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电企业以“抓脑花、抓脚板”为主导的基建现场安全管理举措探讨

2022-01-09 06:42谭志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石柱供电分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35期
关键词:督查管控供电

谭志华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石柱供电分公司

一、供电企业以“抓脑花、抓脚板”为主导的基建现场安全管理的背景

(一)满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需要

1.从人员来看,自“三集五大”改革以来,供电公司基层单位始终受人员配置不齐问题困扰,加之基建工程管理日益规范化、精益化、数字化,基层单位存在人员结构老龄化、人员业务能力与岗位要求无法匹配等问题;监理单位存在现场人员配置不到位、业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施工单位受市场、行业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基建工程施工人员多数以农民工为主,其中尤以土建施工最甚,因此施工单位存在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人员流动性较大、安全意识薄弱、不具备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等安全问题。

2.从队伍来看,目前仍然存在违规分包、违法转包等市场乱象,“皮包队伍”“游击队伍”屡禁不止,加之电网建设施工企业过分追求利益、盲目抢赶工期、业务能力不足等固有问题难以根除,进一步增加了安全管理难度。

3.从计划来看,在风险识别、评估定级、管控措施制定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作业计划存在瞒报、谎报、漏报等现象,项目管理人员难以做到“心中有数”,计划的及时性、全面性、规范性、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4.从现场来看,普遍存在“明白人”较少,各层级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现场督查力度不足,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现场作业难以得到有效管控。

(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需要

从企业层分析,存在安全生产管理创新性不足、安全管理体系有待优化完善、安全管理能力亟待提升等问题。从管理层分析,存在管理干部和专业人员责任意识、红线意识、忧患意识、底线思维有待加强,制度规定执行力度不足,安全管控穿透力不强,“明白人”太少和到现场力度不够等问题。从作业层分析,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生产一线高素质、专家型人才紧缺,施工工艺不到位等问题亟待解决,多重不利因素叠加,进一步增加了现场安全管控压力。

(三)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使命的需要

我国经济发展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而电网建设作为社会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供电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使命的前提,是供电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统筹考虑石柱县“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立足石柱电网现状,35 千伏电网以局部小环网和链式结构为主,辅以部分单幅射结构,存在部分线路老旧严重、线径较小等问题,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10千伏线路存在供电半径较大、低电压突显等问题,且局部地区存在线路、配变重过载等情况。另外,因石柱县境内水电、风电资源丰富,石柱电网主要以向外输送电能为主,当前石柱电网结构无法完全满足风电、水电等上网需求,电源送出遇到瓶颈,进一步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供电企业以“抓脑花、抓脚板”为主导的基建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参建人员管控,保障业务实施能力

1.保障建管业主人员配置到位

充分考虑国网重庆石柱供电公司年度建设任务,实行人员弹性管控机制,抽调具有项目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业主项目经理,借用经验丰富的督查队人员和年轻大学生从事现场安全管理、基建数字化管控等工作,确保人员配置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有效解决人员配置不齐、人员结构老龄化、人员业务能力与岗位要求无法匹配等问题。严格按照输变电工程标准化管理手册要求,在工程前期阶段完成业主项目部组建,及时制定工程建设管理纲要和安全管理目标,确保按项目管理流程推进各项工作。

2.保障监理施工人员配置到位

贯彻执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健全作业单元监督长效机制,督促监理单位完成驻队监理实施细则,按照人员配置标准及时组建监理项目部,并按照监理招投标硬约束对人员进行审核把关,保障招标阶段、建设阶段人员一致性,确保满足工程建设管理要求。

落实健全作业单元准入长效机制,以“三达标”和施工招投标硬约束为准入标准,严格审核施工项目部、作业层班组关键人员一致性和资质要求,保障施工单位业务实施能力,从源头上杜绝“皮包队伍”“游击队伍”和缺乏实际作业能力的人员、队伍入场带来的安全隐患。

