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汤加减配合胰岛素泵及二甲双胍治疗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2022-01-08 07:01钟晓芳林增辉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22期
关键词:葛根芩湿热型汤加减

钟晓芳,林增辉

福建省龙岩市博爱医院糖尿病专科,福建 龙岩 361000

2型糖尿病在临床中也可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由于我国正处于老龄化社会从而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此疾病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感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这对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日常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严重影响[1]。药物干预是常用治疗措施,但西药治疗对肝肾等器官易产生影响,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机体可出现耐药性。中医治疗具有治疗安全性较高、效果确切等优势性,深得患者认可。在中医角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老年2型糖尿病属于老年消渴病范围,疾病的形成与脾胃功能紊乱、脾失健运、脾虚湿盛、湿浊内生、湿郁化热、湿热壅结胃肠等方面有所关联,针对胃肠湿热型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可选择葛根芩连汤加减进行干预,进而达到健脾益气、清热化湿、调节胃肠及活血化瘀的目的[2]。因此,该文就以2018年12月—2021年2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胃肠湿热型老年2型糖尿病40例患者开展不同方案对疾病进行干预,分析不同方案对疾病的干预效果与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该院胃肠湿热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选方法,将患者划分以下两组。比对组20例:女7例,男13例;平均年龄(71.87±1.03)岁;平均病程(5.12±0.34)年。探析组20例:女8例,男12例;平均年龄(71.90±1.05)岁;平均病程(5.13±0.35)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年龄高于60岁;②符合《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4]中关于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本人或家属对该次调研相关书面文件自愿签订;⑤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或更换治疗方案者;②存在严重传染性疾病者;③并发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④听力障碍者;⑤语言沟通障碍者;⑥存在酮症酸中毒或其他急性并发症者;⑦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者;⑧精神障碍者;⑨存在急性、慢性感染病变者。

1.2 方法

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等监测,开展降糖、降压、降脂、抗凝等药物的应用,并对其进行宣教,告知其降糖治疗的重要性,详细讲解2型糖尿病危害性、常见并发症、治疗期间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督促患者一定遵医嘱用药,以免摄入药物剂量过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还可引发低血糖情况,而摄入药物剂量不足达不到治疗目的。同时,为患者制订正确的饮食方案,控制糖分摄入,对于中药治疗的患者,需告知其不可摄入辛辣刺激、油腻等影响药效的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督促患者与家属认真执行,并指导其开展适度运动,从而增强体质,抑制相关并发症出现。

比对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予以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即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国药准字S20063004)强化治疗,1个月后,改二甲双胍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31104),0.5 g/次,2次/d,对患者血糖变化进行检测,从而调整二甲双胍缓释片药物剂量,维持治疗60 d。

探析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加减,应用中药为葛根15 g、黄芩10 g、黄连6 g、大黄3 g、白豆蔻10 g、薏苡仁20 g、陈皮10 g、赤芍15 g、知母9 g、女贞子15 g;对于口渴患者增加天花粉15 g、玉竹10 g;对于肢体无力患者增加白术15 g、淮山15 g、太子参9 g;对于肢体麻木患者增加桑枝15 g、鸡血藤10 g、威灵仙10 g;对于伴胸闷患者加丹参15 g、川芎15 g;伴腹痛者,加炒白芍15 g柔肝止痛。用1 000 mL水浸泡、熬制中药材,浓缩400 mL后,早晚平均服用200 mL。

对所有患者开展共90 d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状况进行观察与综合性分析,有效:患者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基本好转,血糖指标控制在标准范围值内;改善:患者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较治疗前好转85%以上,血糖指标接近标准范围值;无变化:患者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较治疗前好转85%以下,血糖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治疗有效=(有效例数+改善例数)/20×100.00%。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通过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查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观察在治疗期间,不同方案的治疗安全性。根据《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对胃肠湿热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头身困重、脘腹胀满、心烦胸闷、大便黏滞不爽方面进行评价,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重度为4分,各个症状评分综合为中医症候积分。应用日常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护理后的患者开展评价,每一项满分100分,日常生活质量越高则所得分值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度比较

探析组治疗有效度95.00%高于比对组的治疗有效度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段糖代谢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析组患者糖代谢水平低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段糖代谢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段糖代谢水平比较(±s)

组别餐前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比对组(n=20)探析组(n=20)t值P值13.15±3.12 13.14±3.11 0.010 0.992 8.33±1.58 6.50±1.32 3.975<0.001 16.95±4.50 16.98±4.51 0.021 0.983 8.99±1.66 6.98±1.58 4.146<0.001 10.95±2.51 10.96±2.52 0.013 0.990 7.41±0.35 6.65±0.24 8.009<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

探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比对组的35.00%,探析组治疗安全性高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n(%)]

2.4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探析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分]

组别头身困重脘腹胀满心烦胸闷大便黏滞不爽 中医症候积分比对组探析组t值P值2.25±0.41 1.00±0.15 12.805<0.001 2.27±0.42 0.91±0.12 13.924<0.001 2.15±0.30 1.12±0.19 12.972<0.001 2.36±0.36 1.10±0.17 14.152<0.001 9.03±1.49 4.13±0.63 13.546<0.001

