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运用的发展趋势*

2022-01-01 16:13苏州城市学院李忠
区域治理 2021年52期
关键词:空间创作材料

苏州城市学院 李忠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对材料的使用。莫里斯·科恩在《材料与科学工程基础》的前言中写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是材料,它们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而且扎根于我们的文化和思想邻域,事实上,材料与人类的出现和进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它们的名字已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至于我们常常认为它们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材料已经与食物、居住空间、能源和信息一起组成人类的基本资源。”人类的艺术设计及造物活动正是从选择材料和利用材料开始的。材料有许多种类,例如,来自于自然界的天然金属材料,植物界的竹、木、草、藤等,动物的骨、角、毛、皮天然有机材料,还有天然的无机材料花岗岩、大理石等石材和黏土,这些都是具有较高使用价值和人们喜爱使用的一类材料。此外,人类利用天然材料加工得到人造材料,例如,陶瓷、玻璃、金属、水泥、纸张以及橡胶、塑料、纤维等各种高分子材料,此外还有用各种原材料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等。人类从来没终止过寻求更好的材料,让材料具有更卓越的性质或新的功能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需要。

几万年前,人类只能对天然材料如兽骨、兽皮、树木、石头等进行粗加工,除此之外别无他物。陶是人类创造的第一种人造材料,也是最初的耐火材料,为以后铜、铁的冶炼提供了物质基础。陶是人类第一次有意识地创造发明自然界中没有并且具有全新性能的新材料,从此人类离开上天的赐予而进入自力创造材料的时代。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在国内外众多的地铁公共艺术墙中发现陶的身影。近代以来,人们除了发展钢铁材料以外,还进一步发展了金、银、铜、钛、铝、镁、钼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材料。20世纪人类进入新材料时代,20世纪前材料进步主要依靠人们经验积累,发展缓慢在于人们还没能对材料在科学上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缺乏科学对材料发展的指导。20世纪科学突破,成功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加速了人们对声、光、电、磁、热现象以及材料内部结构的认识,这既促使的多种新材料的诞生,也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科学引导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推动的双重作用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新材料,构成21世纪人类文明的基础。社会在不断进步,艺术也在不断发展,科技进步为地铁公共艺术墙的创作带来更多的创作媒介和表现手段,材料的演进对公共艺术墙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材料和工艺的不断创新,拓展了地铁公共艺术墙的表现领域,更从观念上打破了艺术与生活、艺术内部各种媒介手段的传统界限,强调材料质地本身的艺术表现力,并在地铁公共艺术墙中使不同材料自身的审美价值得以彰显,从而使观者除了依靠题材内容以外,更为直接地与不同媒介材料所构建、传达的审美信息进行交流,使公众在传统审美价值观的基础上将审美意识与情感认知的范畴大大延展开来。

材料媒介与地铁公共艺术墙的密切联系,是艺术家创造与公众心理同构视觉空间的前提,因为“材料本质隐含着人类心理对应的用构契机而成为人类创造艺术作品时的物化媒介”。艺术家通过材料的运用来传达对地铁空间环境的情感感知,并经过艺术加工,将材料的情感内质转化为视觉形象传达给公众,因此,地铁公共艺术墙与公众的交流就不仅仅是借助视觉图像本身或题材情节的叙述来完成,更多是通过直接的材质所带来的视觉愉悦和情感认知来达到与公众的心理认同。

艺术家在公共艺术墙所处的特定地铁空间环境综合因素中,选择适合的材料,或与空间对立统一或与空间互补、对比,使其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此时,材料在公共艺术墙的实现中变得主动,因材就画、因地制宜,使公共艺术墙在未实现图像信息之前就已具备了与地铁空间环境的内在同构,从而与公众达成审美共识。

材料因其质感的表现力直接影响公共艺术墙以及所处地铁空间环境的效果,因此,材料对于公共艺术墙和其所依附的地铁空间环境来说尤为重要。当然,对于材料的运用绝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艺术家在创作地铁公共艺术墙的时候,在解决材料技术问题的同时,还需要将所用材料的内质与外部特性(色彩、质地)等充分与公共艺术墙的题材内容、地铁空间环境融为一体,使材料的特质性得到情感的升华,这是公共艺术墙与环境一同构成完整空间的重要条件。

总之,材料可以激发艺术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也让公共艺术墙的表现力不仅体现在作品本身,材料作为连接艺术墙与地铁空间环境、公众的链条,通过艺术家对材料的艺术处理,通过公众的视觉经验和审美意识,最终完成整个地铁空间环境统一和谐的情感共识。

早期以石材、陶瓷、铜、铝、钢铁、玻璃、水泥等为代表的传统材料成为地铁公共艺术墙中常用的物质媒介,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关注传统材料以外的一些特殊物质,如声、光、电子计算技术等新材料、新媒介,并逐渐运用到当代地铁公共艺术墙的创作中。

当今,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材料或某一种单一材料,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和新材料、新媒介的注入成为当代地铁公共艺术墙材料运用的新态势。

一、传统材料的创新运用

地铁公共艺术墙对传统材料的创新表现主要体现在:不同材料的综合运用;同一种材料的不同工艺技术处理产生不同的变化和艺术效果;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因素使材料产生不同的视觉变化。

