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纺织学报第42卷总目次

2022-01-05 10:46
纺织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织物研究进展纳米

静电纺纳米纤维功能性纱线的研究进展

杨宇晨等(1-1)

丝素粉体/颜料复合体耐热真空升华色牢度提升机制

曹根阳等(2-1)

静电纺短纤维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张蓓蕾等(5-1)

生物3D打印用丝素蛋白基凝胶墨水的研究进展

姜雨淋等(11-1)

纺织品仿生结构生色

王晓辉等(12-1)

·针织物全流程平幅印染技术·

棉针织物漂白中铜配合物催化降解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

刘丽宾等(3-1)

平幅前处理对棉针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张滕家璐等(3-9)

锦纶/棉混纺织物的耐久无氟拒水整理

卢 雪等(3-14)

基于均匀化理论的小变形纬编针织物线圈形态有限元分析

吕常亮等(3-21)

金属配合物催化棉织物低温漂白研究进展

武守营等(3-27)

·生物基聚酯和聚酰胺纤维·

生物基聚酰胺56纤维的热降解动力学及其热解产物

杨婷婷等(4-1)

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织物的阻燃与三防一步法泡沫整理

李永贺等(4-8)

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王少博等(4-16)

生物基聚酰胺56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孙朝续等(4-26)

·纺织材料阻燃新技术·

碳点对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性能的影响

顾伟文等(7-1)

磷杂菲基共聚协效阻燃聚酰胺6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刘 可等(7-11)

阻燃涤纶/海藻酸钙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徐 凯等(7-19)

新型植酸基阻燃剂改性Lyocell纤维与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林生根等(7-25)

棉/粘胶混纺织物的阻燃抗菌整理

张姣姣等(7-31)

超支化磷酰胺在粘胶织物阻燃整理中的应用

张 超等(7-39)

·智能纤维与制品·

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用电活性纤维材料

方 剑等(9-1)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复合纤维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应用进展

荣 凯等(9-10)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氨酯梯度复合膜的温敏亲-疏水性及透湿性

杨 群等(9-17)

辐射降温纳米纤维医用防护服面料及传感系统集成

吴钦鑫等(9-24)

可穿戴足底压力监测系统研究进展

陈足娇等(9-31)

·纤维微塑料削减与可持续发展·

生活源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回收再利用体系的构建研究

杜欢政等(6-1)

纤维微塑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削减策略

周大旺等(6-8)

水环境中纤维微塑料去除技术研究展望

陈俊良等(6-18)

纤维微塑料在印染废水产排污环节的赋存特征

徐晨烨等(6-26)

合成纤维纺织品家庭洗涤释放纤维微塑料研究进展

韩其洋等(6-35)

·循环再生及生物可降解纤维·

生物基锦纶56和锦纶66的结构与吸放湿性能评价

王建明等(8-1)

生物基异己糖醇聚酯的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王亚宁等(8-8)

有色废弃聚酯的脱色与再利用研究进展

李艳艳等(8-17)

纺织工业典型污染物治理技术回顾

章耀鹏等(8-24)

废旧纺织品回收与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进展

汪少朋等(8-34)

·纤维原液着色关键技术及其产品·

基于分子模拟预判Lyocell纤维原液着色体系中溶剂的稳定性

靳 宏等(10-1)

自分散酞菁蓝15∶3的制备及其在粘胶纤维原液着色中的应用

宋伟广等(10-8)

原位法连续聚合聚酯/炭黑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邱志成等(10-15)

乌贼墨黑色素着色海藻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田 星等(10-22)

溶胶-凝胶法改性阻燃粘胶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马君志等(1-10)

可降解聚羟基乙酸低聚物改性聚酯的合成及其性能

靳琳琳等(1-16)

静电纺聚丙烯腈/线性酚醛树脂碳纳米纤维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

王 赫等(1-22)

并列复合纺丝孔道内流动组分的界面分布数值模拟

廖 壑等(1-30)

羊毛角蛋白在巯基乙酸胆碱中的溶解再生

袁久刚等(1-35)

聚乳酸-己内酯/纤维蛋白原纳米纤维基补片的制备与表征

杨 刚等(1-40)

含咪唑结构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

郑森森等(2-7)

