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要来植树

2022-01-01 02:23万吉星
广西文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铁锨植树节山乡

万吉星

“刘县长要在植树节这天率县上的四套班子领导来富山乡植树!”这个消息让李乡长着实亢奋了好一阵子。

富山乡其实很穷,山无三尺平,地无三寸土,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山上石多土少,树都没几棵,一个个光秃秃的山包像秃顶男人的脑袋,毛都不长一根,经济水平是铁打的稳居全县倒数第一,几任县领导没有一个关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富山乡虽然离县城近,二十多公里,一脚油门,一泡尿的工夫就到了,但也许正因为离县城太近,灯下黑,领导们大多是一晃而过的过客,只是过境,很少会有领导在乡上停留。

“这次县长带队来植树,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能给县长留下好印象,说不定就能离开这个穷山沟了。”李乡长暗自思忖,挺了挺有些佝偻的背,随即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研究各项筹备工作。

会议开得很激烈,关于植树地点选在哪里成了大家争议最大的焦点。林业站王站长认为:“最合适的地点是离乡政府两公里的大茅坡,那儿土质厚,树的成活率高。”张副乡长嘴撇了一下,一脸的不屑:“没水源成活个屁,最好选李家沟对面的山坡,沟里常年有水源,便于浇灌。”张副书记马上站起来反对了:“李家沟太远,要步行三十多分钟,路难走,山坡又陡,记者连摄像机都找不到架的地方,咋报道县领导深入基层参与植树这么大的新闻?”

争论来争论去,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闷头抱着烟筒呼噜呼噜抽水烟的李乡长。

李乡长抽完最后一口烟,将烟屁股扔到地上,用脚掌狠狠地搓了几下,吐出一大口烟,又端起桌上的茶缸,咕咚咕咚猛喝了几口浓茶,一拍桌子:“就选乡政府后面的这片山坡,在公路边,领导们下车就到,不用走路,地势还开阔,便于拉标语和记者们摄像。”

植树节这天,天气格外晴朗。李乡长早早候在公路边,路的两旁头天晚上就拉起了“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人人行动 多植一棵树 多添一片绿”的大红标语,山坡上一排排彩旗,风一吹,哗哗啦啦的,像会场上人们热烈的掌声,一下子就把植树节的气氛烘托出来了。工作人员提前把山坡上的杂草杂物清理得干干净净,还专门用白灰标记好了树坑的位置和大小,万事俱备,只欠县长。

上午十点,刘县长率四家班子领导的车队浩浩荡荡准时到达植树现场,二三十人身着运动服、运动鞋,精神饱满。早就等候在现场的工作人员忙把准备好的铁锨、鞋套发给各位领导,现场顿时喧闹起来。

也许是山坡上的石头太多太硬,刘县长一锨下去,“嘡”的一声,铁锨冒出一团火光,双臂震得发麻,刘县长眉头皱了一下,一抬头看到摄像机正对着自己,他面带微笑,“呸”往手心里吐了一口唾沫,双手搓了搓,铁锨抡得更卖力了。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站的记者各显神通,寻找不同的拍摄角度,“嘁里喀喳”努力捕捉着领导们热火朝天、满头大汗植树的镜头。

活动很快结束,县上的车队一溜烟开走了,李乡长还在举着手向远去的车队和公路上扬起的尘土挥手告别,他回头看了看县领导们刚刚种下的近百棵树苗,问林业站站长:“咋样?”“唉,石头多、土壤薄、坑太浅,种不活啊!”王站长望着一排排整齐的小树苗,无奈地发出一声叹息。

“你找几个农民工,辛苦一下,全部拔出来移到大茅坡去,那儿土质厚,重新挖坑栽吧,费用就从今年的植树造林经费中出。”李乡长背着手头也不回地走了。

一阵风吹来,一棵小树苗实在坚持不住了,歪倒在路旁!

猜你喜欢
铁锨植树节山乡
快乐植树节
《从“直过”到“跨越”布朗山乡七十年影像志》
《从“直过”到“跨越” 布朗山乡七十年影像志》
1949~2019从“直过”到“跨越” 布朗山乡七十年影像志
揭掉山乡的贫困封印
谁更重要
阴影
植树节
倒霉的植树节(上)
给小树安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