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育人的意旨、困囿与澄清*

2022-01-01 07:17秦梦琦张永飞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个体劳动育人

秦梦琦 张永飞

(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劳动其本质上是一种生命的实践。个体借助劳动实践认识自我力量,发现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更关注劳动的现代育人价值定位,实现从传统劳动的工具性价值观念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性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培养出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立足教育根本,解决劳动教育异化、泛化、弱化、窄化等问题,让劳动回归其本身,以彰显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要求学校劳动教育内容跟上新时代发展步伐,劳动教育质量迈上新时代发展高度。学校劳动教育的推进与实施要重视劳动的成人价值、独特人生选择价值、社会进步价值;要注重挖掘劳动在推进德智体美四育方面的育人价值;要牢固把握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发展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育人使命和理念,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时代化、整合化和特色化,全方位地落实劳动育人理念。

1.劳动教育彰显时代化

劳动是表现和确证个体本质生成、自我价值实现、人格完善的对象性活动,它与时俱进地推动着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向前迈进。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1]新时代是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劳动形态迅速更迭、劳动自身的存在性价值日益凸显的时代;是由注重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质量引擎、个体成长与社会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能够确保人自我存在性的内在价值的对象化,高度重视学生在对象化的劳动实践中价值感和意义感的获得;弥合人类理想的应然与人类历史客观规律的实然之间的鸿沟,实现价值场的应然与实然的和洽;充分关注新时代新旧劳动形态的迭代、交融、复兴和创新以及各劳动形态间的协同支撑对劳动教育质量承载力的希求,催发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发展变化中的劳动形态、职业格局共生共长,生发出多元化发展的劳动教育,让崇尚劳动成为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

2.劳动教育彰显整合化

劳动本身的元教育特质承载了劳动教育的教育全属性机能,决定了劳动教育具有多重教育的承载性能。新时代全方位育人要求提出“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2],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对五育的融通性、整体价值性的本质解释力和承载力,打造“五育融合”的育人机制,在真实性、多样化的情境中联结劳动教育的实践性。通过日常实践内化劳动本身所蕴含的“成人”价值,进而外化为学生日常“成事”的态度和方式,领悟劳动的内在价值,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创制出适应信息智能时代发展的全面融会贯通的全方位综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信息智能时代是一个大发展、大融合的时代,实现自然与信息智能的跨域融合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劳动教育的开展利于对信息智能时代技术的片面应用进行理性反省。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帮助个体超越对外界的单向依赖性,使个体在劳动中充分联合感性与理性,以发觉自然事物与信息智能间的关联。通过劳动教育来引导学生将客观物质世界与虚拟世界相融通,自觉建构个性化的客观物质意义世界。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的整合打造了一个现代社会复归自然的平台,利于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与信息伦理,开展协作互惠的数字劳动实践,实现了当代社会人自然本性的释放,唤醒了个体对完整生活意义的追求。

3.劳动教育彰显特色化

劳动作为人所特有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而与自然发生的物质交换活动。劳动促使“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实现,在产品的对象化中确证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3]。个体的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需要劳动教育的推动。特色化的劳动教育必须把握个体的个性特征,具有针对性的对个体进行劳动分工,切实激发个体的劳动自觉,培养个体的创新创造能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多元文化的激荡碰撞,交融共生。地方特色劳动教育正是以劳动的形态去映射文化的多样,以劳动的潜能去彰显地方的“文化自信”,文化的多样性与生命力也必定带来劳动教育的丰富与多彩。地方特色劳动教育的本义就是要立足本土,寻找本土特色与学生、学校的相适点,用本土特色文化来促进劳动育人。中华民族文化下的地方文化是有根的、有魂的。只有地方的脉管里流淌着民族文化血液,地方文化才会永不衰竭。只有坚持“一体多元”,特色劳动教育才会有方向感、安全感。只有在国家核心劳动价值观引领下,特色劳动教育才能一直澄清,一直坚定,才会在各方面得到国家宏大背景的强大支撑及永远保障。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困囿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建成教育强国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点,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新时代下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4]。然而受落后劳动价值观、功利教育思想等错误观念的影响,学校劳动教育普遍存在着劳动教育浮于表面、劳动与教育相分离等现实问题。