柔性光子晶体结构生色膜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

王晓辉等(2-12)

纳米氧化钨复合棉纤维的制备及其光致变色性能

王玉婷等(2-21)

可连续化生产的电刺激响应型液晶纤维制备及其性能

盛明非等(2-27)

聚丙烯腈/羧基丁苯乳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郭雪松等(2-34)

丝素蛋白/磷酸八钙复合材料生物界面的蛋白质吸附和细胞响应

杨 亚等(2-41)

亚麻分层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增强热电复合材料性能

胡 静等(2-47)

基于海藻酸钠/磷虾蛋白的支架材料制备及其性能

殷聚辉等(2-53)

Si/TiO2复合碳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邢宇声等(3-36)

碳纳米管/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压电性能

张亦可等(3-44)

中空多孔异形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王慧云等(3-50)

兔毛基中空碳纤维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陈君妍等(3-56)

基于钛镁催化剂合成瓶用聚酯的动力学研究

关震宇等(3-64)

SiO2原位掺杂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成 悦等(3-71)

静电纺胶原/聚环氧乙烷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赵新哲等(4-33)

聚醚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并列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于金超等(4-42)

超吸水改性棉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谢婉婷等(4-48)

聚乙烯醇增强氯化聚乙烯-受阻酚阻尼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姜 生等(4-55)

导电聚苯胺/聚氨酯泡沫的制备及其压力传感性能

周歆如等(4-62)

氯离子协同增强十六氯铁酞菁/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降解性能

竺哲欣等(5-9)

聚乙烯醇/海藻酸钠/黄连素医用敷料制备及其性能

王春红等(5-16)

纤维素/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的流变性能

余美琼等(5-23)

空气过滤用高容尘膨体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刘朝军等(5-31)

基于静电纺丝的柔性各向异性应变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张 林等(5-38)

高原纤化Lyocell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黄 伟等(6-41)

热粘结复合纤维人造血管支架的制备及其性能

郭凤云等(6-46)

静电纺碳纳米管电阻式柔性湿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代 阳等(6-51)

锂离子电池液态GaSn自修复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陈 玉等(6-57)

表层静电植入与贴伏石墨烯的湿敏聚氨酯纤维制备及其性能

梁家豪等(6-63)

微胶囊化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在聚乳酸中的应用

文玉峰等(6-71)

不同分子质量丝素蛋白的分离与表征

丁梦瑶等(7-46)

木质素/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及其表征

阳 智等(7-54)

轻薄型取向碳纳米纤维膜的应变传感性能

闫 涛等(7-62)

谭艳君等(7-69)

酸-醇体系丝素蛋白水凝胶制备与性能表征

刘 浩等(8-41)

聚丙烯腈基Si/C/碳纳米管复合碳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储能性能

张亚茹等(8-49)

钴基分级多孔复合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叶成伟等(8-57)

多曲面喷头静电纺射流形成机制与成膜特性

权震震等(9-39)

二硫化钼/聚氨酯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光热转换性能

曹元鸣等(9-46)

电晕驻极熔喷聚丙烯驻极体非织造布的电荷捕获特性

高 猛等(9-52)

Lyocell纤维纺丝浆粕溶解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潘忆乐等(10-27)

星型无卤阻燃剂改性粘胶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何 聚等(10-34)

4种家蚕茧壳的结构与性能

薛如晶等(10-41)

芳纶纳米纤维改性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针刺毡的制备及其性能

刘强飞等(10-47)

改性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魏发云等(10-53)

含磷阻燃共聚酯的熔融增黏反应及其动力学

万苏影等(11-9)

纳米芳纶气凝胶纤维的制备与微观结构调控

陈 纤等(11-17)

清理加工过程对新疆机采棉品质的影响

吴艳琴等(11-24)

基于模型压缩与感受野增强的下茧实时检测

张印辉等(11-29)

纤维素/海藻酸钙共混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陈子晗等(12-15)

聚酯/二氧化硅/橙活性成分改性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黄效华等(12-21)

还原氧化石墨烯增强聚乳酸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王曙东等(12-28)

聚丙烯腈/BaTiO3复合纳米纤维过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贾 琳等(12-34)

