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画传统视觉语境教学的意义

2022-01-01 07:05
关键词:中国画语境绘画

祁 敏 轩

(兰州文理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国画这一称谓本是一种时空性名词,它在中国本土最初被称为丹青,既是一种绘事方式也是一种职业,亦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精神[1]。被叫作中国画或者国画是为了有别于西方绘画。在19世纪初,由于受“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方绘画随着西方的文化逐渐传入中国,为了有别于西方绘画或者说是微弱抗衡于西方绘画才被称为中国画。普通人对于中国画最直接、最朴素的理解便是“毛笔加宣纸”,但对于其自身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涵却知之甚少,这也是目前高校大多数正在学习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对中国画的基本认知。

在我国,中国画的教学最初是零散的、自发的,师傅带徒弟式的,师傅通过口传心授、画诀示范等传承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往往带有较强烈的师承风格,通常会被称作如“张家样”“吴家样”或“曹家样”等。直到我国五代时期的西蜀、南唐皇家画院的设立以及在此基础上大成于宋代的翰林图画院的创建,国家画院体制才逐渐完善并成批制招收、培养绘画人才。上层统治者重视绘画,大力扩充画院,兴办画学,搜罗培养绘画人才,尤以宋徽宗时期最为突出。宋徽宗时设立画学,分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考试入学后除学习绘画外,还要兼习《说文》《尔雅》等古文字学典籍,以提高画者文化修养。画学和画院通过考试录用或升迁人才,考试标准是“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既要求状物绘形的严格写实技巧,又强调立意构思,多摘取诗句为题目。如以“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踏花归去马蹄香”等诗句立意构思,出题考核。强调画师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素养[2]。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画院”建制和成批量培养绘画人才的高潮。当然,这种画院形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只是宫廷绘画的特殊呈现,是为皇家上层统治者服务的,普通人和平民阶层是无法参与其中更不会享受这种教育红利的。此后,尽管历代朝政更替,也有类似画院形式的皇家画院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但是再也没有形成宋时画院人才培养的辉煌成就。不过,这种注重画家内部文化素养、强化“画外”修为,以文养画的培养模式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对于当下高校中国画教学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我国近代美术院校如北平国立艺专等在借鉴西方美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也开设了中国画教学。由于受西方文化涌入及新文化运动等影响,在教学思路及整体教学模式上,西方美术院校培养模式的痕迹和倾向很明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全盘西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时的学院派翘楚如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在延续解放前北平国立艺专等专业学校教学传统的基础上,开设中国画教学。受“苏派”教学体系影响,中国画教学还是依趋于西画教学模式。好在当时有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李可染和傅抱石等一批传统功力深厚的大师级中国画教师坚守中国画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及一批具有相当传统文化造诣、执着于诸位大师的中国画追随者和践行者。由于他们的引领和坚持,在中国画的教学和传承实践中尚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画齐修并行,互为印证的教学特点。但整体上,各大美院和地方高校基本都以西方绘画标准录取生源并以此作为入校后的培养模式。逐渐使得大量学习中国画专业的学生不自觉地被同化于西方美术视觉体系和造型样式理解。学生对绘画工具、物像表达以及视觉习惯、思维方式的理解均是西式的。反而对中国画的语言特征、文化内涵和笔墨意境知之甚少,甚至是水土不服。很显然,此时中国画教学的跛脚病态已经开始显现。

进入21世纪,我国的高校教育从招生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当下教育理念、教育现状的变化和快速发展,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的不断更新和调整,传统艺术类的学科教学尤其是中国画教学面临着严峻的困境与挑战。原来已有的弊病还未革除,新的问题又开始显现。如何在当下理性、现实地开展传统艺术类学科教学,是摆在我们高校中国画教学教师队伍面前的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与挑战。高校中国画教学,是现阶段比较主要的中国画传承方式,如果在教学方式、理解转化和思维导向上出现问题,将贻害无穷。所以,探讨研究中国画教学现状及问题,探究更完善的策略方法,对于提高中国画教学质量、形成良性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中国画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一)学生基础质量严重下滑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大艺术院校招生录取标准和培养模式基本上还是以西方美术院校为标准,地方高校也是依葫芦画瓢,几十年几乎没有实质的改变。本世纪初,在国家大学实行扩招后,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成倍数扩招生员。那些原本没有艺术专业设置和培养资质的综合类、工科类院校也蜂拥而上,纷纷增设艺术院系,开门招生。这样一来,学习美术或者说是因势转向美术学习的学生数量暴增。因为相对于单纯文化课类考生而言,艺术类考生的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表面上看起来门槛不高。这使得原本不具备艺术资质和天赋的部分学生因为文化课成绩太低而转为艺术生参加高考。不可否认,这种捷径的确改变了部分学生的人生命运,走进了原本不可能进入的象牙塔,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高考梦想。

