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1-01 22:54郭旭红
青海民族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旅游

郭旭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在全国文旅方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把文化建设和文化自信分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本方略,为西部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与一体化发展趋势,是挖掘西部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撬动西部经济腾飞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是推动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重要选择[1],为西部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供参考和借鉴[2]。

一、西部地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条件分析

西部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奇异的地貌景观和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民族民俗文化、古朴悠远的历史文化以及地处“丝绸之路”的区位优势,自然景观与民族风情高度复合,二者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新时代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前景广阔。

(一)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

西部地区不仅有高原、雪山、沙漠等自然旅游资源,还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数量之巨、质量之高为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比拟,具有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天然优势。 目前, 西部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占全国的35%,联合国确定的人与生物圈项目10 个,占全国的50%;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0 个,占全国的34%;国家级森林公园58 个,占全国的20%;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 个,占全国的3l%;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个,占全国的3l%;具有群体规模、属国家级或享誉全国的资源种类近30 种[3]。 西部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表现出多样性、奇特性、神秘性,特别是典型的民族性、跨境性,使其呈现高度复合性与不可替代性。

凭借资源优势,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文化和旅游由互动走向融合的发展趋势凸显,呈现出多层面、多领域的互相融合,已开发出少数民族风情游、古城古镇休闲观光游、演出演艺体验游、红色旅游、节事节庆游等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形式。 如青海坐拥世界上独有的文化、旅游和生态资源,集文化名地、旅游净地、生态高地、地理极地、安全要地于一体。 青海省既有世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可西里和热贡艺术,也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天空之镜”、 最美六大草原之一:青海湖、茶卡盐湖景区和祁连大草原,还有国家5A 级旅游景区:青海湖风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和塔尔寺景区,既展示了青海蕴藏的独特历史文化内涵,彰显了地域文化魅力和影响力,又催生了旅游衍生产品,带动了配套服务业的共同发展,成为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二)政府政策引导下的多样化融合模式显著

西部地区兼具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优势,得力于政府政策引导的推动,融合发展较为迅速,不断衍生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展现了文化与旅游通过渗透、 延伸与重组等多元化融合方式,功能相互彰显、产业互为一体,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逐步形成西部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资源共享、技术渗透、功能互补、市场共生”多元融合路径下的多样化融合方式。 如青海积极践行国家生态文明理念,发挥民族、民俗、生态等优势,拓展“大美青海旅游净地”的文化底蕴,彰显文旅品牌的“增值”、金山银山的“价值”和绿水青山的“颜值”融合发展态势。 甘肃省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发挥边境风光优势,打造“一会一节”平台,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合作,融入“陆海新通道”建设,着力构建西部区域合作新格局,并且推进“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发展非遗扶贫、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 推动乡村振兴。 广西建设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防城港边境旅游实验区,探索旅游通关便利新举措,加强中越旅游交流合作,创新“旅游+”产业,助推边境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和重大项目建设, 构建跨境旅游合作新模式。新疆推进“旅游+金融”融合,助力跨境旅游、跨境金融,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依托“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推进南疆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和丝路文化、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推动边境地区和南疆旅游发展。 重庆市以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中心,以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抓手,促进了成渝地区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带动走廊内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成都市践行“两山理论”的发展理念,以川西林盘和特色镇(街区)为重要抓手,“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形成了“精品民宿、川西林盘、特色镇(街区)”互为支撑的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了民宿的增值效应、 川西林盘的生态效益、特色镇(街区)的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云南省构建“大滇西旅游环线”,以美丽县城、半山酒店、特色小镇为抓手,擦亮“普洱”金字招牌,促进了全域化、品质化、智慧化旅游康养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世界茶源 天赐普洱”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文旅融合特色产品丰富

