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2022-01-01 17:43山西省泽州县林业局卢向峰
区域治理 2021年28期
关键词:林带树种绿化

山西省泽州县林业局 卢向峰

泽州县境内建设的晋阳、长晋、晋焦、晋济、环城等高速公路和陵沁、晋高、207国道等一、二级路和其他等级公路近千公里,而且随着晋城主城区外扩、村村通、旅游公路、绿道等公路的兴起,泽州县的公路建设又进入一个新的高潮,等级公路里程逐年增多。

公路建设虽然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群众出行,但同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追求方便、快捷、安全、畅通的通行效果,难免会对公路沿线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的同时也不够美观。为了修复和改善新建道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让通道建成后不仅是路通了,还要成为一条条景观通道,通道绿化项目作为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被提上重要日程,与通道建设同步规划、同时建设。

山西省政府在2006年就提出身边增绿“六大造林绿化工程”,通道绿化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大力实施,全省各地的通道绿化林带建设已经初见成效,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对通道绿化林带建设和管理有一些思考,现总结如下:

一、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建设的必要性

(1)通道绿化林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路内部绿化的一种向外的扩展和延升,是公路建设完成后完善周边环境的重要手段。搞好通道绿化林带建设对于泽州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通道林带增加了泽州县通道绿化的厚重感、延伸性,让过往的行人得到美的享受,在林带中穿行给人以安祥、和平之感,能够很好地消除旅途中的疲劳。

(3)通道绿化林带不仅能对泽州县境内公路起到稳固路基、保护路面、美化路容、引导通行、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等作用,更可以有效地降低公路沿线通行车辆产生的噪音。

(4)通道绿化林带建设还能起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持泽州县交通沿线生态平衡的作用。

(5)通道绿化林带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景观效应,在绿化林带建设过程中可以就地形造林、造景,突出地方特色,对泽州县交通沿线绿化美化、快速提升泽州对外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6)通道绿化林带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结合通道绿化种植经济林、用材林等或在林带中发展林业下林,如种植中药材、发展林下养殖等立体农业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形成特色产业,带动通道沿线周边村民增收。

二、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建设的原则

(1)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建设与泽州县的通道建设是相互补充的,两者协同共生成为一体。在泽州县基本做到了“路修到哪里、树就种到哪里”,形成一个良好的通道绿化生态系统。

(2)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建设进程中,我们严格遵循“以绿为化主、以美化为辅;以种植本地乡土的高大乔木树种为主、以点缀一些好养护管理的花灌木为辅;以种植速生的阔叶树种为主、以常绿的针叶树为辅”的基本原则。

(3)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考虑要满足公路的通道使用功能要求,不能因为绿化影响驾驶员视线,对车辆出行造成不便或留下隐患。在此基础上还要综合考虑绿化林带的防护、去污、引导、过渡、防眩、缓冲、遮蔽、隔离等改善公路沿线环境和引导视线的辅助功能。

(4)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通道沿线周边的自然景观和泽州县的人文景观相互结合、融合,把无生命的建筑景观和有生命的绿化景观有机结合起来。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泽州县境内的环城高速通道绿化林带建设就结合当地特色,设置了泽州红、核桃湾、红果沟、海霖寺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点,提升了通道绿化的档次和美感。

(5)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建设过程中,我们本着“尽量不占耕地或者少占耕地”的原则,从设计阶段就做到因地绿化、就势造林。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耕地保护更加严格,在绿化林带建设时,泽州县更是科学规划,合理造林、造景,在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的基础上,达到通道绿化效果。

三、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建设的树种选择和配置

(1)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树种选择以病虫害少、能够长期起到绿化效果、耐土地瘠薄、耐干旱、树型优美、树冠较大、枝叶繁密、根系深、不易倒覆的速生树种为主,如毛白杨、速生杨、垂柳、樟河柳、国槐、刺槐、香花槐、油松、雪松、蜀桧、侧柏等乡土树种和本地苗木。

(2)泽州县通绿化林带树种的选择,在同一条路的一定视觉区域内,通常采用同一树种、同一规格、同一株距、同一行距,达到好规划、好运苗,以更利于种植和养护,使绿化工程整齐、庄重。

