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血糖与眼表的影响

2022-01-08 07:01陈焓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22期
关键词:眼表泪膜泪液

陈焓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3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是糖尿病的一种类型,和老年白内障相似,但发病率更高,大多数患者均为两眼快速发病,几天内完全浑浊,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为主,可以重建白内障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眼皮和泪膜能力产生积极作用[1]。在进行超声乳化术的同时,采取何种方式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非常重要,不但会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也会影响术后康复情况[2]。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因血糖水平影响,容易引起患者机体炎症水平的升高,对其眼表造成一定影响,术后可能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如眼干涩、有异物感等,特别是对于合并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患者而言,情况会更加严重[3]。因此,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术时选择有效的血糖控制方案,对手术的顺利开展和预后效果非常关键[4]。该研究抽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分析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药物在其超声乳化术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抽样方式为患者划分成常规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常规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9~74岁,平均(59.11±2.88)岁;核硬度:2级15例,3级20例,4级15例;病程2~9年,平均(4.26±0.52)年。研究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8~75岁,平均(58.22±2.77)岁;核硬度:2级16例,3级22例,4级12例;病程3~8年,平均(4.17±0.8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病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与《中国眼科临床指南的质量评价》中的相关诊断标准[5-6];②无其他眼部疾病;③眼部无活动性炎症,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④自愿参加该研究,且该研究已获取有关部门审批;⑤顺利完成治疗、随访者。排除标准:①存在既往眼部手术者;②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者;④不配合研究者;⑤生理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⑥使用过影响泪液分泌和泪膜稳定性的药物者;⑦伴有高血压、全身结缔组织疾病者;⑧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⑨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术前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行治疗,具体操作:选择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J20150072),皮下注射,0.5~1.0 U/(kg·d),于餐前10 min内用药,1次/d。

研究组术前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对患者施以治疗,具体操作: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用药方式与常规组一致,在其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S20190041),皮下注射,0.2 U/(kg·d),1次/d。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8.33 mmol/L时,即可开展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均为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首先将结膜剪开,于结膜4 mm处,置入超声乳化刀于板层巩膜,潜行入透明胶角膜层下转变刀尖朝向晶状体表面,进入前房后注入粘弹剂,进行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超声乳化将皮质和晶状体核吸除,将人工晶状体使用配套的推注器置入囊袋,吸除粘弹剂。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术眼用药,4次/d。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血糖水平、眼表疾病指数、泪液和泪膜以及角膜情况进行分析。血糖水平涵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3项内容。眼表疾病指数以眼表疾病指数量表评分为准[7],通过患者手术前后表现进行评定,评定项目涵盖环境触发因素、眼表症状、视功能3个方面,分值0~100分,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眼表情况越优异。泪液、泪膜主要指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3方面。泪液分泌量:不足5 mm,属于干眼;介于5~10 mm之间,算少,介于15~30 mm之间,正常。泪膜破裂时间:荧光检测出黑斑时间不足10 s,不稳定;介于10~15 s,稳定;介于15~30 s,正常。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眼表疾病指数比较

血糖指标、眼表疾病指数方面,研究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眼表疾病指数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眼表疾病指数比较(±s)

组别常规组(n=50)研究组(n=50)t值P值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眼表疾病指数(分)用药前用药后用药前用药后用药前 术后1周9.44±1.28 9.48±1.31 0.154 0.877 7.29±0.41 5.87±0.55 14.636<0.001 11.28±1.48 11.26±1.50 0.067 0.946 8.83±0.72 7.50±0.67 9.562<0.001 36.11±10.22 36.33±10.32 0.107 0.914 29.88±4.11 24.55±2.22 8.068<0.001

2.2 两组患者泪液、泪膜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泪液、泪膜、角膜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泪液、泪膜、角膜情况比较(±s)

组别常规组(n=50)研究组(n=50)t值P值术前9.61±1.55 9.56±1.42 0.168 0.866泪液分泌量(mm) 泪膜破裂时间(s)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前术后1周 术后1个月8.51±1.41 12.22±1.66 12.044<0.001 8.88±1.77 11.88±1.69 9.185<0.001 10.33±1.66 10.22±1.33 0.365 0.715 7.41±1.42 9.99±1.56 8.648<0.001 8.51±1.51 11.88±1.55 11.012<0.001

3 讨论

伴随糖尿病患者人数的逐年增加,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人数也随之增长,临床对白内障的有效治疗方式为超声乳化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征[8-9]。超声乳化术常用方式为角巩膜缘切口术,能够减少手术对患者眼部的不利影响,减少眼内炎性应激反应[10-11]。相关研究表明,白内障患者自身血糖水平紊乱,眼表功能和角膜容易受到损伤,而合并糖尿病者该种情况更加严重,因此在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术治疗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方式,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进而提升患者眼表功能、减少角膜伤害[12-13]。同时,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时会因环境、心理以及生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进而增加患者机体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以及皮质醇等指标水平,引起患者血糖水平的大幅度上升,出现应激性高血糖,不仅会影响患者伤口的愈合,而且会增加其并发症发生率[14-15]。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属于胰岛素类似物,该药物比可溶性人胰岛素起效更快,但其持续时间较短,患者在手术应激反应与血糖水平不平稳的状态下,容易影响手术的顺利开展,对预后效果造成不良影响[16]。甘精胰岛素作为一种胰岛素类似物,其胰岛素双链分别取代一个甘氨酸,并增加两个精氨酸,其基团的增加,使药物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澄清,经皮下注射后,与人体偏中性环境融合形成甘精胰岛素细小沉淀,降低药物的释放速度,使其接近于人体胰岛素生理分泌状态,进而平稳有效地在24 h内对血糖水平予以控制[17-18]。王铮等[19]研究中显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期间,选择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用药,其空腹血糖为(9.49±1.20)mmol/L,餐后2 h血糖为(10.44±2.18)mmol/L,其数据与单纯应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组别相比存在明显优势;该次研究中,研究组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分别为(5.87±0.55)、(7.50±0.67)mmol/L,其数据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该研究在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方面的数据与王铮等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时选择联合用药,其疗效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使用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前,选择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方式对其血糖水平进行干预,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眼表泪膜泪液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正确使用人工泪液
眼表抗新生血管治疗眼红、眼干和眼涩立竿见影
短时间电脑屏幕阅读对大学生视功能和眼表的影响
改良护眼法对高原地区眼表感染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眼表热化学烧伤后重度睑球粘连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