3.严格参建单位人员过程管控

严格准入流程。执行“双准入”工作机制,依托基建“e”安全应用、风险管控系统,落实专人审核各参建单位人员资质、社保、体检等信息,禁止不合格人员入场。

严格入库流程。执行基建“e”安全管控要求,对审核合格的人员予以入库,纳入实名制管控,保障参建人员入库率100%、入库合格率100%,为后续顺利推动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严格变更流程。强化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关键人员变更管控,对存在人员变更的,要求各参建单位以书面方式说明变更原由,因不可抗因素确需变更的,督促各参建单位严格履行人员变更手续,保障人员管理合法合规。

严格退场流程。执行“双退出”工作机制,对工程建设建设过程中因人员变更、工程转序等需队伍、人员退场的,及时完成系统人员退场和线下人员台账维护等工作,确保实现人员全过程管控。

(二)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升人员安全能力

为切实提升输变电工程建设人员安全能力,国网重庆石柱供电公司高度重视人员培训工作,以培养更多的“明白人”为目标,多措并举开展专题培训。如图1 所示。

图1 安全教育培训框图

(三)强化意识形态建设,杜绝思想安全隐患

1.“大认识、大讨论”找准定位与方向

为切实找准安全管理“病灶”,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管理的严峻性与重要性,国网重庆石柱供电公司组织开展全覆盖、穿透式安全“大认识、大讨论”,从认识剖析、讨论改进两个层面深挖问题根源,找准改进方向,制定改进措施。

2.“抓党建、促基建”统一认识与思想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着眼于强化基建专业创新实践,运用“党建+”思维谋划和推动电网建设工作,编制印发“党建+基建”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成立电网建设项目临时党支部,有效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工作在基建现场落地生根,努力把电网基建项目临时党支部打造成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攻坚克难的坚强堡垒、党风廉政的重要窗口,进一步推动电网高质量建设。

二是重视支部建设和组织生活。强化党支部阵地建设,在施工现场完成“一室一栏”建设,促进现场党建标准化,推动“党的建设”与“项目建设”互促互进。严肃组织生活,严格按照党建工作要求开展“三会一课”。

(四)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多措并举保障安全

立足“四到位”(作业现场管控到位、装备机具管控到位、作业过程管控到位、应急抢险管控到位),“四个管住”(管住人员、管住队伍、管住计划、管住现场),国网重庆石柱供电公司致力于狠抓意识、勤跑现场,以“抓脑花、抓脚板”为主导,不断下沉安全管理重心,多措并举狠抓现场安全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三督查一驻守”“日督查、日学习”等管控模式,有效解决各层级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现场督查力度不足,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切实做到电网建设安全可控、能控、在控。如图2 所示:

图2 现场安全管理创新举措

(五)强化过程技术监督,实现以质量促安全

强化设备材料到货验收。建立设备材料到货验收台账,督促施工单位完成到货验收记录,执行“五方签字”放行原则,及时组织运维、业主、监理、施工、供应商五方开展到货验收。

强化质量过程指导。贯彻输变电工程建设技术监督工作要求,主动邀请线路、变电一、二次专业人员进行过程指导,及时发现交直流电缆未选铠装、无备用芯等多起质量问题,并督促施工单位完成整改,确保后期竣工投产顺利进行。

强化工程中间验收。执行“三级自检”验收标准,对自检合格的土建基础、组塔架线等分部分项工程,组织建设、运检、营销等专业党员同志开展中间验收,尤其重点对隐蔽工程开展验收,有效促进工艺质量提升,以党性保质量,以质量促安全。

强化工程竣工验收。提前部署工程竣工投产工作,结合工程实际编制工程竣工预验收、竣工验收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建设、运检、营销、调控等各专业任务与职责,有序推进工程竣工验收、投运工作。

(六)强化以总结促提升,推动管理水平提升

建立工程管理“日总结”机制,坚持每日收工后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召开会议,总结当日工作开展情况,制定整改措施,部署次日工作计划,切实做到每日改进一点、每日进步一点。

