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对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2-01-09 16:41李峰黄新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6期
关键词:焦虑症依从性护理人员

李峰 汪 丹 黄新英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 广州 510430)

焦虑症主要是以焦虑、紧张、担心不安等情感体验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神经症,属于轻度精神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发作、恐怖症等[1]。焦虑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情绪症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2]及运动性不安的症状,同时可能有些小动作增多的症状,常见的有搓手、抠手、捏衣角等。急性焦虑障碍或者惊恐发作,主要以濒死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为主要表现,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出现非常失控的情感体验,甚至会体验到濒死感,伴随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发抖等症状[3]。该疾病一经确诊需积极的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特别针对患者心理问题因素,可进行专门的语言沟通与心理护理。本文主要研究语言沟通联合心理护理对于焦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2.00±1.50)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0.50±1.3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①组建专门的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从科室中挑选2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成立小组后,首先就是对患者的既往病史及现状资料进行收集和了解,掌握关于患者更多资料,包括患者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以便开展后续护理工作,同时根据这些基础资料,查找文献,小组讨论出专门的护理方案,以便取得护理的最大效用。②开展疾病知识宣讲。由于很多焦虑症患者对自身病情及疾病知识缺乏相应的了解,非常容易造成患者的心理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定期在院内开展相关知识的讲座,邀请患者前来参加,帮助患者了解更多相关疾病的知识,帮助其建立更加正确的认识,树立对抗病魔的信心与决心。③心理暗示疗法。多数焦虑症患者常常会出现自卑、悲观等情绪,认为自己差人一等,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在日常沟通交流中不断暗示患者自身非常优秀,可以做到很多事情,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建立起信心,消除恐惧自卑的心理,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鼓励等口头表达以及例举过往成功案例,帮助患者逐渐摆脱焦虑恐慌。④语言沟通疗法。焦虑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容易出现坐立不安等症状,当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可以与患者进行积极的语言沟通,引导患者说出焦虑的事情或是与患者交流分享焦虑情绪,找出患者出现焦虑的原因,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耐心与亲切的态度,耐心倾听,在患者哭泣时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帮助患者摆脱坏情绪。⑤音乐放松疗法。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内心平静,战胜焦虑,因此护理人员可通过每日给患者播放旋律舒缓的音乐,帮助患者摆脱焦虑与惊恐,重归平静的生活。⑥家属护理。首先是急性期护理,当焦虑症患者处于急性期时,症状是非常的明显,而且有可能比较严重,患者往往很心烦多虑,担心害怕,紧张不安,做事比较急切,容易着急发脾气。这时患者的家属要注意安慰、理解和支持患者,多陪伴患者,帮患者转移注意力,如跟患者去聊一些开心的事情,或者带患者进行娱乐活动、体育锻炼。在焦虑症患者的巩固期和恢复期时,症状是比较轻微的,甚至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这时家属要积极的去巩固急性期治疗的结果,督促患者继续用药,避免过早减量甚至停药,监督患者遵医嘱用药。另外要积极的预防病情的复发,此时可进行心理治疗,包括家庭心理治疗,患者家属可跟患者以及心理治疗师一起去探讨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陪伴患者共同去面对疾病。

1.3 疗效标准 ①睡眠质量。优秀:患者上床后10~30 min就可入睡且呼吸深长不易惊醒。良好:患者上床后30~60 min就可入睡,起床有一点困倦。差:患者上床后60 min及以上仍未入睡,且易惊醒,起床非常困倦,精神不佳。睡眠质量越好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容易提高,睡眠质量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②依从性:依从性越高意味着患者更信任护理人员,更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可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不依从。③总体满意度:本研究共设置3个等级,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睡眠质量优良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睡眠质量优良率比较[n(%)]

2.2 两组依从性比较 试验组完全依从22例,部分依从17例,完全不依从1例,总依从例数39例,占比98.00%;对照组完全依从12例,部分依从10例,完全不依从18例,总依从例数22例,占比55.00%。试验组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25,P=0.001)。

2.3 两组总体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对于护理流程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总体满意度[n(%)]