但是依这种捷径跨入艺术院校的学生生源却为后面的大学专业培养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文化课基础弱,人文素养低,甚至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借此跨进大学校门,自身对艺术专业根本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热爱和执着。面对这样的生源群体,尤其是中国画专业,传统人文基础及素养几乎空白,绝大多数学生入学前几乎连正确的握毛笔姿势都不会,谈何笔墨素养,更谈何人文素养?加之考前培训模式的功利化和短视化,使得学生对造型、色彩及审美只是停留在考试过关的实用层次,缺少长期的人文、审美、艺术素养等方面的有效养成。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极具深厚文化传统滋养的中国画教学,其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就更谈不上更高层次要求了。

(二)课堂教学西化严重,专业性课程设置相对薄弱

现阶段高校对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绝大多数都是以西方绘画课程为标准的,其目的主要是利用素描、色彩等西方绘画基础课程提升学生的基础造型和色彩表现能力,以利于学生在绘画方面的后续发展。但这种方法却不利于中国画的学习和转型。素描、色彩等课程的开设主要训练的是学生的立体空间与对物体光影效果方面的表现,这种无差别、无倾向性一刀切的基础课教学会模糊和弱化中国画的特殊要求[3]。中国画有自己的语言样式及造型特点,中国画要体现画面的点、线、面效果,用毛笔以书法的意味勾勒线条,来表现作品的意境与神韵。这本来就是两种语言,两个体系,两种法度,无法调和。怎么能指望满脑子立体空间和明暗关系的学生拿着铅笔表现出毛笔和书法的神韵?就如同让一个手捧满盘奶油、巧克力和红酒的外国厨子做出一席美味的中式大餐一样滑稽而无奈。学生如果长期受西方绘画技法和审美思想的影响,就很难体会和领悟中国画艺术中的气息及品格,另外,用西方绘画模式作为课程基础训练会使学生缺乏对笔墨、书法和画面形式的感悟力和表现力,缺少书法和诗意的参与,会使学生的国画作品造型刻板、色彩冲撞、缺乏内涵。

在现阶段的高校国画课程中,缺少一套系统、独立且完善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的专业性设置方面也比较薄弱。除专业课外,艺术理论课及辅助科目设置也以西化为标准,艺术概论、美术史鉴赏、透视等理论课程设置缺少专业指向性,不能解决中国画的专业助力与养润问题。弱化大学语文、诗词欣赏、书法篆刻等传统文化科目设置。国画理论教学很难占据一席之地。相比于中国画绘画技巧与理论教学,古典文学和书画同修在我国高校国画教学中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是导致我国高校中国画教学无法深入开展的原因之一。

(三)专业分科太细,把技法当画理传授

在现阶段的高校中国画课程中,缺少完善、独立的,适应中国画的教学体系,在专业的设置方面也划分过细。在教学中,部分教师传统人文素养不高,中国画修养单一;普遍注重绘画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中国画理论的培养;只认本专业,自封和排斥相近相关专业;部分教师可能注重某些绘画技法方面的精益求精,但却忽略了中国画的整体审美趣味、书画同源等较高层次要求。久而久之,往往形成连自己都无法察觉的只重工巧而忽略笔墨修养的积习,甚至只是沉浸于玩弄小技巧,过度追求画面形式、画面无书写意味等弊病而无法自拔。这些是影响中国画教学的隐性问题,但也是比较致命的问题。教学相长,我们往往只注意到学的问题而容易忽略教的深层次因素。

(四)教学环境趋同单一,缺少视觉“语境”氛围

中国画教学是一个相对漫长和静修的过程,也是一个慢慢熏陶、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著名画家彭先诚先生有一句名言:“中国画是养出来的”。老先生说:“养,意味着时间的凝练和沉淀……中国艺术讲究积淀,一是知识的积淀,二是笔墨的积淀。”[4]养和积淀需要环境和氛围,而我们的教学环境,却是充满西式视觉和西式样式的时空陈设,缺乏“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感知式教学环境。教学环境趋同单一,没有相应的视觉感知和心理调适,更无视野所及、信手拈来的翰墨书香气息,缺少专业特色营造和图示环境氛围。很难想象,在一个完全西化的图式环境里,充斥着各种西化视觉元素的感知世界中能孕育出完全传统化的思维样式和笔墨作品来。