热塑性聚氨酯/特氟龙无定形氟聚物超疏水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性能

许仕林等(12-42)

基于三维显微成像的毛竹横截面结构表征

陈海鸟等(12-49)

基于模糊多准则的涤纶低弹丝生产工艺参数优化

邵景峰等(1-46)

包缠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制备及其电学性能

马丽芸等(1-53)

涡流纺纱线的包缠加捻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陈美玉等(1-59)

基于可调张力装置的芳纶织物交织阻力研究

陈洁如等(1-67)

玻璃纤维/光敏树脂复合材料的3D打印及其力学性能

宋 星等(1-73)

乱针绣风格写意机绣产品的研发

温 润等(1-78)

基于图像的喷气涡流纺纱线捻度测试方法探讨

李 浩等(2-60)

环锭纺纱信息物理生产系统建模方法

殷士勇等(2-65)

涤纶/蚕丝机织心脏瓣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黄 笛等(2-74)

基于屈诱多形态力学测试的织物外观平整度表征

肖彩勤等(2-80)

基于Web的少梳经编色织物仿真与虚拟展示

刘海桑等(2-87)

织物与皮肤动态接触下的湿感觉阈限与强度评价

张昭华等(2-9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机织物密度均匀性检测

孟 朔等(2-101)

基于ABAQUS的筒状纬编针织物拉伸力学性能模拟

孙亚博等(2-107)

特殊外观结构赛络花式纱的后区牵伸及成纱结构分析

阮 丽等(3-77)

基于改进图像阈值分割算法的纱线疵点检测

李东洁等(3-82)

基于图像处理的织物保形性检测

唐千惠等(3-89)

针织面料凉爽性能的评价方法及其预测模型

杨 阳等(3-95)

中空咖啡碳聚酯纤维/棉混纺纬平针织物的服用性能

张陈恬等(3-102)

吻合口加固修补组件背衬面料的选择与防漏性能评价

蒋君莹等(4-69)

纯棉纱线合股数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左亚君等(4-74)

大小头筒状纬编针织物建模及其线圈长度逆向设计

胡旭东等(4-80)

六角形编织物的微观结构模拟

杨 鑫等(4-85)

股线与单纱捻系数比对粘胶股线性能的影响

倪 洁等(5-46)

纺织品单向导水性能测试方法分析

江燕婷等(5-51)

基于WebGL的纬编提花织物三维仿真

郑培晓等(5-59)

基于仿生学的冬季针织运动面料开发与性能评价

王 莉等(5-66)

全成形Y形三通管织物编织工艺设计

陈 曦等(5-73)

棉织物/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介电层柔性压力传感器制备

肖 渊等(5-79)

冲击波在陶瓷增强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织物及机织物复合材料中传递的表征

乔灿灿等(5-84)

原色与脱色牦牛绒精梳纯纺纱工艺研究

秦潇璇等(6-78)

牵伸对纱条条干不匀影响的模拟研究

贺雅勤等(6-85)

基于改进帧间差分法的经纱撞筘拥纱在线检测

夏旭文等(6-91)

新型冠状病毒防护口罩过滤效率测试标准比对

潘宏杰等(6-97)

基于光谱成像技术的织物光泽模糊综合评价

张建新等(6-106)

环锭纺及转杯纺和喷气涡流纺混色纱的纤维混合效果研究

杨瑞华等(7-76)

涤纶与芳纶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纱防刺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李凤艳等(7-82)

无缝成形产品工艺设计模型建立及其系统实现

沈颖乐等(7-89)

新型熔喷气流模头的设计与数值分析

王玉栋等(7-95)

循环加载处理对聚氯乙烯涂层膜材料蠕变性能的影响

汪泽幸等(7-101)

柔性伞衣织物的自由变形折叠建模及其充气机制研究

张思宇等(7-108)

长丝喂入位置对赛络纺包芯纱结构与性能影响

吴佳庆等(8-64)

基于切断称重法的细纱机牵伸区内纤维变速点分布研究

郭明华等(8-71)

基于一元二次函数的层联机织预制体细观结构表征

任丽冰等(8-76)

复合载荷下不同结构编织人工韧带的有限元分析

卢 俊等(8-84)

