辅助引导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努力实现专业课程全覆盖、人才培养环节全贯穿的建设目标,切实提高育人实效。

4.4 不断优化教学手段

立足强农兴农使命抓好科研攻关,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构建完整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体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4.5 不断优化服务举措

依托乡村振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创新科技服务模式。积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组建科技服务团队,全面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加强政产学研联合协作,创新合作共建机制,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4.6 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大学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基础就是拥有一支优秀的“双师”型队伍。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应该具有支农爱农的情怀,不仅要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坚实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还要拥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述能力[9-12]。应用型农业院校应转变观念,“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要以自己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要打破“唯学历”的思维,积极与企业合作培养教师和引进教师,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实训和从事实际生产的能力。

猜你喜欢
种养应用型服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