二、中国画传统视觉语境教学的尝试

在学习、传承已有的教学方法之余,开展和坚持中国画传统视觉语境教学是笔者多年来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改尝试。所谓中国画传统视觉语境教学,就是营造良好的中国画学习氛围和环境,有足够丰富的中国画的视觉环境,随时可供观摩领悟的经典作品;有完备而合理的传统文化支撑和滋养浸润;有时时刻刻可供“熏”可供“养”的气息和氛围。中国画教学,除了传统的造型、设色和笔墨技法外,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支撑和精神表达,国画大家、前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张仃先生曾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画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强调文化修养对于中国画学习和创作的重要意义[5]。而文化恰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是一种血脉更是一种精神,是不能像技法一样口传心授的。它是“画外”功,是中国画传统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行的西画教学模式占主导的大形势下,大多数中国画的教学其实也仅仅是单纯技法的传授过程。也就是说,只是中国画自身语言样式的简单重复,而没有深及中国画自身的语境关系。那么,什么是中国画的教学传统视觉语境呢?笔者认为,中国画教学除了完成对中国画自身的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笔墨和构图等的解析和完善之外,要强化教学氛围、注重传统文化浸润,设置和营造中国画传统语境感受,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画教学语言体系。使学生更多地关注中国画的存在形式及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还有它的时空生命、载体符号等。中国画发展到宋元时,文人画开始出现。在文人画出现以后,中国画更是在士大夫阶层得以发展和提高,也更加注重内心世界和综合修养的表达。毋庸置疑,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士大夫阶层以及文人雅士对于中国画发展的助推作用是功不可没的。文人画已不仅仅是“画,形也”“以形写形”“以色貌色”那样直观的表现,而是注重笔墨心性、境界格调,更加注重思想情韵的抒发以及人文精神的彰显,且努力追求“画外之画”“意外之意”“境外之境”[6]。特别是宋代以后,中国画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的艺术,比如更加强调画与诗词、书法、题款、篆刻钤印等的结合,更加强调画与儒家之道、老庄之道,以及禅宗、禅理等的关系,而这些在古人的创作中也都有着直接的画面反映。由此也使得中国画的画面形式日臻成熟和完善,甚至成为了其有别于其它画种最为显著的特征和标志。潘天寿先生在其《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一文中就明确提出:“中国的绘画熔诗、书、画、印于一炉,极大地增加了中国绘画在艺术性上的广度与深度,与中国的传统戏剧一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这是西方绘画所没有的”[7]。

清代学者沈宗骞曾说过:“画与诗皆士人陶写性情之事”,说明中国画不仅仅只是绘画本身[8]。中国画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技法技巧的呈现,它还具有特殊的文化属性、哲学属性等。此外,中国画论也明确提出艺与道有着本质的联系,所谓“艺即是道,道即是艺”,而“画亦艺也”,故画即是道。也就是说,道是中国画的哲学核心,它体现着中国画特有的本质,也是中国画形式美的内在依据。如果理解不了这一点,就很难真正深入到中国画的精神内核中去,也很难真正领悟到中国画的高妙之处,而这些,只有具有较高文化修养或者是起码具备一定文化修养的人才有可能做到。笔者认为,这些除了单纯绘画技法之外的修养和认知是中国画的更高层次传统语境,它是隐性的也是具体的,是萦绕和血融于中国画的内在精神,不可分割,无可替代。