1.劳动要旨被曲解

当前一些中小学应国家政策所开展的劳动教育仅是贴上了“新时代”标签,其实质依旧是按照落后的劳动教育思想和内容在展开。仅只是“新瓶装旧酒”的形式敷衍已完全不能体现和满足“新时代”的基本精神和内容诉求。对劳动本质要义的曲解使得当下的劳动教育即使披着新时代的外衣,也难以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一方面,封建阶级时代“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价值观仍在影响着当代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价值观。在他们看来,劳动教育的基本价值只在于工具性的谋生手段,劳动教育被世俗化理解、世俗化对待的现实并没有改变。劳动之于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个体更多的是被劳动所奴役。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也存在着一种自发性的抵制,潜意识里把劳动“劳役化”,劳动教育的本真意涵遭逢曲解,劳动被歪曲为利益的工具、惩罚的手段亦或规训的方式。这一意识形态导致年轻一代劳动价值观扭曲,出现“好逸恶劳”“嫌贫爱富”“追求不劳而获、少劳多得”“漠视劳动”“轻视体力劳动者”等不良人生倾向。

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各方面都正在经历着嬗变,中国从“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正是因为坚持创新这一驱动引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教育强国,需要劳动形态的升格更新。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基础上,培育“创造性劳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支撑引领作用[5]。然而在实际实践中,人们往往把劳动浅显地分属为“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物质劳动或非物质劳动”,这种浅显绝对的二元化区分在数字时代新型劳动兴起的今天已经无法站住脚跟。当前我国学校劳动教育囿于认识局限、安全问题等方隅之中,浅陋地把劳动教育同体力劳动、技术劳动划上等号,把德智体美四育置于劳动教育的对立面,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的现象依旧存在。

2.劳动场域被支解

劳动教育具有独立的价值,这是由劳动的本质所决定的。但它从来都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的价值必然是在与各域相融中被完全体现的。同样,它的独特性与包容性也承载着贯穿各域和融合各域的综合育人价值。但当下劳动教育开展的一大现实困厄就是劳动教育被支解以及孤立,劳动教育形式单一乏味,难以承载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功能。

一方面,受“智育独大”的教育评价观及工具化和短视化的人才观影响,在具体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劳动教育常常与其他四育相分裂,只存在于劳技课和学生日常劳动中。教育功利主义及工具性价值的错误导向,使得五育融合中的劳动教育因“无用”或“难以融入”而被轻视乃至忽略。同时当下劳动价值观异化折射出的教育生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在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割裂问题上。这种浅薄的割裂观认为德智体美劳中任何一育的蓬勃都将带来其他四育的缺损。他们把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的融合看成一场“零和博弈”。这种片面的教育观致使各方教育力量彼此排斥,相互对立。

另一方面,当信息技术日益嵌入人的生活世界,它便逐渐割断了人与自然实际的直接接触,致使人缺乏对自然的亲临而产生陌生感。“数字劳动”的盛行,使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个体在数字媒体编织的网格下产生自己是发生作用的能动者,是个人意识形态表达的创造者的美好错觉,实际上却是被套上“数字劳动”这个美好外壳的商品化和客体化的数字经济所支配。个体着迷于数字媒体营造的美好假象中,一定程度上致使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观念被解构。信息技术的溢入加之主体的误用,致使信息智能挟制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数据的精准抓取,导致人主观能动性的消解。对象个体对虚拟空间的沉沦,导致人自主判断发展的停滞。数字劳动的异化与失范,致使资本与劳动发生失衡。传统劳动价值观日益消解,劳动态度日益歪曲,劳动技能日益缺乏,人日益陷入精神危机,人与自然也日益分裂。

