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2022-01-01 20:15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高金芳薛大年
区域治理 2021年30期
关键词:旅游专业能力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高金芳,薛大年

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2+1”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2+1”人才培养目标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什么培养人?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的人才。在全球范围内,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旅游形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旅游产品只能通过现场体验才能实现,团队旅游越来越多的被小包价游、散客游、自驾游所代替,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应根据行业发展需要,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旅游市场的变化

新冠疫情从2020年到2021年持续的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社会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最为脆弱的就是旅游行业,长期处于停摆状态。根据防疫规定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的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旅游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一)旅游方式的改变

旅游是为了放飞心情、放松自我、陶冶情操,是一种享受,而前提是保障安全。经过疫情的冲击,人们对健康更加关注,需要的是一种健康的、安静的、放飞身体和心灵,融入大自然的体验式旅游活动,以往每到一处景点,人山人海,看景点就是看人头的场面,再也不是人们所希望的旅游方式。

(二)旅游距离的改变

受到当前国际疫情的影响,对“诗和远方”的追求不确定性显著增长,出境游停摆,国内游大多转向了定制游;根据《2020上半年度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疫情后,人们更愿意选择中短途的周边游,省内游、短距离的自驾游或者火车游。

(三)旅游主题的变化

短途旅游已成为目前旅游消费市场的主力。短距离深层次旅游,激发了人们对主题游览活动的热情,乡村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这些旅游具备更多的共同特点即目标明确、游客更倾向于有主题的定制活动。

(四)旅游形式的变化

现在旅游的形式不仅仅限于离开当地到旅游目的地,赏当地美景,品当地美食、住当地酒店,听当地戏曲、淘当地特产了。游客可以足不出户,在家就可线上品着美食,跟着导游云游全国美景,如:携程的“景区云旅游”、同程的“方洲联盟”、美团的“宅家云旅游”、淘宝的“云春游”抖音的“在家云游博物馆”等,通过现场直播、听着导游在视频中娓娓道来,在家云游五湖四海。

(五)消费方式的变化

聚餐一直是人们所喜爱的方式,中国人好客,善于交际,喜欢宴请亲朋好友,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原来的店内堂食变为上网点外卖,购买吃播网红食品,线上土特产。或者是配菜打包回家加工,这对酒店业尤其是大型酒店影响巨大。由于疫情,人员流动断崖式减少,酒店客房入住率更是雪上加霜。

三、旅游人才能力需求

为了应对旅游消费市场的变化,需要培养出适应当前形势下的旅游人才,可围绕以下几方面的能力进行提升。

(一)技术能力

旅游消费方式的改变,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旅游、AR观景、云逛展、直播数字经济的兴起,无接触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方式对从业者数字化新媒体的运用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在培育旅游专业人才方面需注重对学生新型技术能力的培养,AR技术的运用、图片的拍摄美化、视频的制作剪辑等技术能力的提升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得以体现。

(二)讲解能力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最重要的就是导游人员的讲解能力,如何才能在直播间吸引观众、留住观众、增加点播量。除了景点本身的资源吸引力外更需要直播人员良好的形象,幽默的语言、吸引观众的语音语调、临场的表现力、亲和力,才能赢得更多的观众,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同时维持景区的出镜率、使景区在游客心中留下美好印象,激发游客后期的出游动力。直播销售旅游商品更需要旅游人员的讲解能力和感染力,引导游客消费。

(三)创新能力

当今,国家号召尽量不出省、出省需报备的策略应对没有完全解除的新冠风险。而旅游的实现需要空间的转移活动,离开常住地到目的地获得体验,这个目的地的实现可通过乡村游、生态游、康养游、研学游等短途主题游活动。新型的主题体验旅游活动被消费者青睐,游客对出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旅游产品本身的价值及体验感。这就需要从业者具备发展的眼光,了解游客需求,挖掘旅游资源,创意旅游产品,线上线下融合,培养新型业态,创新宣传推广,引领消费需求。

(四)服务能力

疫情期间受压制的旅游需求将得到集中的释放,人们已经按耐不住出门的步伐,和亲友欢聚、呼吸新鲜空气,近亲大自然,而这就需要家庭陪伴式旅游服务,以家庭、亲友为单位组成的聚会式旅游、野外烧烤游、亲子采摘游等旅游形式。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服务水平和能力的要求更加精细,需要零缺陷高品质的旅游服务,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能力,多样化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