3 讨论

焦虑症是在既往有一定性格基础之上,慢性或者急性加重所诱发所致。如长期遇事考虑较多,往往有遗传倾向。相关研究发现,在焦虑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中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而单卵双生子比双卵双生子的患病率有明显的增高,所以遗传因素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4]。工作压力大,超过负荷的工作情况下,日积月累也会形成慢性广泛性焦虑。在慢性疲劳的基础上,突然受到比较大的精神刺激,易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患者表现出剧烈的心跳加快、全身出汗、甚至发抖,甚至出现躯体化形式障碍[5]。在病情严重时会出现惊恐发作,如在坐地铁或者看电影时,突然出现不可控制的心慌、胸闷,需到空旷的地方才能平稳。相关研究发现,通过应用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可明显改善焦虑症,而这些药物主要的作用机制是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伽马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机制[6]。另外心理社会因素也与该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焦虑主要是对某一些刺激产生恐惧,产生条件反射,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可消除焦虑症。焦虑症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焦虑症会产生恐惧等负面心情,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工作以及生活能力[7]。②焦虑症会影响神经系统,如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升高,从而诱发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等,造成病情急性加重[8]。③焦虑症严重的时甚至可能会诱发抑郁症,最终可能导致患者自伤甚至自杀,产生严重的后果[9]。焦虑症患者由于身体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会引起睡眠障碍、肠易激综合征、血压、血糖的不稳定,并可诱发抑郁症,使患者产生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语言动作减少及迟缓等症状[10]。

确诊焦虑症的最简单的测试就是进行焦虑量表的测试[11]。焦虑和抑郁有时候会交织在一起,所以在检查的时候应同时测定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在检查过程中,首先通过病史来判断,缩小范围,然后通过量表评估,明确是否有焦虑症或者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但最主要的或者最重要的检查是排他性的检查。焦虑症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以及自我调整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常见药物包括:①苯二氮䓬类药物,即安定或者舒乐安定,有非常强的抗焦虑作用,起效快,能够改善睡眠,不良反应少,在短期(2~3周)内,轻症患者可间断使用。但如果长期大量的使用,有可能会产生药物的依赖或者导致撤药困难。②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丁螺环酮,这一类药物没有明显的镇静、嗜睡、体质量下降的不良反应[12]。药效作用比较弱,起效比较慢,不能长期使用,也不能大量使用,因为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如果是长期使用会有成瘾性,如果大量使用有可能会造成危险。抗焦虑药物主要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如常用的舍曲林、帕罗西汀等,这些药物没有依赖性而且安全性比较高、不良反应比较少。心理治疗的方法主要是考虑认知行为治疗,尤其是人本主义疗法、精神分析法,通过与心理治疗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安全、温暖的环境中寻找让自己紧张、焦虑的原因,改变不良的认识或者矫正歪曲的信念。物理治疗的方法主要有经颅磁刺激的方法或者脑电治疗的方法,还包括音乐疗法、催眠治疗、放松训练等。自我调整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自信,对于目前自己紧张、焦虑的问题提高认识,转移注意力[13]。告知患者坚持服药治疗可有效的防止焦虑症的复发,如果焦虑症已经好转,还需维持或巩固治疗。对于多次以上的焦虑症复发的患者,药物治疗需维持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此外,嘱患者学会自我调整,常用的方法有森田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14]。

对于焦虑症患者而言,最难跨过的就是心理障碍。本研究通过设置护理小组,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掌握,既明确了护理工作开展的方向,对患者的了解也更加深入,有助于后期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15]。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心理疗法与音乐疗法,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放松心态,使其以更积极自信的姿态迎接病魔的挑战[16]。护理人员要给予焦虑症的患者足够的理解、温暖、接受、鼓励,鼓励患者努力与疾病进行斗争,支持患者适当的缓解压力,积极转移注意力[17]。只有建立了无障碍的沟通通道,才能了解到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更好的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焦虑症的折磨。

综上所述,在对焦虑症患者的展开护理工作时,必要的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疏解心理问题,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

猜你喜欢
焦虑症依从性护理人员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