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遗产廊道对长江三峡廊道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启示*

2022-01-01 13:41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涂江琳
区域治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长江三峡廊道运河

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涂江琳

文化遗产保护起源于欧洲,现今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虽然我国在保护文化遗产的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于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处于探索阶段[1]。遗产廊道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大型线性文化景观保护探索,近年来逐渐被人们看重,故而应结合三峡库区具体情况,借鉴和学习国内外优秀遗产廊道建设经验,为长江三峡廊道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一、国外遗产廊道的经验启示

(一)伊利运河旅游基础设施的经验启示

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资源为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旅游资源,廊道景观以及沿线特色区域文化成为人们游览和探索廊道的旅游吸引物。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构建了慢行游憩系统和多层次解说系统,主要解说系统有三个要素:一是解说框架。通过对运河历史文化进行阐释,讲好运河故事。其核心主题为“美国的象征”,次级主题分别为“进步和力量”“连接和沟通”“发明和创造”“统一和多样”;二是解说媒介。根据受众不同需求,灵活采用视频播报、景区介绍手册、旅游杂志、高质量解说人员、智能软件和媒体广播等不同媒介,此外还可以通过廊道纪录片、节庆活动、文化活动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传播,以此增强解说效果;三是标识系统。伊利运河遗产廊道的标识多为黑色和蓝色,同时对出入口、解说牌和指示牌等进行了统一设计[2]。

我国对于景区文物解说的义务和责任没有明确的划分,对于解说的内容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在博物馆,纪念馆等地的解说设备配备不完善,解说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解说内容不贴切,造成部分游客旅游体验感不佳。对于长江三峡的物质或非物质遗产,应配备完善的解说系统,除了传统的历史情况简介,可以根据解说对象的差异介绍不同的解说版本,或者以场景再现的形式,使游客切身体会遗产的魅力。另外培训景区工作人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展示对推广对长江三峡廊道来说有一定的必要性。培训景区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以此树立景区口碑,强化游客旅游体验感;定期检查修复文物古迹,保证遗产遗迹的完整性,原真性;维护并加固景区公共设施建设,保持景区自然生态,推出露营、特色民宿等体验;设计特色导视系统,景点地图和景观小品等,让国内外游客都可以更深入了解长江三峡廊道的历史概况。

(二)美国黑石河峡谷生态治理的经验启示

作为“美国工业革命的诞生地”,黑石河峡谷的地区整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极富历史意义。为此,美国国家遗产廊道遗产委员会设立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关于黑石河峡谷国家遗产区保护及重塑的管理规划及措施[3]。政府在打造黑石河绿色廊道时强调了黑石河峡谷是连续的带状廊道;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河流水质,控制沿河废水的排放,增强污水处理效果,保持沿岸的绿色生态,使之成为供游客娱乐和休憩的地方[4]。

美国黑石河峡谷遗产廊道保持黑石河的自然生态的有效治理值得长江三峡借鉴,长江三峡廊道也可以植入廊道沿线特色民俗文化元素,建设集绿化、慢行系统和亲水平台于一体的生态岸坡,建设防洪排涝、水利工程系统,保存水利工程功能。首先对沿岸的自然岸坡、护岸、护坡现状基本情况进行调研,统计生态破坏、滑坡、崩岸及有潜在威胁的河岸;其次针对河岸的具体情况,开展维护工作,重点考虑渠化后库区波浪等的侵蚀影响;再者植入廊道沿线区域特色,设计绿化图案,观光慢行系统和有区域文化元素的亲水平台。借鉴黑石河峡谷经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净化水域,切实建设好绿化、慢行系统和亲水平台于一体的生态岸坡,打造长江三峡廊道美丽风光。

(三)加拿大里多运河保护模式的经验启示

里多运河同时受到三级保护。市政府在里多运河的保护工作中,尤其在遗产环境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加拿大公园局保护运河建筑和工程构造物和运河河床的考古遗址;安大略省通过立法规划邻近土地,处理文化遗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环境保护部门保护运河遗产内及其沿线的自然生物和湿地等;运河沿线市民也积极保护遗产廊道[5]。

长江三峡廊道涉及重庆市和湖北省,目前两者还未进行深入合作。可以借鉴里多运河多级多层次的管理经验,形成政府主导和群众监督的管理模式,以中央相关保护部门为核心,联合各省市相关部门,协调区县地方部门建立架构统一的发展平台,充分认识长江三峡廊道价值,注重遗产廊道的整体保护。此外,不同利益团体都应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廊道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工作人员制定合理的保护规范;投资方在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当地居民是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在传承当地民俗时,不仅是传承,还要保持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普通游客应做到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公物和尊重当地的风俗人情等[6]。

二、国内遗产廊道的经验启示

(一)茶马古道文旅融合的经验启示

茶马古道历史悠久,文化韵味浓厚,其沿途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的资源吸引了许多旅游爱好者。其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经验对长江三峡廊道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茶马古道博物馆》,由八个部分组成,介绍了茶马古道的概况,宣传和推广了普洱茶文化,系统地梳理了茶马古道的线路和重大历史事件[7],让游客可以花更少的时间体验更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区域特色。三峡库区有许多古文化遗存,应抓住发展长江国际旅游带的良好机遇,建立长江三峡廊道保护和开发的协调机制。重庆市和湖北省可以联合起来,借鉴茶马古道的经验做好长江三峡廊道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设计,梳理本地有关特色文化遗产资源,建立三峡遗产资源的资源库。将长江三峡廊道沿线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整合,构建以手工艺品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园或以沿线各民族特色为核心构建民俗体验性的主题乐园[1]。此外遗产廊道的保护方式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古迹静态的保护[8]。

(二)丝绸之路创新旅游方式的经验启示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丰富,其文化资源更是丰富多彩。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研究成果对长江三峡廊道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具有借鉴意义。作为文化大省的陕西省,对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利用已有多年的经验。文化遗产是古老的、严肃的、厚重的,文化遗产想要焕发出闪亮的光彩,必须要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如陕西的“网红”博物馆[9]。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廊道旅游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应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重现。使用虚拟成像等手段,复原展示那些有安全隐患或是已经遭到破坏的文化遗产[10]。三峡库区还有许许多多有价值却由于某些原因没有实体的物质遗产,他们都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复原。如博物馆开发沉浸式VR体验,重现文物历史,让游客体会历史文化遗产深层次的内涵。其次,旅游者可以有多种旅游体验模式,除了常见的观光游览、实景演出和项目互动等[11]。

(三)大运河申遗工作的经验启示

大运河沿线城市进行协同合作,特别是以沿线各城市为支点的申遗工作等,是对长江三峡廊道进行联合、整体保护与利用的成功经验。于2001年进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进入预备名单近20年的长江三峡,申遗还未成功。长江三峡主要涉及重庆市和湖北省,省市之间有条块分割,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跨省份的长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非常复杂,应借鉴大运河以沿线各城市为支点的申遗工作,建立健全湖北省、重庆市联合申遗协同机制,设立必要的办事机构、协调机制等;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完善申遗文本,颁布和实施相关规划和法规等申遗必备要件资料。

三、结语

长江三峡廊道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过程,应借鉴和学习国内外优秀遗产廊道建设经验。本文阐述了伊利运河建设旅游基础设施的经验、美国黑石河峡谷生态治理的经验、里多运河的保护模式、茶马古道文旅融合、丝绸之路创新旅游方式和大运河联合申遗的经验,以及他们对长江三峡廊道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作用。

猜你喜欢
长江三峡廊道运河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交运·长江三峡8号游轮开启首航
《长江三峡》比喻手法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