单经双纬组合全显色提花织物的结构交织平衡特征

陆爽怿等(9-59)

精梳涤纶条含量对涤纶针织物性能的影响

陈 可等(9-66)

动态调湿控温立体针织物拓扑优化设计

袁鲁宁等(9-70)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纱线嵌入位置和数量的优化配置

万振凯等(9-76)

基于自由转子的纱线扭矩的检测方法

洪 焱等(10-61)

模块组合全显色结构提花织物设计与仿色优化比较

张爱丹等(10-67)

高速列车地板用蜂窝夹芯结构复合材料隔声性能

胡侨乐等(10-75)

编织热密封组件的高温密封性能

刘俊立等(10-84)

空心锭包覆纺纱的顺向包缠作用特征

敖利民等(11-39)

模拟织造状态下的浆纱耐磨性能测试方法

郭 敏等(11-46)

经向T结构预制体成型关键技术

魏小玲等(11-51)

芳纶织物及其包容环的弹道冲击及数值模拟

牟浩蕾等(11-56)

基于总变差的织物疵点分割方法

刘国维等(11-64)

人工韧带疲劳测试装置设计及其耐疲劳性能评价

卢 俊等(11-71)

涤纶织物/聚氯乙烯-中空微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隔声性能

普丹丹等(11-77)

碳纤维/聚丙烯/聚乳酸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宋雪旸等(11-84)

基于Elasticsearch的纺纱生产数据追溯方法

王波波等(12-55)

纬排2比1纬二重渐变显色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彭 稀等(12-63)

基于图像技术的织物导湿性能测试方法

熊晶晶等(12-70)

经编全成形脖套的结构设计与工艺实现

邹亚男等(12-76)

三维六向编织SiC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其损伤机制

袁 琼等(12-81)

生物基锦纶56用抗静电纺丝油剂的复配及其对短纤维可纺性的影响

王 迎等(1-84)

活性染料/聚苯乙烯复合胶体微球的制备及其在桑蚕丝织物上的结构生色

鲁 鹏等(1-90)

采用激光扫描建模的筒子纱卷绕密度测量方法

周其洪等(1-96)

自熄性棉织物的喷涂辅助层层自组装法制备及其阻燃性能

曾凡鑫等(1-103)

高导电性铜/聚吡咯涂层羊毛织物的制备与表征

于 佳等(1-112)

织物紧度和抗皱整理工艺对纯棉机织物折皱回复性的影响

侯文双等(1-118)

有机溶剂对液体活性染料分散和水解稳定性影响的模拟研究

徐保律等(2-113)

基于锆-有机骨架的印染废水中Cr(VI)的荧光检测

管斌斌等(2-122)

高中空生物质活性碳纤维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程绿竹等(2-129)

磁控溅射纳米膜与不同纺织基材的结合牢度

刘明雪等(2-135)

粘胶基沸石咪唑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染料的脱色

娄娅娅等(2-142)

壳聚糖基杂化气凝胶对活性染料的吸附性能

何雪梅等(2-148)

原配色丝颜色预测模型

王玉娟等(2-156)

自交联氟化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

蔡 露等(2-161)

溶解刻蚀辅助构建棉织物超疏水表面

郝 尚等(2-168)

用低温界面聚合法制备多功能核壳结构热电织物

张雪飞等(2-174)

亚甲基丁二酸交联变性对淀粉浆料性能的影响

李 伟等(3-110)

基于机器视觉的单组分染液浓度快速检测方法

田宇航等(3-115)

高效无卤阻燃棉织物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

马亚男等(3-122)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性聚氨酯防水透湿涂层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丁子寒等(3-130)

稀土铝酸盐在面料上的发光性能

赵 欢等(3-136)

磁控溅射Ag/ZnO纳米薄膜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孟灵灵等(3-143)

毛纱上浆用丁二酸酐酰化明胶浆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杨雯静等(4-93)

牦牛绒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脱色体系工艺优化及其机制

潘佳俊等(4-101)

Ag6Si2O7/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性能

蒋文雯等(4-107)

乌拉草提取液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及其抗菌性能

王春红等(4-114)

钴酞菁与碳纳米管共修饰碳纤维织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张润可等(4-121)