在西部文旅融合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为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而旅游产业又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载体。 借助旅游平台,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文旅融合产品。 一是演出演艺类产品。 西部地区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演出演艺业奠定了重要基础,成功实现了民族歌舞和演艺业的结合,催生出众多享誉国内外的演出演艺作品,如广西桂林《印象·刘三姐》已成为广西旅游的活名片。 二是手工艺品。 极具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品,既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传又有现代创意, 既蕴含特色文化又包含旅游服务,彰显三大特色:生态优先,如青海的金麦穗和高原牦牛刺绣挂件、可可西里藏羚羊农民画等;工艺精湛,如“青绣+剪纸”“青绣+藏香”等;底蕴深厚,如青海的堆绣唐卡长卷, 展现了汉藏群众交流刺绣技艺,民族交流融合发展的繁荣景象。 三是民族节庆。 如云南石林彝族火把节,被誉为“东方狂欢节”,是中国西部地区最为隆重和最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 民族节庆的多样,为西部旅游提供了艺术载体,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目前,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已形成了五大旅游区:成渝旅游区初步形成了以成—渝为轴线, 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旅游以及城市休闲旅游为重点的旅游特色区域;泛湄公河旅游区初步形成了以昆明、桂林、贵阳为集聚与扩散中心, 以自然山水与民族风情文化旅游为重点的旅游特色区域;陕甘新旅游区初步形成了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丝绸之路世界遗产为发展轴线, 以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以及丝路风情旅游为重点的旅游特色区域;宁蒙旅游区则以银川、呼和浩特为集聚与扩散中心, 打造以宗教文化旅游与民族风情文化为重点的旅游特色区域;青藏旅游区也日渐形成了以西宁、拉萨为集聚与扩散中心,以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与民族风情旅游为重点的旅游特色区域。 随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文旅融合发展呈现许多潜力型旅游区。 例如,“西三角”(西安—成都—重庆)旅游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旅游区、呼包(头)银旅游区、丝绸之路世界遗产旅游区、青藏特色旅游区等,这些将成为我国未来最具潜力的国际型旅游潜力区[4]。

二、西部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困境

进入新时代,西部地区充分发挥生态、民族、民俗等资源优势,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融合发展模式,产生了“1+1>2”的聚合效应[5]。 但目前尚停留在一般性的结合层面, 融合还未摆脱资源束缚,缺乏深层次的体验型或创新型融合。 融合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融合深度不够与层次不高、融合中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仍未有效解决以及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制约着两大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阻碍了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加快形成[6]。

(一)文旅管理体制缺乏融合

管理体制缺乏融合是制约文旅融合发展的首要因素。 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是平行的两个部门,由于各自职责不同,导致沟通不畅。 文化管理部门管理文化场馆和娱乐场所,专注从文化建设的维度考虑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对于市场需求、文旅融合发展规划的思考, 缺少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旅游管理部门侧重于市场化运行、旅游服务,造成旅游发展缺乏文化资源的支撑而停滞于表面化的现状。 此外,文化旅游景区又分属于文物、宗教、文化、旅游、环境、国土资源等不同部门管理,经常难以沟通协调, 制约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由于种种体制制约,跨界融合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阻碍了融合的发展。 除了两大产业间的制度性壁垒之外,两大产业内部也存在机制障碍,包括企业之间的互动、上下游产业间互动以及区域间互动机制的障碍尚未消除。 这就造成观光旅游产品占绝大多数, 且大都属于以观光为主的初级旅游产品,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尚未真正找到融合的结合点,导致与开发相脱节,旅游缺乏灵魂。

(二)融合深度不够、层次不高

虽然西部文旅融合的种类较多, 但融合广度与深度均不足,缺乏创新意识。 高科技元素、文化创意在融合中的应用较少,产业链纵向延伸不充分。 工艺品、艺术作品表演、旅游产品等转化为文化产品的能力有限,缺少具有市场影响力及竞争力的融合精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融合产品形式有待多样化。 西部地区除甘肃嘉峪关的方特主题乐园、广西桂林的愚自乐园、云南西双版纳万达主题乐园、青海迷城旅游度假区、西安大唐芙蓉园等外,有些地区至今尚无一家文化旅游主题乐园。 二是产品开发模式较为单一。 西部有不少特色文化、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如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天龙屯堡古镇等,开发模式较为单一,产品大多停留在观光层面,缺乏体验性和特色;古镇、古寨里的民族歌舞、打跳等表演形式大同小异, 不能真正彰显民族文化的内涵与特色;名村名镇的旅游基本上是走走石板路、看看老房子、吃吃农家饭、住住农家屋、购购农家物的模式。 三是特色挖掘不够, 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不足。 在现有的文化旅游产品中,除了较有影响的演出演艺类注入较多创意元素外, 其他产品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包装打造营销出去,如历史遗迹、遗址甚至是古城、古镇多数停留于门票经济,在文化旅游景区出售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缺乏新意, 如何做出有特色、 有生命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是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四是度假休闲、康养类产品落后于发达省份。 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中,度假休闲、康养类占比较大,由观光向度假递进,是旅游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 然而,度假产品落后于沿海发达省份, 尚未满足消费分层升级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区度假旅游资源富集,乡村、生态、康养等主题众多,且各地区个性突出、组合理想,文旅融合发展潜力大。

