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有效护理效果

2022-01-09 16:40赵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6期
关键词:监护室性肺炎呼吸机

赵亮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人工气道主要是通过一根导管经过患者的口腔、鼻腔或气管切开管路直接进入人体器官中所建立起的一个气体通道[1]。对患者进行人工气道的建立需要确保气体的气道通畅和流通,这种方法能有效的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去除气道中的分泌物,对维持患者的正常生命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2]。人工气道的建立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且部分患者容易合并多种严重的不良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产生了影响,加重了患者的痛苦。所以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要强化对患者的护理,通过有效的护理方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恢复质量[3]。本文基于此主要分析通过综合护理方法应用在ICU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来我院ICU重症监护室进行人工气道建立的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到我院ICU重症监护室进行人工气道建立的另外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确保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一致性,以方便进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4例;创伤性疾病22例,脑出血术后18例,中毒7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年龄最大为78岁,年龄最小为46岁,年龄平均为(62.58±6.7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5例;创伤性疾病19例,脑出血术后18例,中毒8例,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年龄最大为82岁,年龄最小为47岁,年龄平均为(63.57±6.82)岁。采用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为入住我院ICU重症监护室进行人工气道建立,符合人工气道建立的标准和原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均为我院ICU所收治的患者。②病症严重不得不进行人工气道建立患者[4]。③存在人工气道建立的指征患者。④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

1.2.2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人工气道建立标准的患者。②合并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的患者。③存在严重的器质性损害患者[5]。④因各种原因无法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⑤因各种因素无法完成本研究调查工作而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指导。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气管插管护理:气管插管时要注意对导管进行妥善的固定,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插管后需观察导管是否存在移位等表现,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在帮助患者翻身时应对导管的相关情况加以观察,防止出现导管脱落等相关情况。如果存在严重的导管移位需立刻停止相关护理操作,并妥善固定和复位导管[6]。如果患者存在意外拔管的表现,需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通过备用的气管插管进行进一步的干预,随时进行重新建立人工气道的准备。②气管切开护理:部分患者需经气管切开后进行相关人工气道建立,对于这一部分患者要着重进行气管切开管道的护理。为患者选择功能位,确保室内空气流通,保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表现,同时因为气管切开的部位表现较为薄弱,所以在愈合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出血表现,并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止血干预,做好室内空气的消毒,避免患者出现感染[7]。③气道湿化护理:气管切开的患者一般失去了气道湿化的功能,所以易导致患者合并严重感染的发生,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气道梗阻等表现[8]。气道湿化功能能够帮助患者维持呼吸道通畅,可有效防止肺部感染等炎症表现出现,所以在护理的过程中需通过呼吸机进行加温湿化,同时做好气道内雾化等相关的干预,有效的维持患者气道的湿化,在进行雾化和吸氧的过程中,确保痰液稀薄,以便于顺利促进痰液的排出。④分泌物吸出护理:对于气道切开的患者易导致出现咳嗽和吐痰困难的表现,所以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吸痰处理[9]。临床护士在进行吸痰时需要对患者解释吸痰注意事项,在此过程中要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同时要求患者积极的配合,避免患者出现阻塞等表现,在吸痰时要注意密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加以观察,如果存在危险因素要立刻停止操作,做好对并发症的预防干预。⑤心理护理:对气管切开后患者无法发生交流的患者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患者易合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10]。所以在干预过程中可通过非语言交流的方式强化与患者的沟通,手术前了解患者的生理指标和心理因素,并通过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进行指导,为患者提供积极的鼓励。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以确定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护理时尽量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情绪发泄出发点,随时维持良好的心理。在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分享有趣的事情,术前告知患者相关病情,平复患者术前焦虑心理,并帮助患者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强化对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安排患者家属进行探视,保证患者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进行统计,统计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护理总有效率评估标准:如果患者在进行人工气道建立的过程中一切工作顺利,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相关表现,说明有效;如果患者在进行人工气道建立的过程中存在不良状况,且出现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说明无效。统计两组患者的重症病房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所有的理论数据等进行相关验证,在此过程中应用的软件版本号为IBM SPSS 25.0。对于非参数检验,涉及2个和2个以上的样本率/构成比、2个分别量关键性的分析通过χ2检验进行验证,所有计数资料通过[n(%)]表达;对文中所涉及的双总体或单总体数据检验通过Student's test(t检验)进行验证,样本计量、评论计量、单检验量偏差与随机误差态布曲线的离散程度通过()表达;配对资料、成组资料、多样资料和等级资料等以秩和检验,按等级分组的资料检验择通过Ridit分析,对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统计量的检验值通过Z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4.12%(48/51),对照组为78.43%(40/51),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9.80%(5/51),对照组为25.49%(13/51),P<0.05;观察组的重症病房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重症病房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患者的重症病房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d,)

3 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病情表现比较严重,很多患者可能会存在呼吸衰竭等相关呼吸系统病症,导致患者的肺部换气功能存在异常,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使患者肺部出现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进而使代谢异常,最终发展成为全身组织器官代谢处于紊乱状况,所以针对这一类患者应积极的进行人工气道的建立。在重症ICU患者中进行人工气道的建立能够帮助患者改善重症缺氧表现,维持患者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避免相关的器官和组织等出现二次损伤,对维持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建立人工气道是对患者进行抢救的一个重要的措施。针对ICU重症监护病房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要提供良好的护理,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综合护理方法加以干预,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表现更优。综合护理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可从综合角度出发,全面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提供人本护理,能够兼顾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等表现,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舒适性指导,促进患者快速恢复。综合护理在干预的过程中坚持行政护理的原则,积极的对患者进行主动的干预指导,能够从患者的恢复角度出发提供有效的护理,避免并发症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能够提升机体的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ICU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通过综合护理方法加以干预能提升整体的有效率,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缩短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

猜你喜欢
监护室性肺炎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