自修复双层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玄武岩织物上的应用

刘淑强等(4-127)

生物基三组分自组装涂层构筑及其对苎麻织物的阻燃改性

王华清等(4-132)

基于Coloro色彩体系不同色深公式的颜色深度研究

晋 蕊等(5-90)

分散黄6GSL晶型与其分散体热稳定性的关系

王瑞丰等(5-96)

基于聚类算法和色彩网络的蝴蝶色彩分析及应用

任艳博等(5-103)

等离子体接枝丙烯酸改性聚丙烯腈导电纳米纤维纱线的制备

刘晓倩等(5-109)

银纳米线改性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赵永芳等(5-115)

染色纤维与色纺纱线间的颜色传递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袁 理等(5-122)

采用超声辅助-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废棉中的增塑剂

铁建成等(5-130)

基于聚多巴胺修饰的聚吡咯导电织物制备与应变传感性能

王晓菲等(6-114)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Ti3C2Tx)对棉针织物的功能整理及其性能分析

李一飞等(6-120)

液氨处理对锦纶/棉混纺织物性能的影响

张 华等(6-128)

膨胀石墨负载纳米铁的制备及其对水中Cr(Ⅵ)及染料的去除

田利强等(6-133)

棉织物的活性染料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

陈小文等(7-115)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改进遗传算法的织物智能配色

许雪梅(7-123)

家庭洗涤对免烫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郭 恒等(7-129)

织物表面导电线路喷射打印中微滴关键参数的视觉测量

徐 晋等(7-137)

黄麻纤维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优化及表征

崔启璐等(8-90)

负载纳米ZnO的聚氨酯/聚酯纤维发泡复合绵的制备及其性能

戴沈华等(8-96)

3D打印柔性服装面料的负离子功能整理及其性能

杨 露等(8-102)

超疏水棉织物制备及其在油水过滤分离中应用

李维斌等(8-109)

芳纶织物基界面光热蒸发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陈亚丽等(8-115)

水刺粘胶/聚苯胺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刘 锁等(8-122)

芳纶固载BiOBr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染色废水

张雨晗等(8-128)

菠萝叶纤维的超声波辅助化学脱胶工艺

何俊燕等(9-83)

非晶光子晶体结构色织物的制备及其数值模拟

朱小威等(9-90)

催化氧化皂洗在涤纶/棉织物一浴染色中的应用

张 帆等(9-97)

还原染料在石墨毡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还原

杨 卓等(9-104)

疏水体系中阳离子改性对棉/聚酰胺织物表面墨滴铺展的影响

李 畅等(9-112)

民族织锦的主色提取方法

苗沛源等(9-120)

预处理对棉织物免烫整理效果的影响

程 佩等(9-126)

双氧水/抗坏血酸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改性锦纶6织物及其性能

陈香香等(9-131)

纺织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方法

李 轲等(10-92)

光活化过硫酸钾体系下直接蓝15降解动力学及其降解机制

胡 倩等(10-99)

棉织物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阻燃整理

刘淑萍等(10-107)

疏水性导电聚吡咯整理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陈 莹等(10-115)

电雾化处理对羊毛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

周慧玲等(10-120)

还原氧化石墨烯涂层织物的电加热性能

虞茹芳等(10-126)

少/无氨氮助剂在活性染料深色印花中的应用

鲜永芳等(11-89)

应用均值漂移的印花面料交互式换色方法

胡 群等(11-97)

聚乙烯亚胺/植酸层层自组装阻燃涤/棉混纺织物制备及其性能

刘新华等(11-103)

柔性阻燃聚酰胺湿法涂层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陈智杰等(11-110)

退浆废水中自由基引发的聚乙烯醇交联沉淀研究

沈忱思等(11-117)

超声波处理对涤纶织物聚氨酯涂层中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影响

朱兰芳等(11-124)

织物喷雾上浆雾化质量评价

王博文等(12-90)

超临界CO2流体处理时间对二醋酯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朱维维等(12-97)

高含盐废水中TiO2复合光催化剂光降解甲基橙机制及性能

施敏慧等(12-103)

层层组装氧化石墨烯/聚吡咯涂层棉织物的电磁屏蔽性能

邹梨花等(12-111)

