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

2022-01-09 16:40李文辉梁爱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6期
关键词:根型颈椎病针灸

李文辉 梁爱萍

(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珠海 519100)

神经根颈椎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主要因单侧、双侧的脊神经根部受压、受刺激造成[1]。神经根颈椎病患者的临床通常表现为放射痛、肩颈痛、手指不灵活、上肢肌力降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2]。神经根颈椎病属于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发病率为3.08%~17.6%,男女之间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多发于30~35岁人群[3]。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均有重大改变,如空调及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大大增加了人们染风寒潮湿和屈颈的概率,提高了颈椎病的患病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以及微创治疗,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保守治疗主要方式有推拿、针灸、牵引和药物治疗,具有疗效确切、无创伤和费用低廉的优点成为了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首选治疗方法[5-6]。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效果、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诊治的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女性17例,男性31例;年龄为32~77岁,平均年龄为(50.12±12.39)岁;病程为3个月~3年,平均为(1.49±0.38)年。对照组女性18例,男性30例;年龄为31~78岁,平均年龄为(49.89±11.67)岁;病程为5个月~4年,平均为(1.76±0.28)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批准。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确诊为神经根颈椎病者;病历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心理精神病者;严重肝肾病者;过敏体质者;处于妊娠期者。

1.2 方法 两组予临床常规检查及对症干预处理,对照组患者予以针灸治疗,选择印堂、太阳、天柱、太溪、大椎、昆仑、三阴交、百汇、足三里,其中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选择补发,其余中等刺激,刺入0.3寸,每次30 min,每日1次。研究组予以中医推拿联合方案,嘱患者放松身体,行颈部推揉5 min,耳屏推至锁骨位置,并沿胸锁相关乳突肌到耳,持续3 min,左右背部缓叩30次,5 min双滚肩背,1 min提拿肩颈,一指弹颈部持续5 min。两组疗程2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疗效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治愈为患者症状和体征均全部消失,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显效为患者症状和体征均基本消失,在劳累时会出现轻度症状,轻微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有效为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明显好转,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无效为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改变甚至加重。分析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结合颈椎病相关量表评估,内容包括颈肩背痛、上肢麻木、颈肌肉痛及皮肤感觉等,4分表示病情显著,0分表示无明显症状[8]。疼痛程度依据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分值0~10分,分值越低则疼痛越轻。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内容包括精力、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情感职能等,得分越高则表示质量越好[9-1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颈肩背痛、上肢麻木、颈肌肉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P<0.05。

2.3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分,)

表3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分,)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一般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逐渐趋于年轻化发展趋势[11-12]。目前,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案包括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单独采用一种治方法进行治疗的疗程相对较长,疗效不理想。临床逐渐采用中医方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推拿、针灸均是常用方式。有关研究证实,将中医推拿联合针灸应用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颈肩背痛、上肢麻木、颈肌肉痛及皮肤感觉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神经根颈椎病患者应用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提高疗效。分析原因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中医颈肩痛、痹症、项筋急等范畴,主要是本虚标实证,由于寒、风及湿侵袭造成气血瘀积、经脉阻滞,进而导致患者出现颈部僵硬、眩晕、疼痛等症状。临床治疗主要依据活血行气、散寒祛风、镇痛消肿及通络舒筋为原则,通常先选择保守方案,包括牵引、针灸、中药贴敷、推拿等,患者的大部分症状得以缓解[15-16]。本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方案,其中通过针刺印堂、太阳、天柱、太溪、大椎、昆仑、三阴交、百汇、足三里等穴位,利于加快机体局部血液循环,修复受损韧带、肌肉及神经,通络活血,解除刺激神经根,消除机体神经根水肿、炎性反应及肌肉痉挛,改善患者麻木、疼痛等症状[17-18]。推拿属于我国传统伤病治疗方法,是非药物自然疗法,主要在经络、穴位采用双手按、推、拿、捏等方式治疗干预,利用不同力量、技巧有效驱邪扶正、疏通经络及镇痛扶伤,联合针灸干预的效果更为显著。

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合,证实神经根颈椎病患者应用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19]。神经根颈椎病属于常见类型,当机体椎间盘退变,髓核含量降低,周围纤维环的弹性降低,进而造成颈椎发生退行变化,软组织的慢性劳损发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表现为椎旁肌肉痛、颈部疼痛、麻木、根肌力障碍等,甚至发生骨刺、肌肉萎缩等,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0]。现代研究证实,对以上各穴位进行针刺能够缓解患者肌肉痉挛症状,松解粘连,可减轻局部疼痛、肿胀现象,有效增强肌肉肌张力,改善各小关节功能[21]。推拿属于自然疗法,临床操作比较简单,见效比较快,通过对肩颈弹拨、揉捏、击打、拉伸等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感,稳定期生理结构关系,同时通过按摩肩颈部穴位,利于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复脉理筋[22-23]。另外,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一般健康均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神经根颈椎病予以中医推拿与针灸联合治疗方案,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利于患者预后快速康复。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中医推拿与针灸联合治疗对远期效果的影响分析有待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神经根颈椎病予以中医推拿与针灸联合治疗方案,可改善其临床颈椎症状指标,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根型颈椎病针灸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