(三)融合中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仍未有效解决

在西部地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 缺乏总体规划,无法科学解决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与此同时,政府、当地居民、旅游者、开发者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民族文化的传承、民俗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如何协调与解决同样突出。 在一些民族地区,由于过度开发或开发不善,民族文化资源正遭受破坏甚至濒临消失, 淳朴的民风民俗也发生变异。 如旅游兴盛的云南丽江大研古镇,过度开发导致真正的原住民所剩无几, 成为没有纳西族人的“空城”,外来文化对当地民族文化造成巨大冲击,纳西族的文艺文化、民居文化、信仰文化、服饰文化等民族文化正逐渐消失,纳西族先民智慧的结晶——“三眼井” 也被污染,“家家溪水绕户转, 户户垂杨赛江南”的独特古城风貌的保存面临较大的压力与挑战。另一方面, 民族地区较好的自然景观大多富有厚重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吸引游客前往的重要因素。 如民族地区的古建筑,既是一段历史的遗存,也是一个民族追溯既往文化的“活名片”。 在古城、古镇、古村落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保护不到位,使得一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建筑岌岌可危。 如2014 年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失火, 而2015 年大火又使得距今600多年的云南巍山明朝拱辰楼被烧毁。 如何有效化解旅游开发中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传承与商业化的博弈,实现开发和保护的双赢,是文化旅游融合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文旅融合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乏

1995 年中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人才强国、 科技创新的战略举措,这为做好西部地区文旅融合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然而,西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乏,引致融合发展内生力不足。 西部文旅融合质量的提升,迫切需要既有深厚文化知识素养又懂得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既深谙文化旅游产业内容,又具备丰富的产业运作及经营管理经验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018 年,西部地区个别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 万元,是中国经济最落后的地区,这导致人才外流, 西部的人才结构和人才数量都不能满足需求,缺乏高端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创意型人才、产品流通性及高级管理型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越来越少;文化和旅游融合项目的策划、中介经纪、市场营销、资本运营、企业管理、法律咨询等经营性人才体系基本空白;还存在本土人才合理使用和外来人才有效引进机制不畅的问题。

三、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

由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融合发展的起点和基础也不尽相同,要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关键是从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人文和自然景观、地缘资源等方面,挖掘和提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资源概念”的文化价值主题,走出一条独特的以民族文化为灵魂的旅游产业发展之路,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加快形成。 基于此,两大产业融合需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深度挖掘和创新文旅融合产品,重视文旅融合发展的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以及加快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

(一)加快文旅融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西部地区文化局和旅游局已经合并为文化和旅游厅。 这说明文旅融合发展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从管理和运行体制来看,存在着大量的行政垄断和部门分割现象,阻碍了两大产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文旅融合在本质上是产业创新过程,产业创新取决于体制机制创新的实践效果。 一是要积极推进产业管理体制改革。 无论是融合发展的趋势,还是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的要求,都呼唤传统文化管理体制和旅游管理体制从行政性“行业分层管理”走向面向统一市场的综合性大部制管理模式,构建文化和旅游部门协作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 在各州市、区县一级将文化局与广电局、体育局、旅游局合并,以减少政府机构职能交叉重复甚至冲突的弊端,逐步建立起协调统一、简洁高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二是要积极推进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监管政策及扶持政策的变革。 基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态性,地方政府需要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动态精简和整合现有政策,适时调整和创新政策。 根据各省区(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形势和趋势,应前瞻性地出台金融倾斜政策、产业投资政策、财政扶持政策等,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向文旅融合聚集。 三是加强区域产业规划整合,研究制定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 西部地区政府必须从国家层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编制科学合理的产融规划,制定融合标准,做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定位,为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构建平台,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四是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规划、项目投资、政策扶持、推广宣传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起相互支持、互动发展的工作协同机制,开拓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和市场空间。 例如,西部地区要促使国有文旅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时就要将文化资源的研究、 开发、挖掘与旅游产业发展一同规划、部署、安排。

