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患者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的影响分析

2022-01-08 09:20刘文静张晓东杨晓旭杜贵强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空心

刘文静,张晓东,杨晓旭,杜贵强

[1.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髋部损伤科,河南 郑州 450003;2.日照市中医医院骨伤三科,山东 日照276826]

股骨颈骨折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病群体中以老年人居多,股骨颈骨折会涉及到人体的活动功能,部分患者由于关节活动功能缺失导致长时间卧床,会诱发深静脉血栓、褥疮、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2]。既往临床多通过动力髋螺钉固定、牵引固定等方式治疗,但均会影响对股骨颈的血供而降低治疗效果。当前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仍在应用,但其临床疗效具有不确定性,致使临床推广受到限制[3]。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能使患者得到快速恢复、且并发症少,但需要对假关节定期修复,因而影响临床推广,该术式对于高龄患者不够理想[4]。空心钉治疗由于具有损伤小、并发症、骨折愈合率高等优势,容易被临床采用。本文对患者应用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并将其有效性及对Harris 评分的影响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治疗的60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依据采用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45~81岁,平均(63.7±2.4)岁;均为单侧骨折,其中左侧骨折17 例,右侧骨折13 例;Garden 分型:Ⅰ~Ⅱ型16 例,Ⅲ~Ⅳ型14 例。研究组男性19例,女性11 例;年龄43~82 岁,平均(63.5±2.6)岁;均为单侧骨折,其中左侧骨折18 例,右侧骨折12 例;Garden 分型:Ⅰ~Ⅱ型17 例,Ⅲ~Ⅳ型13 例。纳入标准:①入院后完善影像学诊断等各相关检查,结合临床确诊为股骨颈骨折[5];②均为非陈旧性骨折;③均无心、肝、肺、肾等脏器及血液循环系统功能障碍;④无精神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参与本研究前已存在髋关节功能不全;②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手术治疗方式等存在禁忌;③骨折类型为病理性股骨折;④机体状况对手术治疗不耐受;⑤患侧存在既往手术史。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依据每位患者具体状况选取局部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协助患者侧卧位将患侧暴露,通过前外侧切口人路法将皮肤、组织、深筋膜层依次切开,将关节囊以T 型切口切开予以截骨,并修整截骨面选适宜的假体置入,在关节腔留置引流导管、缝合缝伤口[6-7]。

1.2.2 研究组 采用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患者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协助患者仰卧位,借助复位床让患肢内旋15°并外展30°牵引复位,借助C 型臂透视,骨折复位后固定。对小粗隆水平处消毒铺巾,借助透视机紧贴股骨颈前方皮质在股骨头中部插入l 号导针,确保导针跟股骨呈130°~140°夹角、倾角15°;借助透视在大粗隆下方约3 cm 处,在股骨干前后中点与1 号导针平行的位置将2、3 号导针插入,确保3枚导针在关节面下0.5~l.0 cm 深度、测深并扩孔。沿着导针将相应长度的空心钉拧入,拧紧加压各螺钉后将导针拔除。于C 型臂X 射线机透视下螺钉长度合适、位置满后缝合三切口[8-10]。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治疗效果 临床疗效通过骨折愈合状况、固定物有无松动、髋关节功能及股骨头坏死等情况,①优秀:术后6 个月内患者的骨折线完全消失,无跛行疼痛,可正常行走,髋关节屈伸>120°;②良好:术后6~10 个月骨折完全愈合,运动后出现轻微不适及疼痛,下蹲、行走不受影响,髋关节可屈伸90°~120°;③尚可:患者1 年内可骨折愈合,静息状态下正常,活动时有跛行、疼痛症状,不可完全下蹲,可基本自理;④较差:患者术后1 年内不能生活自理,明显、疼痛,活动受限。

1.3.2 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 评分 Harris 评分从髋关节功能(47 分)、关节活动度(5 分)、畸形(4 分)、疼痛度(44 分),100 分为满分,患者所得分数越高代表其髋关节功能越优。分别于手术治疗前和术后6 个月及12 个月进行评价。

1.3.3 两组临床指标状况 统计患者治疗过程中手术耗时、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失血量。

1.3.4 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统计患者术后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内固定滑脱、髋关节内翻、感染的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30)

2.2 两组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 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髋关节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 个月及12 个月Harri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 评分比较(n=30,±s,分)

表2 两组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 评分比较(n=30,±s,分)

2.3 两组各临床指标水平比较

研究组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各临床指标水平比较(n=30,±s,分)

表3 两组各临床指标水平比较(n=30,±s,分)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2,P=0.020)。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n=30)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股骨颈骨折率也不断升高[11]。一旦发生股骨颈骨折,患者往往会表现出畸形、疼痛、髋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手术干预、多以内固定术或关节置换术治疗,但术后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感染、骨折不愈合等术后并发症,不利于预后[12]。所以寻求高效、安全的手术方案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和重点。

股骨头置换术可将股骨头直接置换,以促进股骨头功能恢复,但置换术会产生较大的创伤,且容易出现感染、假体松动、脱位等术后并发症,导致二次手术、加重患者创伤。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操作较简便,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其对股骨头用三角形空心钉固定,可有效确保股骨头的稳固性能,并提升抗弯曲及抗剪切力,防止术后骨折移位[13]。此外空心钉产生的创伤小,有利于血运的重新建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耗时、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研究组术后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亦有差异进一步证实了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促进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表明了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效用。这是由于该手术方案耗时短,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操作简便,不会对机体产生严重影响;此外,钉入的3 枚空心钉三角形排列,可产生较强的抗弯曲、抗剪力,产生的稳定性更强,能够有效防止股骨头下沉[14]。将3 枚空心钉拧紧固定,可促使骨折端紧密接触,不但有利于断骨端血供的重建,加速骨折愈合;此外空心螺钉直径较小,不会对骨质造成较大损伤,可降低骨内压用,从而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概率减小。可见研究组的手术方式是一种手术耗时短、术中失血量小、术后并发症概率低、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案[15]。

综上所述,采用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髋关节Harris 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空心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唤醒心灵的【空心圆】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地球是空心的吗?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空心人
空心轴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