3.劳动特色被误解

为应对新时代劳动形态出现的新变化,响应新时代劳动变革提出的新希求,实现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国家从宏观层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以及《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等政策和文件,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方向性指引。应政策的变化,劳动教育也在各中小学逐渐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其中不乏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实践,但其形式大多别无二致,缺乏针对性,必然将致使劳动教育脱离实际,最终流于形式,特色育人的劳动更是可望而不可即;同时,也出现部分学校劳动教育矜奇立异、刻意追求地方特色,关起门来搞教育,导致二者排异性反应的出现,偏离了国家劳动育人的价值追求。

一方面,把当下所开展的学校劳动教育进行对比来看,不难发现大多都是有劳动而无教育。劳动实践过程过于倾向技能化、技术化;劳动能力培养变成片面的动手实践;劳动形式单一重复;劳动体验随意碎片,打动不了学生,也就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劳动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本真就更彰显不了,劳动教育变得机械而浮泛。在这样的劳动教育中,个体机械地服从集体同一,缺乏针对个人的劳动分工,难以激发个体的劳动动机。没有独立思维和行动的空间,自然也难以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流于形式。学校只负责下发通知,劳动仅存于经不起深究的照片、文字当中。劳动实践基地沦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工具,在实践基地的短期劳动变成了观光休闲娱乐活动。这样形式化、片面化、无差别的劳动教育最终只能流于无效教育。

另一方面,部分学校为了特色而特色,不管该特色与学校劳动教育实际开展情况是否相符;不管该特色与劳动教育的结合是否背离了国家劳动育人的意志,只是生硬地把劳动教育与当地地方特色拴在一起。这种由牵强附会而生特色的实质使得劳动教育脱离特色文化范畴,偏离了劳动教育的育人本意。劳动教育如何从生硬、从功利提升到育人层面,凸显地方文化意义,还稍显薄弱;如何从地方、从表象提升到国家视野层面,彰显劳动育人理念,还亟须改进。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澄清

劳动创造了人类历史,也创造着人类历史。“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6]。劳动交织于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之间。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看来,环境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处于环境之中的个体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正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着个体和社会的发展[7]。该理论下的各环境系统指出应重视儿童所处的多重环境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劳动正是在与多重环境相互作用下发挥它的教育育人价值。在各个系统中,筑构劳动教育环境是劳动教育的旨归所趋。

1.重树劳动教育“多旨意”回归

重释劳动教育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激发自觉的劳动情意以及培养具有通识性的劳动能力,进而激发个体对劳动的意趣,体味劳动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如此,劳动教育才能把握住教育性原则,而非偏于技能培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的人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宏观系统指出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发展具有影响作用。特定社会文化的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个人价值的实现必定是在社会价值中展现出来的。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创新劳动。立足新时代,树立“通过诚实的劳动在服务与贡献他人和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劳动价值观,以服务新时代和发展新时代。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劳动价值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新时代的劳动是解放劳动者个性与创造性,实现劳动者主体性复归,充分发展个体主体性与能动性,以超越工具理性的规制,实现自我价值的劳动。一方面,劳动教育不同于劳动技能培训,它必须要把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放在首位。劳动教育是在劳动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而不单单是教给学生单纯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劳动知识和习得劳动能力及技术,更要在教育过程中贯穿敬畏劳动的内在劳动价值观念和必要的伦理道德边界意识。学生在获得某项劳动技能的同时,更要知道为什么做,该不该做。因此,劳动教育的施行一定要包含内在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进而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另一方面,对教育主体中的受教育者来说,劳动的最大价值就是它的育人价值。在劳动中有机地融入教育,赋予劳动以思想性、政治性、组织性和知识性,个体在劳动中对德智体美进行使用和获得。对于社会宏观层面来说,劳动的最大价值是创造了更加美好的新时代。总而言之,劳动具有促进社会和个人双双朝着新时代高度迈进的价值。

