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数字化创新发展 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2-01-01 19:49宝鸡市陈仓区委党校贾婷
区域治理 2021年34期
关键词:政务数字化数字

宝鸡市陈仓区委党校 贾婷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新兴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的更高阶段,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的运行方式也进入了全新模式,正在加速人类生产方式、社会交往等方式的变革,社会组织模式、治理方式也在随之改变。“加快数字化发展”已成为推动社会高速发展的引擎之一,在新的国际环境和现实条件下,数字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之必然。

一、推动数字化创新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数字化创新发展,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当今社会,随处可见数字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数字化生产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能否与数字化发展相适应、数字化发展的程度等都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前景。我们要建成现代化强国,就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充分释放我国数字化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牢牢把握时代主动权。

(二)推动数字化创新发展,是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链迅速发展,促使经济社会向数字化转型。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达35.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6.2%。数字化发展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或改变着传统经济的发展和运行模式。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未来数字产业化将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排头兵。

(三)推动数字化创新发展,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数字化转型将创造出人类智慧新生活。数字化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生活半径,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字化”的身影。云端、线上平台购物、线上办公、线上预约、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货币等的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人们可以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资讯、信息,可以快速有效的办理更多事务。

(四)推动数字化创新发展,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

数字化的发展,将更好地服务于民众,服务于事务和政务。数字化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各种事务的一键办理、一次性办理成为了可能,也使政府的服务更加精准、更加人性化;电商平台使各地各式产品实现共享,人们可以直接买到来自千里之外的产品;医疗卫生行业的数字化,也使群众的就医更加便捷;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9.7%,网络教育平台、各类兴趣课程的出现,也为教育资源均等化提供了强大助力。

二、数字化推动社会治理方式改变

社会治理模式在新的驱动力下,进一步走向开放化、多元化。信息共知、共享的时代下,公众除了传统的电视、报纸以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线上传播平台等多种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使得跨界融合进一步加强。政府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趋向多元化。

(一)数字化推进社会治理体制走向整体化

各部门的各类信息可以通过数字新技术进行“云”存储,从而实现权限范围内的信息共享。户籍系统、行政审批、医疗报销等多类信息联网联通,既方便了民众的生活,又有利于政府政务的协调统筹管理。

(二)数字化推进社会治理模式走向智慧化

旅游景点“e”时代,各地公共服务“e”时代,只需在手机上轻松一点,就能了解各类所需信息,直接在线预约、在线办理。数字平台不仅为居民提供了详细的活动指南、“设施地图”,还清晰标明了区域内的景点位置、主要特色,大屏幕上动态显示卫生间剩余数量等,使服务更加精细化、人性化。

(三)数字化推进社会治理过程走向快捷化

强大的数字化系统的支撑,使得群众可以在网上一键式办理各类事务,从原来的跑几次到现在的一次到位,有效解决了群众办理事务反复跑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政务服务质效,增强了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

三、数字化社会治理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数字化是现代政府发展的趋势与必然,也为政府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大数据研究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大数据推动社会治理的主要特点就是围绕数量庞大的有关数据资料开展信息的深度搜集、分析、整理和研究,进而归纳总结出相关规律和隐秘相关性。大数据并非无限存储,IDC《数据时代2025》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球一年产生的数据量是33ZB,到2025年,将增长到175ZB(1ZB约等于1.1万亿GB)。随着数据的迅猛增长,必然带来治理费用的增加及数据管理的难度,我们需要按照更高标准加快大数据的研究进程;大数据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其涵盖了计算机、统计、人文、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建设起强有力的高尖端人才队伍。

(二)网络信息领域的法律法规尚需完善

数据资源共享是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现代化的基础,网络资源丰富而庞杂,涉及多方领域,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相继出台,为保障数据安全及保护个人隐私等方面提供了相关法律依据,但相关个性化网络问题、特定领域内,如网络贷款、社区电商平台、电商快手、抖音等直播类新兴互联网服务领域的法律约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各个领域之间数据贯通与集成有待加强

社会治理智能化涉及多方面、多部门、多领域,信息量巨大、获取信息渠道也十分便捷,但就目前信息系统而言,绝大部分都不能达到完全共享,各部门、各领域之间信息基本垂直管理,跨系统、跨行业、跨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整合通道尚未形成,有效信息分散情况十分普遍,对信息的系统综合分析尚不能达到快速、准确、有效。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坚持“上下联动、逐级打通”的原则,利用大数据库,汇聚和传输各部门的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基层综合治理、市场有效监管、便民为民服务等多项数据有效对接,从而提升综合分析研判能力,达到信息互通,提高办事的有效性和便捷准确性。

(四)社会治理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和新的治理盲区

数字化时代,使民众的生活更加便利,但在信息快速获取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信息等多种信息泄露的风险。相关技术从业者能够从个人医疗、购物、登录网络平台等活动中,通过技术处理获得群众的隐藏数据。我们在畅享数字化社会治理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应该自觉预防、化解其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

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及建议

(一)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制度保障

一是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涉及社会治理的新型行业、领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二是在交易流通、开放共享、权属界定等要素市场流动中做出相关规范,确保公平共享、共同遵守、共同维护。三是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专项整治行动,从重处罚。在新兴领域探索行之有效的法律规范,切实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二)突破核心技术,加强数据风险管理

实现数字化创新发展,核心技术是关键。要不断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集中力量突破通信网络、集成电路、核心电子元器件、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等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把握数字化科技革新的主动权。当前社会信息公开透明度极高,民众获取资源的渠道众多,社会热点有很高的关注度,经常会成为舆论的焦点,有时负面社会问题会发酵成社会情绪,从而诱发社会风险。另外,在政府“政务云”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也有数据主权失控的风险。

(三)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推动数字政府建设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从“数字政府”到“智慧治理”,从“只进一扇门”到“最多跑一次”,使政府服务更加便民、贴心。一是打造全国一体化政务信息平台。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二是推进政务流程全面优化、系统再造。加快政府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推动政务事项同步分发、并联审批、协同办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实现扁平化管理和精准高效协同。三是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积极主动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改进政务服务模式、拓展政务服务功能。

(四)强化互联网思维,有效激发协同效应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强化互联网思维显得尤其重要。我们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应对新挑战,加强学习能力,加强工作中对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手段的学习;加强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在实现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之间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上想办法、出妙招;加大数据开放和数据共享力度,最大程度实现城市治理资源的大数据开发运用。

(五)完善多元治理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发生改变,政府不再是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唯一提供者,数字平台能助力更多的政府公共服务。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应该调动公众、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参与,从而打造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猜你喜欢
政务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数字看G20
政务微信,你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