(3)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树种的选择,一般先确定2~4个主栽的乡土树种和3~5个搭配的辅助树种。通道绿化以主栽树种搭起骨架,以辅助树来进行调色、增彩、扩展。综合考虑土生、速生、长寿、先锋、抗性、边缘、防护、地被、垂直绿化等特性,确定栽植树种。

(4)泽州县通道绿化树种以适合通道沿线栽植的乡土树种为主,以适合本地气候条件能正常生长和越冬的外来树种为辅,适时适地适树,适宜粗放管理。乔灌花草结合,以阔叶乔木和灌木为主、花草以为辅。常绿与落叶树种结合,绿色与彩色结合,防护林与经济林相结合,以栽植生态树种为主。

(5)泽州县在通道绿化林带建设中,主要根据植物色泽与四季变化,进行科学设计、合理搭配,最终达到通道沿线“绿色遮挡、彩色点缀、色彩丰富、和谐美观”的效果,充分展示泽州县公路沿线的生机和活力。泽州县通道林带建设中常用的有色观赏树种有黄杨、红叶小檗、红叶李、石楠、火炬等观叶树种;山桃、山杏、紫薇、合欢、连翘、榆叶梅、木槿等观花树种;油松、华山松、白皮松、雪松、侧柏、蜀桧等四季常绿树种。

四、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建设的基本要求

(1)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我们在起步阶段就会与新、改建公路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协调施工,全程监理严格验收。本着“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花草则花草”的基本原则进行设计规划。

(2)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设计要求:“每一条路的道路和绿化都是一个整体,也是泽州通道绿化系统的一部分,要统一进行规划,分段详细设计,结合实际做好具体施工”。对于部分地段需要人工造景的,要适应地形、气候、土质、通道横断面的自然条件,也可以借助当地的自然景观,充分利用通道两侧森林、果园等原有绿色基础进行加工。对于一些修路过程中破坏的山体和绿化条件不太好的地段,采取回土、打网喷泥浆的办法,可以考虑种一些花草、小灌木,起到遮丑的绿化效果。公路弯道外侧可利用乔木进行视线引导性种植,内侧只能种一些不影响视线的小灌木或花草。

(3)泽州县通道绿化施工采取向社会公开发包、引进专业公司建设的方式,管理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栽植和检查验收,严格实行林业工程项目“四制”,引进林业工程监理,不断创新通道绿化管理办法。

(4)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建设主要采用“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办法,认真做到“栽、管、护”有机结合。

(5)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建成后,在种植养护期由原建设单位进行管理,主要是保成活、见初效。一般两至三年后交由属地乡镇、村进行后期养护管理,主要是防火、防病虫害、防止毁林事件等,管理中经常开展除草、浇水、抚育等工作。

五、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的管理

(1)对通道绿化林带,泽州县要求属地乡镇、村定期给路树修枝整形,保持正常的冠幅,坚决防止把树冠剪成“光杆司令”。树下和景点种植的小灌木及花草,也要根据景观的需要,定期进行修剪和管理,增进路容路貌的美观,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发现病虫害后及时上报县林业局进行专业化防治,做到“治早、治小、治了”。

(2)目前为止,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管理还没有专门的管理经费,也没有专门的管理队伍,更没有专业的技术标准,通道绿化林带整体处于粗放型管理状态。有部分经济条件好的乡镇、村与环卫等部门一起进行管理,经常对林带进行除草、涂白、浇水、抚育,有的还进行补植、修剪等,保证了林带绿化的效果。

(3)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建设与农业生产有较大的矛盾,种树与种地的冲突较多,有的地方树种活了,可后期老百姓又想方设方把树去掉耕种田地,这种情况虽然是少数但也时有发生,当然其中一些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林农、林菜、林养等矛盾和后期管护不到位造成的。

(4)泽州县也尝试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进行了拉网管护,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不太理想。

总之,泽州县通道绿化林带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个难度较大的工作。大部分林带建起来以后,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泽州县也在不断探索林带的后期管护模式,但由于资金、队伍和林带建设涉及点多面广等困难,大部分通道绿化林带还是处于粗放型管理状态,有部分城效结合部的林带,交由园林绿化专业管理队进行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效果很好,也为我们下一步管理提供了成功的做法样本。

猜你喜欢
林带树种绿化
朱屺瞻《绿化都市》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不同配置乔灌混交林防风效益的风洞试验
树种的志向
闽南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下潺槁造林初步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
农田防护林规划的原则和依据基本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