其次,要带领学生在间接熏陶中生成劳动情意。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代表着新时代发展高度和发展方向,具有指引和导向作用的劳动教育,选择确切适当的劳动示范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带领学生在榜样学习中激发劳动情意。结合当下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行为趋势来看,榜样的力量不可小觑。但如何针对各个阶段的学生选择他们愿意学习且适合、值得学生学习的榜样是教育者应重视的点。劳动教育要根据阶段育人目标遴选出合乎多种需求的多类型榜样,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劳动事迹中领会榜样的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在日常劳动实践中践行劳动情意,努力向榜样看齐,从而进行有效的榜样激励。另一方面,可以带领学生在领略传统文化中激发劳动情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来都包含着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自古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之余也进行读书学习的这种耕读结合形式就是中国传统的劳动教育模式。“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就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泉源,劳动人民就是物质财富的缔造者、精神财富的创生者。

最后,组织学生在直接体验中培养劳动能力。劳动教育是与物、与自然、与环境打交道。劳动中学习是处境性的,凭靠的是人的直接经验,也就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具身性”参与。劳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让学生自发进行劳动。一方面,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身心共同参与,坚持做中学原则,注重手脑并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场景中亲历劳动,在亲身体验中观察思考,发觉劳动的乐趣,找寻自己的兴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真切的劳动感受和劳动能力,实现知行合一。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能力。学校劳动教育要充分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适时适当地调整更新劳动教育方案。以学习借鉴他人经验、技艺为基础,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尝试,革故鼎新,探索新方法、新技术,培养创新型劳动人才。

2.重整劳动教育“多场域”耦合

宏观系统下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价值观要求促进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有机融合,在五育共通的前提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全人”。外层系统下的现代信息智能环境虽未与个体发生直接的联系,却影响着与个体最接近的劳动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也产生着重大影响。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整合各域的积极力量,促进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的深度融合,将劳动教育与信息智能交融起来,建立多域联动机制,形成共育合力。

首先,要树立综合育人理念,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育人是新时代各场域开展劳动教育的共同目标,是各育从割裂走向融合的起点。一方面,发挥劳动教育的整体融通性。打通生态视域下各系统之间的壁垒,建立内外联动的劳动教育与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把准具体教育目标,找寻劳动教育与各域之间的融通点,融洽劳动教育与各域之间的边界,构筑互联互促、相生相成的劳动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强化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建立综合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劳动教育制度保障,规范劳动教育督导体系,洽和劳动教育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关系,融合各方面各渠道的力量,使其作用互补,以此来对劳动教育进行由内而外、从上到下的整体设计、实施与评价。促使劳动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全面整体构建劳动教育长效机制。

其次,要寻找一个契合点,促进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多领域融合,把原先分离的、割裂的教育形态连接在一起。推动劳动教育真正在学校中“落地生根”,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由可能变为现实。在思想认识上,要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不是低人一等的“末端”教育。不同教育利益相关者要敢于打破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边界”,实现各育跨界对话。“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融合桥梁作用,落实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新”生产能力的新时代劳动者。在方法论上,要促使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在内容上兼收互摄,实现共生互促。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保证各育联动互通,实现互动一致,使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润物无声地融合于学校教育之中。要因地、因校、因人制宜,融合各育于课堂教学、渗透各育于学科专业学习、联结各育于综合素养评价、链接各育于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切实建立起多育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

最后,要促进自然和信息智能互摄共生,协调劳动教育与信息智能,充分还原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一方面,劳动教育可借助数字时代下“数字劳动”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探寻与自然互生的创新性数字劳动教育。把数字时代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能力、数字劳动的技术手段与学生的自然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既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又复归自然劳动的技能和素养,生发出回归自然又承载人文的数字劳动教育。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融入劳动教育利于突破传统的集体劳动,实现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它可基于学生的个体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发展需要等为劳动教育主体中的教师和学生推送个性化的劳动教育资源,且在此过程中弱化了人工智能中物的尺度,凸显出主体的人作为个体生活意义的塑造者的地位和价值。此外,劳动教育还应结合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自觉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弱化传统劳动,相反,正是因为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积淀,才有了今天的人工智能时代。从而重构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解救人于精神危机之中,以此来超越信息智能时代的平面化,还原人与自然的亲临。