三、如何实施中国画传统视觉语境教学

(一)改变教学环境,强化学习氛围潜移默化的作用

美术教育是一种心理调适过程,艺术由于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与人的身心关系最为紧密,并在人的理性和感性冲突之间找到平衡,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心理影响的功能。当人们还没有文字的交流手段之际,视觉领悟形象和形态的语言能力便成为主要的感知手段。视觉和心理影响对于形象的判断和感受力优于通过文字和口舌的说教。营造良好的中国画学习氛围和环境,有足够丰富的中国画的视觉环境,随时可供观摩领悟的经典作品;有完备而合理的传统文化支撑和滋养浸润;有时时刻刻可供“熏”可供“养”的气息和养分。如果能在这种环境里开展教与学的过程,教学成果与学习效果那是不言而喻的。在此方面,笔者这种尝试获得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笔者中国画教学场地有别于一般的普通教室,是专门的中国画教学研摹馆,研摹馆里收藏有部分历代经典原大仿真高清作品,人物、花鸟、山水、书法几乎全部囊括,工笔写意一应俱全。所有藏品和原作等大,笔墨印刷尽最大可能地保留其原汁原味。由于场地有限,作品定期更换上墙,为教师教学讲授和学生学习提供精准范本,很好地克服了老师讲课和学生临摹共用“巴掌大”印刷品的弊病,也解决了长期以来临摹范本变色、模糊不清的问题,使学生能近距离、最大限度地亲近原作,感受笔墨韵味,和古人对话。更重要的是,研摹馆的这种随时随地的翰墨书香气息的“熏”“养”作用发挥了中国画语境教学的作用,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和影响,寂静而悠长,自然又无声。

借助课程学习氛围,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长久的体验,整个思路与心理模式均慢慢发生改变,其对艺术品理解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我们希望通过慢“熏”细“养”的催化置换,真正实现学生视觉感知力和思维模式的提升——对作品的视觉“形态”逐渐敏感起来,形成视觉“经验”,从而在提高审美判断力的同时,观察力、想象力也被激活,情感获得慰藉。

(二)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程配置

中国画教学专业课程分为花鸟、人物、山水三科,各科再细分工笔与写意两类。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上述内容,掌握其笔法、墨法、结体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中国画的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和理解,即笔墨技法和“像外”之韵,这也是贯穿所有中国画内容的一条主线。因此,笔墨技法和绘画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笔墨技法和画面精神来自于中国画的工具载体及文化载体,所以书法、篆刻和画论等辅助性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求学生将书法作为日课长久地、系统地学习。另外,增设中国古典文学、哲学、中国书法、绘画史论课程。学习中国绘画,就须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世界观、方法论来指导学生认识中国画的本质。“技进乎道”,在中国画的技法学习当中,要求学生通过对古代经典的临摹、写生、创作,认识中国画的笔墨、结体等独有的绘画法式,进而理解中国画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及思想体系。

(三)提升教师教学理念,达成语境教学共识

影响高校中国画教学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师资力量,一个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学团队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长期执教于某一门专业甚至固定一科教学,往往会形成思维定势,把个人的历久弊病当成个性风格加以固化而不自觉;只专注于绘画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中国画理论的教学;因为一直在和专业水准不对等的学生共处,长期的俯首教学和纠偏纠错在心理上会不经意间产生“师强于生”的优越感,长此以往会驻足不前而无法察觉。 高校承担中国画教学的教师,往往都是本专业或某一题材方面的擅长者,也可能是某一领域的社会身份兼职者,会不自觉地将某些社会性专业要求和标准带入课堂教学中去,干扰和偏离中国画教学的正常语境。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不断进取,学习提高,转化观念,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教师须拥有丰富的专业技巧和理论知识,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可以预设和营造课堂的氛围和语境,将自身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分享给学生,在传授绘画技巧的同时,也要兼顾中国画的理论引申知识,使学生的绘画技巧与理论水平同步提高,以提高自身修养和审美,净化人心和劝人向善,达到美育及育人的教学理念,这与传统的“成教化、助人伦”的艺术功能是一脉相承的。也是提升自我修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贯彻和践行立德树人的实质体现。

教师通过中国画传统视觉语境教学,要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世界观、方法论来指导学生认识中国画的本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对中国画的学习、体悟,既提高其笔墨技法的表达能力,又提高自身艺术素养,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开阔眼界,身心愉悦,内外统一。理论学习上,一方面要求学生读绘画史论,另一方面要求他们读儒、释、道方面的经典,以提高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认识,走近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9]。

中国画是我国独有的绘画形式,是传统文化的视觉表达方式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验和独特的审美体现,也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阶段的中国画的传承和学习过程中,高校教学是最多也是最常见的传承方式,但目前的中国画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理想和现实不对等、教学环境异化和水土不服等问题。这些也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迟早要面对的问题,无法回避,唯有正视。作为高校中国画教学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在现行的矛盾和困惑中尝试改变已有的不合理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合理安排教学课程、科学配置教学资源,提高中国画传统视觉语境教学以及艺术创作等方面的传统视觉语境体验,坚持文化积淀和文化熏陶,保持中国画鲜明的民族性和文化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画艺术在高校传承中获得良性发展,培育出真正的更具“国画素养”的新时代中国画人才。

猜你喜欢
中国画语境绘画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远方》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跟踪导练(三)2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