(二)深度挖掘和创新文旅融合产品

针对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现状,“资源依赖型”特征突出,而要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应在继续深化资源型的同时,着力在主打特色型,发展创新型,完善体验型方面做文章,积极探索符合现代旅游发展规律,具有地域特色和亮点的文化旅游新业态,增强文化自信。 既有传统的“黄金之旅”,又有新辟“热门之旅”,更有为满足各种旅游爱好者需要的“特色之旅”,通过渗入文化意涵,契合多层次消费需求。 一是主打特色型。 通过深入挖掘独具特质的文化精髓,打造和凝练“专、奇、特”的精品,以呈现出民族文化的新时代风貌。 如以“交响丝路 如意甘肃”为主题,富含现代创意意境的敦煌舞《敦煌谣》《年年有鱼》《反弹琵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掖烙画、庆阳香包、剪纸艺术、兰州刻葫芦, 体现了甘肃文旅融合的丝绸之路元素。二是发展创新型。 通过创新,能够把传统文化本身的内在价值通过现代手法和创意元素完美地表现出来并为游客所接受。 如黄河中游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所在的河套灌区2019 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巴彦淖尔市探索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平台、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旅农融合发展新路子,开发牧家乐、农家乐、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观光科技园等新业态,打造具有河套特色的非遗小镇,实现了以创意引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丰富体验型。 游客主动体验的项目更激发游客热情,西部应在体验型旅游上下功夫,引入创意思维,将文化内涵活化于旅游过程中,将静态展示变动态体验,增强旅游的吸引力。 例如川渝两地共建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最大的特色是彰显了最古老的人类起源和民族起源的文化魅力,表现了对华夏源头的崇拜,具有文创意蕴的“智游天府”平台,实现了游客线上、线下的多元化体验。

(三)重视文旅融合发展的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两山”理论引领西部文旅融合发展, 以中华民族生态安全屏障为出发点,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纵深推进“环境革命”,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改变“慵懒散”现象,革除“等靠要”陋习,以“生态保护”为旅游开发的主旋律,坚持科学合理开发,避免过度娱乐化、商业化。 如四川省的“十大”文化旅游品牌,大九寨、大蜀道、茶马古道、大峨眉、大熊猫集中展现了绿色生态之美;大遗址、大灌区、大竹海、大贡嘎以及大香格里拉集中展现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精髓。 文旅融合开发的前提是做好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保护,保护和开发协调并重是文旅融合的根本方向。 如“丝路遗产”蕴含的文化信息是遗产的生命,保护好遗产意味着保护文化在旅游中的灵魂性。 青海省围绕“绿水青山·幸福西宁”的主题,以“一优两高”、绿色发展为主线, 探索精品体育赛事与地域特色文化的深度融合, 如“文峰碑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冰雪运动体验赛”, 带动绿色山地旅游和体育文化资源的联动发展,促进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四)加快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是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核心。 建设一支包含文化、旅游、科技、设计专业的专兼结合的人才队伍,整合文化、旅游教育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加强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学科建设,创新教育模式。 以西部地区民族大学为依托,建立文化和旅游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开设包括文化旅游规划、旅游商品设计、中介经纪、旅游心理学、市场营销、文化与旅游管理等在内的相关专业课程。 例如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二级学院,专门培养传承甘肃黄河文化特色传统手工艺的人才。 第二,要制定文化旅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积极引进文化旅游开发策划与设计高级专门人才,鼓励民族地区有关州市县的教育部门把初级人才培养纳入各级职业培训范畴,逐步形成多层次、立体型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员工持股激励、政府优惠政策等方式引进各类文旅人才。 例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华珍助推四川藏羌织绣与欧莱雅、植村秀、爱马仕、星巴克等国际品牌跨界合作,实现了由为国际大牌代工向艺术授权的成功转变。 西部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在人才强旅战略指导下,践行“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做到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依靠优秀人才建成西部文旅强省。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旅游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