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对策及技术思路

2022-01-01 06:10李国强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许可用水精细化

李国强

(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如何打造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是人类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为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迫切需要在水资源管理领域引入新发展理念。本文对新时期加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法。

1 新时期加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主要是指对水资源管理中的重点项目进行详细的管理,以及对水资源进行治理和监督、管理与维护的过程,目的是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水利部制定印发的《2022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中着重强调了提高水资源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必要性,进一步明确了水资源管理的精细化建设是其现代化的前提,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谋划好新阶段水资源管理的必然要求。

2 新时期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尚未全面建立取水计量监测体系[1]

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取水计量监测设施并没有实现全面覆盖,而且准确度和设备的在线使用率均不足,相关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亦不够先进,各个信息平台之间的数据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加强源头管控以及实施刚性约束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目前,取水计量监测体系的覆盖面空缺,是制约新时期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瓶颈[2]。

2.2 尚未实现全面的电子化取水许可审批管理体系[3]

目前,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已在浙江、江苏、湖北、广东、山西等地方进行试点,取得一定成效,但部分地区的取水管理工作依旧采用原始的人工调查、统计和记录[4]。技术和管理方法落后,信息反馈慢,工作周期长,不能满足“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部署以及现代水资源管理的需要。

2.3 水资源管理调配应用系统现代化程度较低[5]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关技术体系,初步的模式和系统框架已经建立,但在信息数据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导致管理系统的再开发以及和原有系统的对接存在不兼容的问题,地区间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不匹配,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发展深受掣肘。同时,管理标准与规范的缺失加大了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难度,不利于国家对水资源的集约化管理。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处于较低阶段,远未达到全国范围内的系统联动要求[6]。大部分地区区域管理系统都未联网,无法实现与其他区域的信息数据共享和交流,使得水资源全国范围内的管理和整体调度难度加大。

3 资源精细化管理对策及技术思路

3.1 加快取水口取水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3.1.1 全面提高计量监测覆盖度

为达到用水监测的“全覆盖”,需对生产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以及服务类行业用水等所有用水户配备计量设施,其中针对规模性用水用户,尤其对取用地表水达到20万m3/年以上或抽取地下水的用户,实现在线计量全覆盖。对水资源紧缺以及水资源开发过度地区必须进行更加严格的用水计量监测。对采用地表水灌溉的灌区渠首取水口,大中型灌区采取在线计量,小型灌区采用规定比例的典型样本进行取水计量。对直径20cm以上的农用灌溉机井,应尽量安装计量设施,暂不具备安装计量设备条件的小口径的机井,可采用电折水等方法推算用水量。

3.1.2 着力提升计量数据的监测质量

明确要求各用水户要安装符合规范要求的取水计量设施,并且要对取水数据的准确度、传输规约等进行实时校核;在农业取水量计算方面,对采用电折水等折算方法计量用水量的,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折算系数,不具备计量设备安装条件和折算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推算该区域用水量,并采用遥感或水量平衡法进行复核,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用水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方面,依托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计量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做好各平台间的对接,推进水资源信息数据的同步与共享并进行资源整合,使信息服务更快捷、便利、高效。

3.1.3 切实强化计量监测的成果应用

将取水计量作为取水许可管理的前提条件,符合相关要求的才能发放取水许可证。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除不发取水许可证外,亦不能办理取水许可变更或延续手续。通过计量监测数据,对超计划、超许可的取水问题及时进行监管与处理。应当充分挖掘取用水计量监测数据在水资源调配管理中的潜能,使其在用水总量统计、水资源评价工作和水资源调度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为地下水超采监管、生态流量监管、水量调度和水资源管理考核等提供依据。

3.2 强化取用水电子证照信息的应用

取水许可审批和取水许可管理,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在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取水许可电子许可证是电子存储和展示取水许可基本关键要素的一种文件形式。推进取水许可证电子证在全国一体化平台的深入应用,加强取水许可证审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积极应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建立取水许可管理预警、过程监管、事后问责的支撑体系,会显著提升取水监管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取水许可证电子数据的收集和整合,提高取水管理信息化水平,可为流域实施总量取水控制、严格取水管理、实行刚性水资源约束制度提供有力支撑。

3.3 推进水资源管理调配应用系统建设

推进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系统建设,需要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构建多维、多元的高还原度数字模型,在数字化系统开发方面,应用可视化模型,采用仿真技术和渲染技术,为流域和虚实一体化的可视化场景提供高保真的数字映射[7]。

基于现有的流域水资源管理调度系统,实现数字孪生流域信息的共享和调用,生成各流域的水资源管理与调度配置的仿真场景。以流域集水区域为单元,通过对用水户、行政边界、地下水量、取水口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即可实现对该单元实际用水量数据和水资源总量的准确掌控[8]。开发水资源管理配置模型,对主要入流区的区域需水量、径流、地下水、生态流量等要素进行推测和预报,以实现对生态流量、用水定额、地下水超采等红线指标的预警,最终实现水资源管理和配置的模拟预测。针对性地对现有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可有效促进水资源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9]。

4 结 语

合理利用水资源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保障。但目前我国水资源应用管理中还有一些管理盲区,亟须在水资源管理中引入新的发展理念,提升水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本文基于新时期加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新时期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快取水口取水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强化取水、用水电子证照信息的分析应用,推进水资源管理调配应用系统建设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策略和技术手段,旨在为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技术思路。

猜你喜欢
许可用水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版权许可声明
版权许可声明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节约洗碗用水
版权许可声明
本期作者介绍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