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提升策略

2022-01-01 08:38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陈浩源
区域治理 2021年19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辅导员大学生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陈浩源

高校辅导员是与大学生群体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工作人员。辅导员的基本教育职责是利用个人教学工作和个人行为,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修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辅导员的个人职业道德水平,通过职业道德内涵体系的优化,使辅导员的个人专业素养符合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需求,才能让学生管理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分析

(一)管理层重视力度不足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程度低,日常管理工作不够专业,应受到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但在部分高等院校中,诸多管理者更加重视学科建设、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忽视了辅导员个人专业水平的提高。没有充分发挥出辅导员在教育队伍中的作用。辅导员这一岗位,在高校中不受重视,致使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不足,主动性较差。更有部分辅导员因此自尊心受挫,难以建立个人职业发展的信心。在当前高校中,存在辅导员数量不足且流动性大的问题。甚至有少数高校会将学科教育工作质量较差的教师,转化成为辅导员。此外,还有少数辅导员岗位是由工作量不大的学科教师兼任。在这样的环境中,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明显不足,专业化的岗位培训较为少见。高校管理层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力度不足,致使其岗前培训活动缺失,也让辅导员个人的岗位责任感缺失。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的工作模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懈怠管理的情况也时有出现。

(二)辅导员自身职业道德感弱

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水平提升,之所以是当前高校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因为许多辅导员的职业信念感不强,职业道德水平较弱。许多高校辅导员并未达到职业化与专业化的水平,与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目标相差较远。部分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有待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文情怀水平,并没有达到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榜样的高度。专业教育背景的缺失和政治理念的片面化,知识结构的单一化,让许多辅导员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力不从心,也无法为大学生提供他们期待的帮助。还有少数高校辅导员会因个人利益,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做出违反学校规定和国家道德标准的劣迹事件。

(三)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机制不足

高校辅导员的道德素养提升保障机制不足,影响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在高等教育出现大众化的全新教育形态下,辅导员不仅要完成个人的学科教育工作,还要做好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的教育工作,与学生在校期间的每一个环节密切相关。除了学科课程的引导,辅导员还要引导大学生了解个人就业创业信息。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学校和社会的日常规范,培养大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可谓是事无巨细。很多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过于繁杂,致使辅导员工作热情不足,职位疲惫感较强。与其他工作岗位相比,辅导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在各类繁杂的事件中奔波。较多的工作任务和较大的工作压力,使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感不断增强。加之辅导员的岗位认同感不强,岗位待遇有限,职称晋升福利不足,导致辅导员的个人成就感难以获取。要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一定要完善各类保障制度,给辅导员送去心理上的温暖和精神上的慰藉。

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提升策略分析

(一)加大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组织力度

高校的管理者要重视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领导的重视和学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力度的加大,体现在方方面面。学校要明确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其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突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明确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责任主体。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需要学校管理者坚持党的领导。在统一思想与认识的前提下,实施具有扶持性和倾斜性的政策,稳定校内的辅导员队伍,为辅导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提出明确的职业道德建设目标。学校管理者和党委工作人员要切实分析学校的教育需求,明确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将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融入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之中。从实际出发,制定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有关政策,明确每一位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发挥的作用、岗位职责和主要权利。更要提高一线辅导员的工作待遇和工作地位,根据倾斜政策的引导,让每一位辅导员在教育岗位上安心奉献自己。

其次,加大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资金支持。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落实,可以由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高校要重视国家网络培训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利用网络培训活动和线下专项培训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辅导员的专业培训活动日益多元化,满足辅导员个人工作的需求和个人工作价值目标实现的需求。定期定量地开展内容形式多样的师德培训活动,师德宣讲活动,促进辅导员交流思想,分享经验,让越来越多的辅导员爱岗敬业。

最后,合理安排辅导员的工作。辅导员的工作繁多,致使其心态疲惫。在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合理配置辅导员数额,明确每一位辅导员的岗位职责。细化辅导员的一线工作需求,让每一位辅导员确定个人班主任身份、思想政治教育者身份和专业学科教师身份。平衡好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强度,保证其合理的休息时间,才能让德育工作和学科教育工作双管齐下。在此过程中,还要重视辅导员个人待遇和专业课教师待遇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差距,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让人际氛围更加和谐,才能开发每一位高校辅导员的潜能,激发职业荣誉感。

(二)坚定辅导员个人职业信念

在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责任感,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敬业,才是最终的目的。强化辅导员对其岗位的认知,让他们了解育人的重要责任,才能保证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质量达标。

组织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每一位高校辅导员都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参与者、接班人的塑造者,认识到个人肩上崇高的教育责任。不断加深对辅导员这一职位重要性的认知,在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同样重新认知自己,完善个人职业能力。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辅导员与大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探究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能够获得无限的乐趣。在共同成长的过程中,辅导员也会得到来自学生的反馈,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为师者要为每一位大学生考虑周全,在为大学生考虑的过程中,辅导员的思想境界水平也在提升,岗位实践活动中,辅导员个人所获得的磨练是多种多样的。不仅锻炼个人意志,还能提升道德修养水平。

(三)完善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机制

完善辅导员的激励制度和评价制度,对于辅导员个人成长至关重要,也影响着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成果。

首先,从辅导员的选聘环节,做好辅导员的审核工作,并给予不同的薪资待遇。具有辅导员经验,且有丰富专业素养和技能的应聘者,应当获得较高的薪资待遇或更多的福利待遇。用这样的辅导员选聘方式,激励每一位辅导员不断进取,认真负责。

其次,在辅导员任教期间,学校可以结合辅导员的资格认证活动、业务培训活动、职称晋升活动成果,给予辅导员不同的奖励。像获得相关资格认证后,辅导员可以获得薪资加成。在完成业务培训并考核合格或优秀后,辅导员可以获得不同的物质奖励。在职称获取之后,辅导员可以获得更好的晋升机会。用在校期间的个人成长成果,作为激励辅导员的标准,有利于辅导员不断完善,自己学习新的思想,落实新的学生管理方法。

再次,学校还要关注辅导员职业道德考核。为辅导员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环境,组织各种有关活动,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养,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实施而服务。在辅导员就职期间,学校应当结合职业道德开展阶段性的考核。通过定量和定性考核的方式,了解每一位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并给予综合及客观的评价。

最后,学校要给予辅导员必要的人文关怀。每一位辅导员都有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学校内他们是学生管理者,是学校教育系统的辅导员。在个人家庭中,他们担任着丈夫、妻子、儿女等不同的角色,要完成自己的家庭责任。每一位辅导员,都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辅导员个人生活上的困难,也会影响其职业热情。学校党组织和工会,要加大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积极了解辅导员的工作困难和生活困难,在学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具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辅导员,能够通过个人出色的学生管理工作,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完成辅导员的工作任务。高校做好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是推进辅导员完成个人职业目标,拓展辅导员工作价值的重要实践。具有较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辅导员,能够在师生互动和学生管理工作中,传递坚定的理想信念,帮助大学生明确个人发展目标,优化高校学习氛围。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辅导员大学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