(五)营销能力

疫情后旅游市场经济表现为人民群众强烈的旅游需求和人员集中带来的防疫隐患之间的矛盾,节假日各大景点人满为患,但多数为自助游,周边游,客源是旅游企业根本,如何吸引并留住游客,必须要提供适应游客的消费方式,了解游客购买行为,影响购买决策的因素,如:文化、社会、个人、心理等因素及购买类型等,有针对性的开展营销。同时,对于现代旅游企业而言需要改变现状,以诚信营销来提升竞争力,树立企业形象,提升品牌影响力,保持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高职院校旅游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观念

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优秀的技能型应用人才。然而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更改变了旅游消费方式,旅游人才需求类型也随之发生变化。新媒体、互联网、信息化越来越被行业所需要。因此“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做到顺应市场需求的同时能灵活变通。1表示的是实习周期,一旦遇到疫情,和旅游专业相关的行业如:酒店、景区、旅行社都被按下了暂停键,学生根本没有实习的工作岗位,即使有也面临巨大的风险,教育主管部门也不允许学校派出实习学生,这时不能让学生休息在家,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要灵活,合理安排机动课程。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深度融入旅游专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符合时代对旅游专业人才需求发展趋势,是开展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根本性前提。在目前使用的“2+1”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理念和结构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一个以“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知识、技术能力、讲解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为核心的全新能力框架。按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专业选修、课程实训、实践教学,依照由简到难、由理论到实践的思路全面打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

(1)开设媒体信息课程,培养学生技术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和旅游行业人才需要,增设提高学生技术能力的《直播+电商》《摄影》课程,培养学生的网络运用能力,专业服务能力的《研学旅游》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开设“直播+电商”专业化课程,结合电子商务专业搭建平台,根据旅游专业特点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能力。

(2)增加实践课程学分,培养学生讲解能力。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体,收集整理资料,在老师的指引下撰写导游词,设计行程方案,进行展示,通过不断的训练、优化,提升学生的讲解能力。注重实操能力的培养,严格要求学生,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通过导游服务技能大赛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讲解能力。

(3)增加课程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在老师的引领下,创新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思路,增加课程的实践环节,如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设置旅游新媒体运营状况、线路设计;《全国导游基础课程》中设置手绘景区地图、旅游产品文化创意环节;《导游业务》课程中设计导游词创作、讲解环节;《旅游商品促销》课程中设置商品促销词等环节,结合新业态打开学生思路,激发思维火花,挖掘创新创作能力,引导思考动手动脑,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4)树立旅游工匠精神,增强职业服务意识。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灌输旅游工匠精神,将职业素养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方面增设《人际沟通技巧》《服务礼仪》等课程,树立职业服务意识,培养认真严谨的服务态度、实事求是的从业精神,旅游从业是一项服务工作,明确职业技能,把好质量关,给游客带来优质服务、增强顾客的体验感。树立爱岗敬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此外还应让学生到企业中实践,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感受职业熏陶,体验“工匠精神”的内涵,树立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5)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营销能力。根据疫情后旅游市场特点,行业需求,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环节增设《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以诚信为基础,培养学生业绩营销能力、策划营销能力、管理营销能力。业绩营销能力培养首先让学生熟悉热门旅行线路,让学生通过各种平台向朋友推销,积累经验,最终确销售目标,进行专业性展示,通过各种营销技巧,达到向陌生人推销;策划营销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产品分析能力和市场调研能力,了解受众需求,关注顾客潜在需求,结合市场调查进行线路设计,拓展市场空间,最终获得旅游企业认可;管理营销能力培养通过经典案例分析对学生管理技巧进行强化和完善,通过企业实践了解各工作流程和部门间的协调以及上下级关系的处理。

(三)革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虚拟技术水平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为适应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需要,旅游专业老师需革新理念,不能墨守成规,要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学会变通,改变教学模式,提高线上教学效果;同时也应根据形势的发展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旅游专业老师多年任教积累了丰富的旅游专业知识,但大多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新媒体并不了解,而信息专业的老师对旅游专业知识一窍不通,旅游管理专业和信息技术专业分属不同的学院,要达到沟通融合是非常不易的事,需要学校的政策支持,院领导牵头,加强学院之间、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达到教学融合的效果,针对性的培养既精通旅游专业知识,又精通计算机、新媒体知识的复合型跨界人才,才能为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四)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深化“产、教、学”融合

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旅游一线具有操作性强的人才,是一门具有相当高度实践价值的学科,因此产教融合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通过参与科研项目、行业峰会、专业座谈会等形式,构建“产、教、学”合作机制,多与企业和行业交流,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探讨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邀请旅游行业专家和管理人员参与校内教学,让学生了解行业最前沿的信息和技术要求;企业为师生提供实习培训的机会,通过真实的岗位环境,构建立体化的实践实训平台,培养技能;发现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作为旅游行业人才的输出方,应根据行业需求、合理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出一套科学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以满足新时代旅游行业的用人需求,提高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旅游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