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虹:生来飞驰

2022-01-08 23:08Kira音俞
ELLE世界时装之苑 2022年1期
关键词:冰刀张虹滑冰

Kira音俞

距离2014年索契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过去了近八年。张虹走过来时,步履一如既往地快,身姿颀长挺拔,眼神专注,似乎自然带来一股冰场上凛冽的气息。但是仔细感受,这气息又是温暖的。那年冬天的赛场上,熠熠的金光并没有随着时间在她身上消褪,而是逐渐沉淀成另一种沉稳大气的底色。

张虹的几个社交媒体一直都保持着活跃的更新频率,几乎每隔几天都有更新,往下滑动,这是她如今的生活:尝试各种运动,最近正在痴迷网球;享受健康的饮食;喜欢打扮和拍照,照片上的她总是俏皮地笑着。

更多的,还是有关体育的热点报道,以及为了奥委会工作奔波于各种会议、论坛、活动现场的记录。即使是在机场候机,她也常常捧着电脑认真阅读资料。

丰富而充沛。几无停歇。

2018年,张虹正式当选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今年年初,她加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理事会。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脚步渐进,她更加忙碌了,微信上负责各个事务推进的工作群几乎此起彼伏地呼叫着,每一分钟都有新的信息涌入,急需她做出决定。

当大部分同时期队友或对手已经进入退役后的私人生活,开始了崭新的人生阶段,自由安排着节奏,探索着五花八门的事业,张虹仍在奥林匹克之路上疾驰。

如果说竞技体育是一条注定开口向下、仅有有限顶点的抛物线,自我超越和社会责任,也许是一条贯穿一生的赛道。

2014年2月,俄罗斯索契比往年更暖。13日,自7岁起开始滑冰训练的张虹,第一次站在了奥运会的赛道上。

女子速度滑冰1000米第7组,随着发令枪响,冰刀接触地面发出竹节敲击似的声响,她很快拉出了稳定的领先态势。计时最终停在了1分14秒02,张虹毫无悬念地夺冠。那是中国速度滑冰历史等待了三十余年的一个巅峰时刻。

在所有冰上项目中,速度滑冰是唯一一个和时间竞争的项目,也是所有竞技体育项目中没有助力、最快的项目,仅依赖和器械配合发生速度,时速可达60公里或以上。索契之后,张虹迎来了竞技生涯一段流畅的峰线,在接下来的两年中,获得了六个世界冠军,至今仍保持着女子速度滑冰500米、1000米的中国纪录,以及全世界最高瞬间时速的纪录。

然而,这段故事的主人公,却并非一个天才少女。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时刻,她觉得自己是有天赋的。她身高1.74米,对于仰仗平衡的冰上运动,并不讨巧,而且:“我天生的肱肌特别差,爆发力永远都没有别人好,长距离又不行,我只能在我的项目特点上(钻研)。速度耐力这个事,不练肯定是不行的,但是练就特别遭罪。”

唯一得意之处是,她冰感优越。所谓冰感,是脚在驾驭冰刀、与冰面的接触和加减速中,去找一个微妙的控制感。张虹在绝佳阶段,冰刀左右动一根发丝的距离,她就会立刻察觉到并校准。

但是,这一点也有致命的一面。比赛中,场馆更换频繁,有时四站的世界杯分布在四个不同的地方,这意味着张虹需要不断适应全新、陌生的冰面,重新摸索那个完美的位置。

如果说,多年训练中张虹慢慢明晰了自身特质,试图去确认一个和教练配合、和自我比赛最重要的策略,那就是“学会适应”。这其中并不包含妥协的成分,相反,适应是一个巨大的动作,需要强有力的身体控制和精神能量。

幼年的她,内向害羞,梦想职业是当动物园里的饲养员,陪伴很多小动物,任何心事都可以和它们偷偷倾诉。角色迫使她改变性格,现今,她在大型场合侃侃而谈亦毫无惧色。她以滑冰运动员的坚韧和敏锐摸索着新的身份,鲜少有人能想象这些转变背后的粗粝:为了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她曾花了三年苦练英语,一度焦虑到连做梦都梦见自己无法流畅表达、惊惧醒来。“成了奥运冠军之后,你要去推广你的项目,让更多的人知道,而语言是最直接的沟通方式……所以我开始就是学着怎么样去交流,怎么样去做一个很好的role model (榜样),现在我要做我的基金会,当奥林匹克的使者,我觉得是所有的这些身份带动了性格上的变化。”