3.重塑劳动教育“多特色”通洽

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需要以国家劳动教育标准作为根本出发点和主要依据,坚持劳动教育育人导向,针对性地对地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个性化设计。生态系统理论视域宏观系统下的国家意志指引着地方、学校特色劳动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开展,而地方特色文化则为特色劳动教育开展提供一定的资源。微观系统下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个体交往影响着特色劳动教育的发生发展。外层系统下的地方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经济环境也是制约特色劳动教育开展的环境因素。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坚持国家统筹,从学生主体出发,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劳动教育,贯彻落实特色育人导向。

首先,依托国家教育方针,构建中国特色劳动教育体系,落实特色育人目标。带引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真切地感触真、善、美,真诚地领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一方面,“特色”劳动教育要秉持“一体多元”,以国家意志为引领,按照《意见》《纲要》的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的指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与育人导向相统一,把握中国特色劳动教育鲜明的思想性和价值性,革新劳动教育制度体系,以知行合一促进劳动教育实际育人效果的实现,让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最”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特色”劳动教育要牢牢把握科学育人的导向,把准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本质内涵,明确各阶段的劳动教育目标和内容,突出各阶段劳动教育的重点,牢牢把握住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劳动教育核心素养内涵,以此来对“特色”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要求、实施途径、评价制度、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化和一体化设计。引导学生对劳动保有敬畏之心,以敬畏之心去崇尚、热爱劳动,去尊重劳动人民,以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其次,打破“机械团结”的劳动教育格局,深化以“知识交互”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分工,各展所长,使其“术业有专攻”,建立起互信互认、共同成长的关系。一方面,特色劳动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创设劳动集体。教师在创设劳动集体和进行劳动分工时,要事先了解每项任务的属性和发展方向以及所需把控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围绕互促互进的原则,帮助成员在实践操作上相互衔接配合,在情感价值上彼此接纳、认同和信任,以使每个个体都能在独立思考与实践的机会和空间中,调动自身的知识和情感,发挥自身的价值和创造力,去发现劳动的美好,找到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在劳动中获得满足感。另一方面,特色劳动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与自身发展需求。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特长,着眼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出发选择劳动教育内容。结合劳动教育总体目标为学生提供“异质化”的任务,明确每个个体相应的责任和发展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劳动方案,厘清劳动教育的评价维度和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劳动的生存生活教育价值、实践能力价值、职业启蒙价值以及集体主义教育价值。让学生能够乐于参与到劳动学习中,以得到知识、技能、品质的共同发展。

最后,打造具有生态文化特色的劳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年级课程甚至班本课程和劳动实践基地,把现有的外缘的自然、社会、规范环境资源与内生的主体、时间、空间等要素盘活融合,构建特色劳动教育体系。乘着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之风,“结合当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8]。一方面,大力开发地方劳动课程。“地方”已不只是一个地域的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地方性”的深层意义不只是“求异”,更重要的是“寻找个别的方式去重建新的知识结构”[9]。地方劳动课程的开发要基于地域又超越地域,基于特色又超越特色,注重文化特色与劳动教育的相和,满足地方、学校对劳动课程的需要性,满足地方人才培养的需求性,真正做到特色育人。另一方面,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结合地方劳动课程,建设校本化、年级化、班本化特色劳动课程,创新劳动教育课。结合“双减”政策,把特色劳动课程的建设作为“双减”落地的一个好抓手。以学校、年级及班级特点为开展基点,结合当地生态文化特色,浸润当地社会生活,打通学校与社会的隔离,从当地社会风土人情中挖掘特色课程资源,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选择多元化、趣味化、能触动学生身心的课程内容。以融合劳动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打造满足学校和学生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劳动需求的特色劳动教育。

概言之,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必须体现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在彰显时代化、整合化、特色化的道路上,树立与时偕行的劳动教育价值观念,整合贯通融会的劳动教育场域,塑造“以文化人”的劳动教育特色。从思想观念到实践开展,全方位一体化地构筑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让劳动教育真正在培育时代新人方面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个体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