推行工程投运总结机制,坚持每项基建工程竣工投运后召开总结会,要求各岗位人员从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措施、形成的经验、个人收获等方面进行总结发言,通过“复盘”的形式,促使各岗位人员做到过程管理“心中有数”,达到以总结促提升的效果,进一步推动基建管理水平提升。

三、供电企业以“抓脑花、抓脚板”为主导的基建现场安全管理的效果

(一)基建安全管理平稳可控

一是有效解决基建安全管理人员问题。建管业主层面,依托人员“弹性管控”机制,完成2 个班组式业主项目部组建,配置数字化管控联络人1 人,从事基建工程管理工作职数9 人,其中大学生3 人,有效解决管理人员不足、人员结构老龄化问题;监理单位层面,严格按照总监、专监、安监、驻监配置人员,保障施工现场至少有2 名监理人员;施工单位层面,严格落实施工项目部关键人员、作业层班组骨干人员“5+3”配置要求,全面应用基建“e”安全精准管控人员,实现了人员入库率100%、入库合格率100%。

二是教育培训频次与成效明显提升。以培养更多“明白人”为导向,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带下去”“日学习”等多种培训方式结合,2020 年至今累计参加、开展安全教育培训50 余次,累计参加培训人员700 余人次,培训覆盖率100%,实现了基建“e”安全从“不会使用”到“熟练使用”的转变,业主、监理、施工、作业层班组基建安全知识与安全能力明显提升,有效解决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是安全意识形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开展安全“大认识、大讨论”“党建+基建”等主题活动10 余次,各级人员对基建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现场习惯性违章逐步呈下降趋势,问题整改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从思想上培养了良好的安全习惯,人员安全意识提升明显。

四是现场安全管控与责任落实到位。2020 年至今,公司领导班子到场督查50次,公司中层干部到场督查100 余次,其他层级到场督查220 余次,督查发现问题52 起,整改问题52 起,整改率100%;基建“e”安全中各级人员到岗履职累计800余人次,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项目部到岗率100%,违章问题同比降低,现场安全形势平稳,未发生基建安全事故,切实做到扎根现场牢守基建安全防线。

(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以有效防控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事故为管控重点,从人员管理、教育培训、意识提升、现场管控、技术监督、总结提升等方面着手,将深化精益管理与创新管理举措有效结合,不断夯实基建本质安全管理基础,在国网重庆石柱供电公司形成安全管理标杆。通过正面示范,有效促进公司安监、运检、营销、省管产业等业务实施部门改善安全生产管理思路与举措,“以点带面”的改善公司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创新性不足、穿透力不强、意识淡薄、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提升公司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贡献“基建力量”,推动公司安全管理再上新台阶。

(三)有效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工作指导,以优化石柱电网结构,更好的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全力推进风电、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配套电网建设项目实施,安全、优质、高效、有序推动枫木、万宝、玉龙风电场110 千伏送出工程、响水洞35 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切实解决风电、水电上网问题,助力能源向安全、清洁、绿色、低碳转型,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四、结束语

为切实改善基建安全管理现状,国网重庆石柱供电公司持续深化精益管理,在做实做细“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创新管理举措,提出“珍爱生命,营造和谐”安全理念,坚持以“抓脑花、抓脚板”为主导,穿透式开展安全“大认识、大讨论”“党建+基建”等主题活动,提升人员安全意识,创新建立“三督查、一驻守”“日督查、日总结、日学习”等管理机制,形成以“盯、守、帮、控”为主的管理思路,通过转变观念、下沉重心、扎根现场,筑牢基建安全防线,有效破解基建安全管理难题,进一步促进工程建设质量提升、进度可控、造价精准,为企业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经营水平提升贡献“基建力量”。

猜你喜欢
督查管控供电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战洪魔保供电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蓄电池——航天器的供电法宝
红军与供电人的故事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一种井下安全供电装置的设计
明察暗访 国务院大督查直击民生“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