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困境和解决措施*
——以贵州省水城县为例

2022-01-01 19:12西华师范大学冯查查周静秋黄雨馨
区域治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攻坚民族

西华师范大学 冯查查,周静秋,黄雨馨

2021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已实现脱贫攻坚,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现在需要做的是各部门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小康社会”的地基更加稳固,脱贫攻坚后仍要接续奋斗。少数民族地区属于脱贫攻坚深水区,在完成第一阶段的脱贫之后,普及新式教育的同时需要特别注意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不仅要让各少数民族享受到新时代的新生活,也要为其提供文化发展的“软环境”,提升我国综合文化的“硬实力”。所谓“文化软环境”,就是在经济发展中,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等“硬件”而言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教育氛围等,它可以为文化提供更好的传承环境和发展平台。

一、脱贫攻坚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

从技术培训到产业扶持,扶贫成果丰硕,但就少数民族脱贫而言,脱贫缺乏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参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千户苗寨把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到了极致,使其成为一个品牌、一种标杆,最大化生产要素禀赋,即生产资源的极致化利用。由此可知,文化的发展也需要聚合力,反之孤立、散漫的文化会因为其零散地分布形式而阻碍自身发展。近几年依附少数民族风情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项目数不胜数,成果颇丰,即使不是全国闻名,那也是近处周知的。

三明市是一个多民族散居地区,据统计,全市共有畲、回、苗、壮、满、蒙古、高山族等41个少数民族,市委、市政府按照“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示范带动、保护发展”的要求,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持续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古民居修缮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挖掘整理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描绘出了一幅山清、水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村容“整形”,建设美丽村寨,全面进行道路绿化、房屋外立面改造、房前屋后绿化等村庄容貌整治等。进行古居修缮,做“特色”乡村旅游,推出以“民俗风情、田园风光、生态休闲、文化旅游”为主题旅游线路。采取生态+旅游模式,助力脱贫攻坚,依托民俗旅游和古民居,打造以观光、采摘、垂钓等为主要形式的体验式观光休闲农业链条,带动乡村旅游,促进百姓增收致富。文旅融合,弘扬民族文化,举办重要节日活动,成立文化普查领导小组,收集整理畲族相关资料,编撰出版书籍保存,同时,聘请专业人员,对青水乡大腔戏、大腔傀儡戏、打黑狮进行节目编排,组织参加省市演出,不断培育规范民间艺术演出团体,提升文化传承水平。

这是有组织、有规划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那零散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什么样的呢?这是一种可预见的趋势—被普遍化。特色不在,谈何新颖!中华优秀主流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少数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抵抗融合之力,若没有科学的规划和清晰的目标,就会在融合之流中失去方向,进而逐渐被汉化,最终失去本民族的特征。国家提倡保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生命力和多样性,但少数民族文化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了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问题,进一步着眼于搬迁居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把促进全体少数民族共同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方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融合,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延展性、特色性更加充实、更具未来、更可持续。

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相对环境要求

语言是基础,温饱富足思传承。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同的社会环境孕育不同的文化,少数民族之所以叫少数,是相对于汉族来说人数较少,大部分历史文化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居住的地方较为偏远等,经过一代一代的发展,逐渐形成少数特色,文化发展的速度有限、可发展的深度也有限。就语言而言,若没有继承教学,将会错过最佳语言学习时期,语言学习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机制。少数民族语言大多没有书面记载,且记载文字晦涩难懂,若没有语言学习环境,没有交流对象,少数民族语言则极难进行传承与发展。然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教授是以语言为基础,接受者进一步参与学习,方能心领神会,弘扬特色文化精神的。所以,某一少数民族的文化学习环环相扣,即使是本族人员也未能完全继承本民族文化,非本族人员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学习少数民族文化遇到的困难则更多,且生活在现代化的社会,单纯的靠山吃山不再能满足少数民族的生存需求,他们要学会融入现代信息社会,要学习的东西更多,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基本生存资料的获取会比本族文化的传承更为迫切。调研过程中我们得知,现阶段除特别重要的场合外,较多的少数民族都是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即使是两个同样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交流也是普通话,并且少数民族有关活动的举办也日渐稀少,40~50岁及以上的人群举办较多,近几年除了重要活动外,都不怎么举办了,年轻人在外务工,老人没有精力筹划,参加的人也寥寥无几。

教育为重,交流为主。在今天的校园中,可以看到很多少数民族学生,一个少数民族的学生,想要学习,先要听懂老师的普通话,就目前而言,双语教学的老师在小学阶段或者更早的阶段,师资力量极度缺乏,少数民族上学的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无法理解,老师也不能和他们正常交流,家里提前教过普通话的学生会更好交流。现在其实很少有家庭不教孩子汉语,毕竟无论是交流还是学习都离不开汉语,但是这意味着孩子在学两门语言,甚至三年级以后还会学习英语,学习负担加大,自然会在各种语言的学习中有所偏重,会选择适用性更强的语言而淡化了本民族语言的使用。随着与外界接触的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学习氛围日渐薄弱,少数民族的语言似乎也变得“无用武之地”了,到沿海发达城市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情况更不容乐观。

