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毕业典礼的几点思考

2022-01-01 08:38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艳
区域治理 2021年19期
关键词:毕业典礼育人政治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艳

高校毕业典礼,作为高校学生的一个重要人生仪式,是学校仪典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高校毕业典礼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常常引起大学生和社会媒体的热议,其中的许多金句成为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在青年一代中流传甚广。高校毕业典礼致辞中“国家”“民族”“立德”“担当”“感恩”“爱国”等成为高频词汇;“志远,德厚,才盛,应是知识分子追求的三大品性”“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等语录获得了无数网友的转发和点赞。深入剖析高校毕业典礼中的金句,便会发现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教育性。高校毕业典礼中校长的寄语往往都饱含着对即将毕业学子的祝福、期许和叮嘱,旨在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思想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我国国家领导人也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如何深入挖掘高校毕业典礼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更好发挥高校毕业典礼的育人价值,值得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和研究。鉴于此,笔者从浅析高校毕业典礼现状的视角出发,思考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路径思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对高校毕业典礼的现状分析

在查看了国内部分高校官网上毕业典礼相关报道后,笔者发现,当前我国高校毕业典礼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共性问题:(1)毕业学子鲜为高校毕业典礼的主角。首先,高校毕业典礼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在高校的“最后一堂课”,许多学生十分期待自己能够成为这场属于自己的活动的主角。但是当下高校毕业典礼大多都是在高校体育馆或者运动场举行,而部分学校场地有限,不能容纳下全部的学生。其次,高校毕业典礼的流程一般是:宣布典礼开始,全体起立,奏国歌;校长讲话,教务处主任讲话,政教处主任讲话;正冠,颁奖;在校生代表致欢送词,毕业生代表致谢词;谢师礼;宣读毕业宣言,合影;宣布典礼结束。可见,这个流程当中大部分环节和内容都是教师在活动,学生参与的部分较少。尤其是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授予环节,只有部分学生代表能够亲自从老师手中接过证书,剩下学生的证书都是由班上同学代为领取。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环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他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高校毕业典礼中教师主导地位得到了表现和巩固,但是学生的主角地位没有得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2)高校毕业典礼鲜有家长的参与。当前,许多高校的毕业典礼很少邀请家长参加,仅有一小部分高校会邀请一至两个家长代表参加,但这只具有象征价值,没有现实的意义。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曾强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但在我国当下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活动中,家庭的参与度都比较低,其教育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力求与家庭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学校和家庭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集体归属感,培育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青年。但是当下许多高校都忽略了联合家庭共同育人这一关键环节,尤其是在高校毕业典礼中。(3)高校毕业典礼缺乏中国特色。当前高校毕业典礼的内容和形式简单枯燥,缺乏吸引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国家十分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强调了优秀人才在我国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高校作为优秀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更应当主动担起完善自身建设的责任,这其中就包括完善高校中的毕业典礼建设。有美国学者谈到:“仪式为生活提供了一些固定的韵律,也同样支持并增强着你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你对生命的思考、与外界的联络、你生活的意义。”[3]高校毕业典礼是高校仪式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包含的内容和展现的形式都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充分发挥高校毕业典礼的积极作用,就要求高校努力探索和积极创新毕业典礼,如对入场仪式、典礼服装、典礼音乐等方面进行创新。由于毕业典礼是舶来品,我国高校举办毕业典礼的历程较短,因此,尽管有高校在尝试创新其毕业典礼的内容和形式,但是大多高校仍然是对国外毕业典礼的复制,如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穿学位服、拨流苏等。当前我国高校的毕业典礼,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缺乏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没有发挥文明古国的优点,没有较好地继承和利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消除程式化的倾向。

二、重视高校毕业典礼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理论价值。高校毕业典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育人成才、培育时代青年的重要途径。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高校毕业典礼金句往往都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价值。第一,有助于引领学生将这些理论思想内化于心,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洗涤,充实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三观。第二,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随高校毕业典礼内容的更新而更新,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性特点。高校毕业典礼的理论价值,包含着对大学精神的传扬、确证和创新。在传播大学精神的过程中,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指引和建设,也可以与时偕行地充实大学精神的内容。另一方面,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随着高校毕业典礼形式的不断创新而得到丰富发展,具有多元化特点。总之,高校毕业典礼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广泛,能够充盈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价值的理论体系,为全方位全过程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生提供时代性的价值遵循。(2)实践价值。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兴衰成败。因此,对青年进行积极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思想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的关键。而高校毕业典礼中所蕴含的思想在学生未来人生中会不断地发生作用,对学生的实际行动产生重要影响。如学生在学校中被激发和培养出来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逐渐转化为职业道德,并在学生的具体工作行动中体现出来。所以,高校教师和领导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当承担起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抓住机会,恰当发挥毕业典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价值,给学生一次深刻的“教育”,让学生在这场典礼中学会做人做事的要领,引导学生将这些要领外化于行,用以规范自己的行为,发展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青年。

三、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毕业典礼的内容

针对高校毕业典礼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路径思考。首先,强化学生在毕业典礼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形式让即将毕业的学生成为毕业典礼的主角。一方面,高校毕业典礼的策划可以多让即将毕业的学生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要,引导学生设计出他们想要的毕业典礼;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在毕业典礼的内容和程序上突出学生的主角地位。如可以借鉴国外毕业典礼的内容,结合我国高校具体实际创新性地举办毕业舞会,使得全体学生和老师都可以参与进来,而不是像毕业晚会那样大部分学生只能被动地当观众。从而进一步拉近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唤醒学生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恩、留恋,借机对学生进行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其次,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创新毕业典礼的内容和形式。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是实行时间较长的一种制度,相应地中国古代的学生也有“毕业典礼”,即加冠礼。古代的加冠礼十分隆重,在入场仪式、典礼服饰、典礼时间、典礼程序和典礼举办形式等方面的要求都十分严谨,其中的许多形式和内容饱含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对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后运用到今天的毕业典礼中,进而不断创新毕业典礼的内容和形式,形成中国特色的毕业典礼。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加毕业典礼对学生的吸引力,鼓舞学生领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做到文化自觉。最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建立“家庭-学校”协同育人机制。高校毕业典礼受到学生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与期待,一方面,高校应当不断完善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重视毕业典礼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确保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另一方面,高校应当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互通有无,向家长敞开怀抱,欢迎家长的参与,从而逐步建立健全家庭-学校协同育人机制,联动双方力量,发挥各自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实现学生的良性发展。此外,在借助高校毕业典礼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唯形式,也不能不要形式,要避免“说教式”的教育,要采用当下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内容去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四、结语

高校毕业典礼对于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走进青年一代的生活,了解青年一代的爱好和追求,在这个过程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有助于不断创新和完善毕业典礼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新时代,深入挖掘高校毕业典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任务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毕业典礼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权势中的部分等同关系——高等学校校长毕业典礼致辞的批评话语分析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虚位以待”为何让人感动
“虚位以待”的毕业典礼同样令人感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