热湿处理对免烫羊毛织物保形性能的影响

黄宏博等(12-119)

基于图像的人体颈肩部三维模型构建

王 婷等(1-125)

基于数字化三维人体模型的旗袍定制设计

冀艳波等(1-133)

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Polo衫快速款式推荐系统

张 卓等(1-138)

全成形双层结构针织服装工艺模型研究与应用

詹必钦等(3-149)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Flexsim衬衣流水线仿真优化

张苏宁等(3-155)

女装衣身前浮余量与人体胸凸形态的关系

崔 文等(4-139)

旗袍个性定制和展示系统的交互设计

宋 莹(4-144)

基于意象尺度的男西装造型风格认知评价

李倩文等(4-14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三维人体扫描仪的选择

赵 倩等(4-155)

基于模块化划分的旗袍虚拟展示

江红霞等(5-138)

基于激光测量的机织服装起拱性客观评价

郑晓萍等(5-143)

电热防护手套研制及其在极端寒冷环境下的工效实验

王 璐等(5-150)

基于数量化理论I的男西装款式要素感性评价

李倩文等(5-155)

不同类型服装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

杜劲松等(5-162)

基于下肢运动特征的纬编无缝瑜伽裤结构设计

王伟荣等(6-140)

基于复杂网络提取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分类的服装领型研究

徐增波等(6-146)

室外高温环境下通风服装的传热模型与实验研究

赵敬德等(6-153)

医用防护服的热湿舒适性与人体疲劳度的关系

牛梦雨等(7-144)

风速对单双层着装状态下运动服针织面料湿阻的影响

王利君等(7-151)

电动自行车骑行防寒服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郑 晴等(7-158)

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用户下装搭配推荐

杨争妍等(7-164)

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智能盲人服设计

金 鹏等(8-135)

老年行动模拟服在步态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田 苗等(8-144)

电加热高空清洁作业服研制与性能评价

柯 莹等(8-149)

婴幼儿可穿戴智能监测服装设计

唐 茜等(8-156)

滑雪内衣差异化需求多维度分析

张冰洁等(8-161)

新中式服装产品的消费需求与产品设计供给落差

刘红文等(8-167)

连体服衣下间隙特征指标的确定及其在服装合体性评价中的应用

王诗潭等(9-137)

基于人体动态特征的三维服装虚拟试穿技术

黎博文等(9-144)

基于四节点体温调节模型的睡眠系统舒适性预测

潘梦娇等(9-150)

服装色彩视错觉对身材感知的影响与机制

鲁 成等(10-132)

不同环境下个体通风服的制冷量

吴国珊等(10-139)

基于学习功能的人体模型表达与实现

季 勇等(10-146)

西服定制吊挂生产线的筛选秩序优化

谢子昂等(10-150)

基于改进边缘检测算法的服装款式识别

庹 武等(10-157)

新零售背景下服装销售渠道整合转型研究

韩曙光等(10-163)

基于服装风格的款式相似度算法

江 慧等(11-129)

基于网络关系模型的品牌女装配色解析

徐明慧等(11-137)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

何 琳等(11-143)

模块化生产模式下的服装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韩曙光等(11-151)

人体局部皮肤的气流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

张昭华等(12-125)

Voronoi图形在参数化服装造型构建中的应用

王 迪等(12-131)

基于模拟评分的服装推荐改进算法

江学为等(12-138)

空间连杆引纬机构柔性铰间隙动态特性研究

李 博等(1-145)

新型剑杆织机引纬机构的反求建模与运动学仿真

喻陈楠等(1-154)

经编机电子横移系统高速响应性的影响因素

郭威东等(1-162)

转杯纺纱器气流场形成机制的数值分析

史倩倩等(2-180)

服装面料静电吸附抓取转移电极板优化设计

刘立东等(2-185)

基于轴向运动悬臂梁理论的无缝内衣机织针横向振动特性研究

戴 宁等(2-193)

基于纬编针织物特性的静电吸附力模型

刘立东等(3-161)

基于统计能量分析的簇绒地毯织机高频噪声抑制

张子煜等(3-169)

针织纬编氨纶输送控制技术

彭来湖等(4-162)