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性格和功能属性,所体现的物理物性也有所不同。例如,石与木不同,金属与陶瓷不同,即使同属石材的花岗岩与汉白玉,或者同属金属的青铜与不锈钢也都存在不同的形态、不同的物理结构、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材质肌理、不同的视觉特征和是否健康环保的不同物性。疏松与致密、夹杂与纯净、坚硬与柔软等诸多不同,对地铁公共艺术墙创作的成败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多种材料综合运用正是利用了材料的不同性格以及材质间的对比、协调关系达到的不一样的视觉、触觉和心理感受。材料综合运用的形式在地铁公共艺术墙的表现中最为广泛,它丰富了地铁公共艺术墙的表现形式,使观者从色、形、质等方面深入感受公共艺术墙的意蕴。相同材料不同工艺的运用在地铁公共艺术墙中并不鲜见,它是在充分了解和利用材料的某一特性的基础上,经过现代工艺技术的加工处理,改变其外部特征并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从而形成新鲜感,并使其产生新的视觉效果与触觉体验。笔者在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东大街站名为“匠人、匠心”的公共艺术墙创作实践中,运用玻璃为主体材料,采用雕刻、喷涂、着色等现代工艺,改变了玻璃的质感,与艺术墙所呈现的主题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用现代的艺术手法表现传统的内容题材,给公众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与站厅空间环境融为一体。改变公共艺术墙所处的地铁空间环境(光、位置、场景)等,使材料产生不同视觉变化,它不仅仅追求作品远观的视觉效果,还考虑到光线、色彩、明暗、位置变化作用下特殊的视觉效果。

二、材料工艺多元化、多样化

丰富多彩的材料使地铁公共艺术墙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各种材料本身的质感和所呈现的状态与艺术家的审美相结合,产生了极具个性与创造性的公共艺术作品,丰富了观赏者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当下,科技的高速发展为材料加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例如,金属加工中的锻造、浇铸成型、铸造、退火、淬火、雕刻、腐蚀、镶嵌、金银错等。而时代审美的需求变化正成为艺术家不断挖掘材料艺术表现力的源泉。当代地铁公共艺术墙的创作设计在材料的运用上正在突破材料的限制,开始向着材质多元化与工艺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此时,地铁公共艺术墙的美感表现对材质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石材、玻璃、陶瓷、金属、声、光、电、新媒体等诸多材料都已成为当代公共艺术墙的可选之材,这些传统和现代新材料的出现,以其丰富的材质感和技术工艺美感为地铁公共艺术墙的创作和设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正是现代的艺术造型观念和科学技术给地铁公共艺术墙的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无限的生机。各国艺术家们在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中拓展思路,不断创新实验,运用新材料,给公众带来新颖的视觉、触觉和心理体验。更重要的是,新材质的特殊美感渲染和烘托了地铁空间环境氛围,其表现力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特征。

三、新媒体艺术的介入

“新媒体艺术是跟随科技进步而产生的多样化、科技性的艺术表现手段,是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创作融入现代技术手段,将声、光、电、色、动效等作为创作媒介。从感官上说,促成了具视、听、触、味、嗅等多重感官体验的作品。从创作形式上来说,新媒体艺术博采众多艺术之长,是集图像、语言、文字、影像、声音、雕塑、装置、戏剧、建筑等一切可融合的、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新媒体艺术相比各类静态的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形式相比有着显著的动态性特征。同时,新媒体艺术自身所具备的交互性和公共性,与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不期而遇、一拍即合。因此,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多地受到艺术家的青睐,开始介入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之中,使地铁公共艺术在临场感、互动性、公共性上得到极大的拓展。在地铁公共艺术墙中,新媒体艺术往往与传统媒体艺术并存,彼此间相辅相成。笔者在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集散中心站名为“湖光山色”的公共艺术墙创作中,将光、电等数字媒体艺术与象征船帆的二维半装置艺术融合,动态地营造出了苏州太湖风光早晨、中午、傍晚的不同景色;在黄天荡站名为“科技之光”的创作中,把几何抽象形态的三维立体装置与空间结构柱、界面结合,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演绎出色彩丰富、绚丽的时空空间。所营造的虚拟场景伴随着匆匆而过的乘客,与之互动产生一种“沉浸感”,不断变幻的色彩引人遐想,犹如行进在“时空隧道”里一般,给乘客留下美好、愉悦的记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地铁站出入口,有一段黑白相间的楼梯,人们上下楼梯时可以奏出音乐,来来往往的人们每上下一级阶梯,就如同弹奏钢琴一般一个个音符在耳边响起,此时此刻,每位地铁乘客都是作曲家、演奏师。这段富有创意、别有情趣的楼梯,为人们在出行的路途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带来了乐趣。这样的地铁公共艺术在一定意义上也改变了乘客的行为方式,体现了公众参与、自由体验的公共艺术本质。

四、安全、健康的环保理念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对自然的保护和人类自身的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地铁公共艺术墙创作以及材料的选择过程中秉持安全、健康、环保的理念已成为共识。地铁公共艺术墙与地铁公共空间是一个整体的空间环境,其设计、制作、施工的过程中应从安全、健康、环保的角度去思考,从材料的物理、物性等角度去选用材料,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

五、总结

地铁公共艺术墙与其所处的地铁公共空间环境是一体的,受到其公共性特质的制约,在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上应满足三个需求:安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因此,在满足公共性需求的前提下去选择材料、使用材料才是根本。

材料是进行艺术表现的重要物质手段,极大地影响着地铁公共艺术作品的最终效果。如何在安全、健康环保理念下正确地运用材料,是地铁公共艺术创作成败的关键。除了要掌握公共艺术墙创作所运用材料的物理物性和审美属性,了解不同材料所表现出的不同文化寓意,还要对传统材料创新运用,对不同材质、不同工艺综合应用,注重新材料、新媒介和高科技的运用,紧紧把握材料在地铁公共艺术创作中应体现出的时代气息。

猜你喜欢
空间创作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一墙之隔》创作谈
最美材料人
材料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