2.5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探析组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态、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项目 比对组(n=20) 探析组(n=20) t值 P值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态精神健康85.21±3.22 85.25±3.24 85.33±3.31 84.11±2.98 84.15±3.00 85.19±3.10 85.25±3.15 85.35±3.32 91.56±5.15 91.58±5.17 91.60±5.20 91.62±5.21 91.65±5.25 91.70±5.29 92.00±5.36 91.89±5.14 4.676 4.640 4.549 5.596 5.547 4.748 4.855 4.780<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3 讨论

3.1 2型糖尿病临床特征

2型糖尿病多发病于成年,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导致患者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进而导致代谢障碍,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可对心脏、神经、血管及眼睛等器官产生危害[5-6]。通过临床相关数据得知: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2型糖尿病主要发病群体,而且此疾病具有发病隐匿、多脏器功能衰竭、血糖波动性大,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等特征[7]。中医研究者发现:临床就诊患者常见表现为胃肠湿热型老年2型糖尿病,这多与老年人群基础疾病多、饮食结构错误及器官功能衰竭等方面有关[8-9]。

3.2 中医角度看待2型糖尿病

老年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围,而中医治疗消渴历史悠久,中医对2型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按消渴论治有一定临床作用[10-11]。由于近年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有研究者提出老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多以脾胃功能紊乱、胃肠湿热、脾虚湿盛方面有所关联,老年患者脾胃运化能力减弱,饮食不节,脾运化功能失常、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聚久生痰,痰湿日久化热,积热内蕴,化燥伤津,燥热内生则发为消渴[12]。临床中,多见老年2型糖尿病体型肥胖患者,并存在大便黏滞不爽情况,这与中医认为“肥人多痰湿“体质、脾失运化有关[13]。

3.3 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原理

临床中,针对胃肠湿热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择葛根芩连汤加减方案进行干预,此方剂原方出自《伤寒论》,对痢疾、腹泻等疾病干预效果确切,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胃肠湿热型老年2型糖尿病可达到清热化湿、生津活络效果,对该病干预效果确切,而且中医治疗对患者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小,易获得患者认可与满意。葛根芩连汤加减方剂中的葛根入脾胃经,具有除阳明内热、升脾胃清阳之气作用;黄连与黄芩可达到清热燥湿效果,其中黄连以脾胃湿热为主,黄芩以中上焦湿热为主,葛根与黄连联合应用可对黄连燥性进行制约;大黄泻火通便、凉血解毒,配合白豆蔻、薏苡仁、陈皮燥湿健脾;赤芍清热散瘀;女贞子、知母具有滋阴润燥效果,各个中药材联合应用可发挥清热燥湿健脾、生津润燥、凉血化瘀等优势性。以现代药理学对葛根芩连汤加减进行分析,此治疗方案可改善人体肠道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的含量,而肠道菌群的改变对血糖代谢有着积极影响作用,黄连可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状况,黄连素也可降低慢性炎性反应,进而影响肠道免疫因子的表达,大黄中含有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等成分,可多靶点减低血糖水平,对胰岛素抵抗有着积极改善作用。

3.4 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优势

通过该项研究所得结果,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有效度95.00%高于常规方案的治疗有效度65.00%。田艳[14]在文中表明,应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患者有效性高达94.55%,高于应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有效性80.00%,这与该次研究所得结果较为接近。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应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患者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常规治疗方案(P<0.05);有相关文献指出:应用葛根芩连汤饮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还可改善患者机体不适症状,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改二甲双胍缓释片[15]。应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常规治疗方案的35.00%(P<0.05);应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安全性高于常规治疗方案。应用葛根芩连汤加减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常规治疗方案(P<0.05);应用葛根芩连汤加减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态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常规治疗方案(P<0.05)。充分突出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优势性与临床应用价值,可达到清热燥湿、生津活络作用,有效调节血糖,抑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进而抑制相关并发症出现。此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性与饮食、用药依从性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为此须加强糖尿病慢病管理,在治疗前先对患者进行宣教指导非常重要,告知其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仅可保证治疗安全性,还可提高治疗效果[16-17],而且保持正确、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可控制糖分、脂肪等物质的摄入量,这对稳控血糖非常重要,而且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对于其日常生活合理需求尽可能满足,确保其心理处于舒适状态,消除疑虑,提高治疗自信心与依从性,这对快速稳控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保证治疗效果等方面均有着积极影响[18]。

综上所述,胃肠湿热属于老年2型糖尿病的常见证型,可选择葛根芩连汤加减方案进行干预,不仅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而且中医症候积分较低,利于稳控患者血糖,有效控制病情,干预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进一步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符合临床治疗需求。

猜你喜欢
葛根芩湿热型汤加减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自拟消银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
葛根芩连丸UPLC指纹图谱建立及7种成分测定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的相关研究
葛根芩连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小儿腹泻的统计分析
理中汤加味寒温组方治疗虚寒兼湿热型胃痛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湿热型脂溢性脱发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