三、扶贫与开发少数民族文化双管齐下的难点

首先,扶贫任务有主次之分,且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任务,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自身文化的特殊性,政府在扶贫时既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大力发展经济,同时还要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其目标难度提升,涉及的方方面面更加难以全面掌握和调控。

扶贫的主力军主要是汉族人,他们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知之甚少,团队缺少对地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总体来说就是人力资源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从而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和文化的共同发展。

其次,扶贫既要考虑到被扶贫者的意愿,又要兼顾扶贫进度,难免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还会遇到很多始料未及的事件。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有依靠自己努力和政策支持而实现脱贫致富的人,也有扶不起的阿斗,只等国家救济,所以在扶贫期间出现了“扶贫先扶志”的说法。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想要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而不是强加之下的屈服。调研结果显示,95%的少数民族更喜欢现在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甚至有近半数的居民表示不愿意深度学习本民族的文化及相关知识。在交流中我们得知其实大家都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没落的原因,但是鲜少有人愿意为之牺牲自我的时间和精力,权衡之下,还是自我发展更为重要。文化于我们而言是民族的根脉,作为少数民族,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守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根脉。

加之现今的水城县少数民族资源开发太过片面,缺少统一资源规划,出现地区间文化发展模式雷同,文化资源滥用,商业化文化旅游泛滥等现象,与水城少数民族特色的基本元素渐行渐远。在相近的两个特色旅游地,可以买到一模一样的特色产品,甚至是可以在淘宝搜索得到的批量产品,而且存在不同情况的加价宰客行为,手工的物品价格确实可以稍贵,但是确实达不到实际售出的价格那么高,且其中不乏打着手工产品的名义卖工业产品的商家。

游客的体验也仅限于走马观花,没有深入体会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及风俗价值,建议打造沉浸式体验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制作参与活动,激发游客的兴趣,拓展文化深度。

最后,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起也需要一个契机,在等待或者创造契机的时候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融入主流文化之中,在降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阻力的同时,会增加机遇和挑战,重燃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新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化会更加繁荣兴盛。这个时代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可以最大限度展示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点,不要因为融合而迷失方向,融合并不意味着全盘同化或一味模仿,而是不被时代文化所排挤又能凸显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

四、科学开发水城县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措施

第一,吸取经验教训,科学开发水城少数民族文化。从脱贫攻坚提出到现在,福建省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他们的独特发展道路,十八洞村的名字响亮至极;目前水城县的开发还属于粗放型的少数民族文化浅层发展,要转变发展方向走集约型道路,同时依靠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打出组合拳,科学规划,打造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品牌。同时,我们也要吸取民族资源开发中的教训,西江千户苗寨在开发中就出现了严重的民族文化变异现象,民族节日商业化、生活方式异化、民族信仰丧失、民俗文化庸俗化等问题严重。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时,要对民众进行正确引导,不能因为经济效益就肆意篡改民族节日、丧失民族信仰、丢失民族语言。

第二,适当调整水城县产业扶贫政策,调整少数民族扶贫地区现有产业结构。适量减少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政策上的投入力度,将重点转移到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建设。重视民族文化与教育的关联,将民族传统工艺融入学校教育,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舞蹈、音乐、传统服饰、手工艺品、结合民族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加强特色文化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特色文化的开发率和利用率,同时搭建特色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新平台,加大特色文化形成品牌的力度。

第三,强化专业特色人才的引进机制,加强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贵州是一个人口流失的大省,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发展的关键是人力资源,少数民族青壮年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中坚力量,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可加强民族干部培养以及引进少数民族专业特色人才,建构一支传承民族文化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在财政和扶贫资金的分配上更倾向于人口保留,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奠定群众基础。开展特色教育,提高政策留住的少数民族人员的相关特色文化素养,培养民族特色文化认同感,树立正确的少数民族文化观。加强与当地高校合作,建立长期的人才引进机制,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培养文化专业人才,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同时将高校的科研成果与当地的经济建设相结合,促进当地经济与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从粗放型转到集约型发展方式。开辟水城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实行易地搬迁扶贫政策,跨村镇整合全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有机结合各个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建构新的创新点,发挥整体规模效应,实现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链接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11月2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3]。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10月,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成立。

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7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开展2020年脱贫攻坚督查工作。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至此,中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截至2020年底,1800余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

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出炉,主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截至2014年底,中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攻坚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