当冰雪运动不可避免地淡出她的生活,二十多岁的她也曾四顾茫然,发现自己除了滑冰外一无所长。运动员生涯给予了参与者各种各样的财富,某种程度上,在赋予她的礼物中,“适应”占比最大。因为她尤为了解去熟悉赛道、保持坚韧的重要性,而一旦找到了那个对的着力点,一切成就都是在那个基础上达成的。

“我走过T台,也希望未来还有机会参与时尚领域的活动,不断尝试任何事情。虽然我不是一个运动员了,但我走到哪里,都有自己的立场,我就是代表运动员。我也想向社会去传递一种能量,就是运动员可以做更多不同的事情,然后也希望因为有我的存在,运动员能在社会评论和大众心目中,给大家另一种视觉。”

这几年,张虹有一个愈发清楚的认识:她无法任性。

自从12岁进入专业队,她就不得不面对和家人的分离。想要像同龄小朋友一样在家中受到爱顾和庇佑,但现实并不允许,甚至要求她一早在有高度竞争性、年龄混杂的运动队里学会自立和社交。

自运动员时期起,她严格管理饮食以保证能量转化,一度远离任何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活动。长这么大,张虹几乎不饮酒,从未去过酒吧,极少参加KTV聚会。

对于未曾尝试过的种种“更任性”的人生可能,张虹感到不可避免的遗憾。当朋友打趣她“过着老年人的生活”,她微低下头,回答道,“后来我接受了这个事实,就是每个人生来的职责是不一样的。既然我拿到了这个金牌,承担了这个职责,当了这个委员,要对得起目前的身份,就没有借口去做跟这些无关的事情。”

她几乎无法想象一种平行人生,因为自有记忆起,冰上运动就未曾和她分隔过,她不知道把自己的一部分抽走会是什么样子。直至今天,在繁重的工作与压力中,瑜伽、跑步、网球也是帮助她对抗神经衰弱的亲密伙伴,她相信运动将会陪伴她的一生。

冰场仍然是她的归属,冰上时间给予她释放和纯粹的快乐。“(滑冰的几个小时)是没有人能够打扰的。那个时候我才是在真正做我自己。(驾驭)冰刀的那种专注和自信,让我至今感受颇深。”

高速疾驰仍在继续。一年到头,张虹能够连续在家的时间很难超过十天。从小独立生活、少女时期为赛事奔波,一部分的她渴望一种真实的安稳:“以前我去国外比赛的时候,经常往家里带高脚杯、厨房用品、餐具、枕头之类的,所以我家装修,一砖一瓦真的都是我自己设计的。然后我会在家里安装一个摄像头,想家的时候看一看。”有些时候,她甚至希望自己被世界遗忘,或者地球停转三天,容她稍适调整呼吸。

然而,她并不能真的慢下来。事实上,如今在一个地方停留超过两周,她会心慌,觉得生命静止了;手机超过三天没有声响,她立刻坐立不安。“社会需要你、大众需要你,其实被需要也是幸福的。”

她以一種强大的斗志与坚持,拥抱了奥委会的使命。她的肌肉记忆就是超越,注定拥有停不下来的生活。

又一条工作微信进来了。是一条对于她2014年夺冠视频的重新剪辑,这一段影像,她在过去八年已经重看了无数次。一个年轻的、慷慨激昂的男声正在为这最新的一条做讲解,她专业而不带感情地检查着画面和画外音的内容。

竞技滑冰再也不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她的工作却需要她不断回顾它,尽管她已经无法制造新的历史了。另一维度上,也不尽然。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制造全新的历史。

妆发师正在为稍后的拍摄精心调整着她的造型。她回复了工作群,抬头看向镜子。这个动作和她在冰上起跑时一模一样。

猜你喜欢
冰刀张虹滑冰
滑冰大比拼
滑冰
小老鼠滑冰
原来不是猫叫
一定是他
“滑冰”
冒牌领赏人
序章 穿冰刀的少年(3)
荒唐的表演
序章 穿冰刀的少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