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人大代表+法官”助力扁平化社会治理

2022-01-01 08:24吴兴健
山东人大工作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人大常委会法官人大代表

文/柏 鹏 梁 磊 吴兴健

今年以来,泗水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法官”工作模式,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参与监督、宣传引导的职责与法院法官多元解纷、信访调处、公正司法的职能对接融通,助力提升扁平化社会治理水平。

创新设立“联合工作室”实现“1+1>2”

泗水县人大常委会联合泗水县人民法院在圣水峪镇南仲都村成立“人大代表法官乡村振兴联合工作室”,打造人大代表、法官、群众的“共享法庭”。一是整合人大和司法资源。“联合工作室”将每月15日定为人大代表与法官联合接待日,积极听取意见建议,对于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矛盾,由人大代表和法官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共同出主意想办法,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二是人大代表全员进网格。全县五级人大代表全员编入网格(村庄、社区),日常矛盾纠纷由“联合工作室”值班人员直接推送至网格内人大代表进行调解,涉及法律问题由工作室法官依法予以解答,做到“轻微矛盾马上调,基层纠纷现场解”。三是发挥人民法官专业优势。常态化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积极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调解,采取“代表说理+法官释法”方式,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善治”转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源头。

人大代表参与监督 群众多了司法获得感

泗水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人大代表法官乡村振兴联合工作室”,广泛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一是广泛听取民声民意。人大代表通过工作室开展活动,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听取意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有价值的议案建议,推动人大工作取得新成效、新进展。二是深度参与诉前调解。在案件诉前调解阶段,县法院将相关案件推送至网格内人大代表进行调解。对于调解完成的案件,需要出具调解书的依法出具调解书,需要司法确认的及时进行司法确认,及时高效化解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三是拓宽监督途径。县法院在案件诉前调解、审理和判后答疑等各项工作中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拓宽人民法院接受人大代表和群众监督的渠道,使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更了解、更理解、更支持法院工作,促进审判权公正高效规范运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发挥宣传导向作用 当好法治社会“大喇叭”

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设立“人大代表法官乡村振兴联合工作室”,及时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出去,引领社会法治风尚,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一是推进三年普法计划。根据代表议案建议和基层群众司法需求,“联合工作室”制定三年普法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做到辖区内村居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全覆盖,增强基层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二是组建法治宣讲团队。设计制作一套特色鲜明、贴近生活的宣传资料,包括普法条幅、法律宣传彩页、法治讲座PPT;培养一支由人大代表、法官、人民调解员组成的法治宣传工作队,针对常见的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婚姻家庭等问题进行法治宣传;打造一个法治宣讲工作品牌,全面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成果。三是持续开展法治进乡村系列活动。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各类案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用群众听得懂的话语宣讲群众用得上的法律知识,促进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让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行为自觉。

泗水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化“人大代表+法官”模式,全面铺开设立“人大代表法官乡村振兴联合工作室”,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助力扁平化社会治理模式再升级,将微调解、微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

猜你喜欢
人大常委会法官人大代表
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闭幕
大象法官分银币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猴子当法官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