纬编织造车间生产调度方法研究

周亚勤等(4-170)

棉纺精梳机钳板摆轴的动力学分析

李金键等(6-160)

基于剑杆织机改造的三维间隔机织物工艺设计

黄锦波等(6-166)

密绕线圈阵列结构对悬浮织针驱动性能的影响

李冬冬等(9-156)

基于模型预测的经编送经动态张力补偿系统设计

郑宝平等(9-163)

洛伦兹力磁悬浮织针驱动器设计与仿真

刘泽旭等(11-159)

辅助喷嘴结构对喷气织机异形筘内合成流场特征的影响

周浩邦等(11-166)

缝纫机器人对织物张力与位置的模糊阻抗控制

王晓华等(11-173)

棉纺精梳机钳板的变形及其应力分析

梁 灼等(12-145)

非均布热管换热器的流动及其传热性能

钱 淼等(12-151)

基于柔性薄膜传感器的服装压力检测仪研制

刘 杰等(12-159)

相变调温纺织品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陈云博等(1-167)

网状结构织物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杨 萍等(1-175)

树脂基纺织复合材料疲劳性能表征与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吕庆涛等(1-181)

服装面料自动抓取转移方法的研究进展

刘汉邦等(1-190)

聚合物基石墨烯复合纤维及其纺织品研究进展

姜兆辉等(3-175)

光诱导表面改性技术在织物阻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周颖雨等(3-181)

人体轮廓机器视觉检测算法的研究进展

冯文倩等(3-190)

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研究进展

陆振乾等(4-177)

服装松量设计及表征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张益洁等(4-184)

基于轮廓提取的缝纫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研究进展

吴柳波等(4-191)

导电复合纤维基柔性应变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汤 健等(5-168)

医用倒刺缝合线的研究进展

苏梦茹等(5-178)

三维针刺技术研究进展

陈小明等(5-185)

纺织品生态阻燃技术研究进展

骆晓蕾等(5-193)

热塑性聚合物阻燃抗熔滴研究现状

孙晨颖等(6-171)

剪切增稠液/纤维复合材料防弹性能的研究进展

张倩玉等(6-180)

喷墨打印导电墨水及其智能电子纺织品研究进展

王 航等(6-189)

液体冷却服研究进展及消防应用可行性研究

王小波等(6-198)

光导纤维在发光织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林文君等(7-169)

纤维素基有机-无机纳米光催化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水处理应用的研究进展

张婷婷等(7-175)

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周濛濛等(7-184)

纺织品着色用有机颜料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汪芬萍等(7-192)

高分子聚合物硬骨缺损修复材料研究进展

孙钰晟等(8-175)

抗低速冲击纺织复合材料头盔壳体研究进展

檀江涛等(8-185)

分散染料的细化分散及其对粒径影响研究进展

邱靖斯等(8-194)

纺织用抗菌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翟丽莎等(9-170)

基于高分子水凝胶的阻燃织物研究与应用进展

于志财等(9-180)

气凝胶材料在消防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蒋璐璐等(9-187)

医用防护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柳 洋等(9-195)

芳香族聚酰胺分离膜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

赖 星等(10-172)

高分子聚合物栓塞微球的研究进展

李 枫等(10-180)

低热辐射环境中消防服系统内热传递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文欢等(10-190)

静电纺纳米纤维光催化剂性能增强方法的研究进展

周园园等(11-179)

光动力抗菌技术在纺织品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志辉等(11-187)

面向织物疵点检测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吕文涛等(11-197)

界面光热转换水蒸发系统用纤维材料的研究进展

葛 灿等(12-166)

人造蜘蛛丝与仿蜘蛛丝纤维的研究进展

王松立等(12-174)

航天器用高性能纤维编织绳索研究进展

丁 许等(12-180)

金属-有机骨架光催化降解染料的研究进展

李 庆等(12-188)

棉花中异性纤维检测图像分割和边缘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任维佳等(12-196)

猜你喜欢
织物研究进展纳米
锰配合物催化加氢反应的研究进展
先进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丝绒织物》等103项纺织行业标准发布
再也不怕打针的纳米微针
神奇纳米纸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眼底成像前沿技术研究进展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